奤奤面

奤奤面

關中八大怪之一的“麵條像腰帶”指的是什麼面? 這種像腰帶一樣的麵條,指的是關中地區民間傳統風味吃“奤奤面”(biangbiang面)。關於這種面,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相傳清朝康熙四十三年 (1704年),康熙扮成商人巡視新疆甘肅,路過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魚池村,住在一家姓房的家中,房家做了一頓家常便飯 “奤奤面”,康熙吃後讚不絕口,並詢問做法,主人說了三句話:“紅嘴綠葉玉石板,金色魚兒浮水面,釜中兩沸即成餐。”並介紹了原料、輔料和製作要領。康熙回到北京後,還想吃別有風味的“奤奤面”,就命御廚按房家傳授的方法製作,但未能成功。康熙又下詔將房氏請進北京為他做面,這才一飽口福。此後,康熙還恩準魚池村不納糧,風味小吃“奤奤面”也名聲大振。

這種面是用上等白粉、雞蛋、菠菜、紅蘿蔔及調味品精製而成的,因為麵條有一寸寬,一尺長,所以有 “麵條像腰帶”之說。
康熙字典
【醜集下】【大字部】 奤
--------------------------------------------------------------------------------
【集韻】普伴切,音坢。面大曰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