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龍(恐龍的一種)

奔龍(恐龍的一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奔龍 (Dromaeosaur) 這個字意指「快捷的蜥蜴」。奔龍是一群小型的肉食性 恐龍或獸腳類恐龍。 它們也是一群小型到中型的虛骨龍,包括迅猛龍和恐爪龍。它們在白堊紀早時期進化,而到了白堊紀時期的末葉,則和其他的恐龍一樣絕種了。此類恐龍的最大特徵之一就是在第二個腳趾上有鐮刀狀的利爪。奔龍也許是與鳥類最接近的族系。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奔龍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中國奔龍,羽毛,相關類別,

中國奔龍

中國奔龍是與鳥類關係最密切的恐龍
國際科學界證實在中國東北遼寧省出土的中國奔龍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的從恐龍向鳥類演變中最接近鳥類的一種恐龍。
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宣布,中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發現了一具完整的、全身覆蓋羽毛的中國奔龍化石
中國奔龍的發現者中國地質科學院季強博士說,這個恐龍化石保存完整,屬於生活在一億三千萬年前的一種小型、快速奔跑的肉食性恐龍,從頭到尾都披覆羽毛。

羽毛

季強說,這隻奔龍身長80多厘米,已經進入成年期,頭部和尾部長有絨羽,背部的羽毛發育了具有像現代鳥類羽毛的羽枝一樣的分叉結構,生有羽軸和正羽
發現奔龍化石後,季強與美國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專家諾雷爾組建並領導了一個研究小組。根據研究結果,他們認為這具化石為研究羽毛的早期演化提供了關鍵的證據。
季強表示,小型、無飛行能力的溫血恐龍發育羽毛最初是為了保溫,恐龍羽毛的出現明顯早於鳥類飛行。羽毛的早期演化經歷三個階段:最先出現的是絨羽;接下來是正羽;正羽開始分翼,形成功能不同的羽毛,如尾羽和飛行羽等。
他說,除了羽毛,科學家發現恐龍與鳥類之間有一百多個共同的解剖學特徵,如叉骨和靈活轉動的腕。可以說,現代鳥類是長羽毛的恐龍的後裔。
科學家對鳥類起源的研究有140多年的歷史。世界上對鳥類起源的假說大致分為爬行動物起源說和小型恐龍起源說兩種。19世紀中葉,英國科學家赫胥黎首次提出了恐龍與鳥類的演化關係。
1996年在中國遼寧出土的中華龍鳥是世界上第一個鳥類與恐龍之間進化關係的例證。之後中國科學家每年都在這一地區有新的發現,包括孔子鳥始祖鳥等。這些肉食性獸腳恐龍都長有絨羽季強說,這一系列發現有力地證明從恐龍向鳥類進化的連貫性。
科學家最近又在遼西地區發現了兩具奔龍化石。遼西化石群已經成為國際古生物化石研究的重點地區。季強說,在恐龍生活的年代,這一地區淡水湖泊星羅棋布,火山活動頻繁。大批古生物被火山噴發出的有害氣體毒死。沉入湖底的生物被火山灰迅速掩埋,在缺氧的環境下以化石的形式完好地保存至今。

相關類別

獸腳亞目馳龍科(Dromaeosauridae, 即奔龍科)的恐龍,白堊紀(1億4,400萬年前至6,640萬年前)繁盛於亞洲和北美。其軀體結構獨特,故這些種類被單列為一個次目——恐爪龍次目(Deinonychosauria)。
馳龍體型中等,軀體結構輕巧,靈活,奔跑迅速,肉食性,是其生活時代效率最高的掠食者種類之一。雙足行走。每足的第二趾均具特化的殺傷力極強的爪,恐爪龍屬(Deinonychus)種類每足第二趾上特化的爪長13公分(5吋)。馳龍頭大;牙齒數多,尖銳,有力;前肢長,手長具3個爪,用以攫抓。尾極長,有成束的棒狀骨,由尾椎生出,使尾巴變得僵硬。
馳龍可能以小型或中型草食動物為食,其捕獵方式可能是追上獵物,用前爪抓住它,一足站立,用另一足的利爪猛踢獵物,此時用直挺挺地伸出的尾保持平衡。其腦相對較大,因此馳龍能完成這些複雜的動作,此種程度的共濟功能在爬蟲類中是不多見的。
恐爪龍次目中,體型最大的是恐爪龍屬的種類,其體長平均3公尺(10呎),站高約1.8公尺,體重可達70公斤(150磅)。馳龍屬(Dromaeosaurus, 即奔龍屬)、迅掠龍屬(Velociraptor, 即伶盜龍屬)、以及鳥掠龍屬(Saurornitholestes)3個屬則形體較小,體長可達1.8公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