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牛鄉志

奔牛鄉志

《奔牛鄉志》是王龍祥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書名:《奔牛鄉志》
  • 作者:王龍祥
  • 類別:地方志
  • 編纂單位:奔牛鄉志編寫組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一、本志按編、章,節、目、項層次表述。
二、本志立地理、政治、農業、多種經營、工業、文教衛生、財貿、水利、交通郵電供電,人物、附記等十一編。敘述上一般以時間為序。各編,章,節內容多少不等,為史實繁簡和敘述的詳略所致。
三、本志時限,原則上起於辛亥革命(公元一九一一年)迄於一九八三年,遇必要時,可超過上限,下限到擱筆為止。
四、本志遵“詳今略古”原則,重點記述解放後史事。

作品目錄

封面
奔牛鄉志
編史修志領導小組
前言
凡例
照片
中共奔牛鄉第七屆委員會成員合影
第七屆奔牛鄉人民政府成員合影
奔牛鄉編史修志領導小組成員合影
新奔中學門景和教學大樓
奔牛汽車修配廠
仁惠觀古銀杏
奔湯公路
陳巷奶牛場
陳巷大溝
東嶽廟遺址
目錄
大事記
第一編 地理
第一章 建置沿革
第一節 地理位置
第二節 區域變化
第二章 自然概貌
第一節 地勢地形
第二節 水利資源
第三節 氣象水文
第四節 災害性氣候
第三章 人口、土地、物產
第一節 人口
第二節 土地
第三節 物產
第二編 政治
第一章 中國共產黨的組織
第一節 組織活動
第二節 黨員代表會議
第三節 紀律檢查
第二章 政權
第一節 機構沿革
第二節 人民代表大會
第三章 統一戰線和民主黨派
第四章 民眾團體
第五章 大事記載
第六章 人民武裝
第一節 武裝組織
第二節 兵役
第七章 民政工作
第一節 民事調解
第二節 優撫救濟
第三節 社會減免情況
第四節 僑情
第八章 治安
第九章 民房建設辦公室
第三編 農業
第一章 概況
第一節 自然條件
第二節 幾個時期的土勞負擔
第三節 農業管理
第二章 農業技術改造
第一節 耕作制度
第二節 品種的改革
第三節 耕作技術改革
第四節 自然肥料
第五節 化肥的套用和施肥技術的改革
第六節 植物保護
第三章 農科組織
第一節 農技組織情況
第二節 科研項目和試驗成果
第四章 大青豆
第五章 農機事業
第一節 農機具發展情況
第二節 農機管理
第四編 多種經營
第一章 多種經營機構與隊伍情況
第一節 鄉多種經營辦公室概況
第二節 畜病防治與獸醫站
第三節 飼料管理站
第二章 多種經營的發展
第一節 多種經營的情況概述
第二節 養殖業
第三節 種植業
第四節 編織業
第五節 手工業
第五編 工業
第一章 集體工業的建立
第二章 社隊工業的興起和發展
第一節 社辦廠的發展和現有規模
第二節 主要工廠簡況
第三節 村辦廠的發展和現規模
第四節 產供銷情況
第五節 經營管理和工資福利
第三章 鄉村工業的地位和作用
第四章 五匠和修建站
第五章 鄉工業辦公室
第六編 文教、衛生
第一章 文化
第一節 文化設施
第二節 民眾文藝
第三節 通訊報導
第四節 電影隊
第二章 教育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國小教育
第三節 中學教育
第四節 農業中學
第五節 業餘教育
第六節 幼兒教育
第三章 衛生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醫院
第三節 合作醫療
第四節 愛國衛生
第五節 預防接種
第四章 藥店
第五章 計畫生育和婦幼保健
第一節 計畫生育
第二節 婦幼保健
第七編 財貿
第一章 商業
第一節 私營商業的改造和集體商業的形成
第二節 供銷社
第三節 集市貿易
第二章 信用社
第三章 財稅
第一節 建國前的稅收
第二節 建國後的稅收工作
第四章 糧油管理
第一節 建國前的糧油概況
第二節 建國後的糧油管理
第三節 糧油收購供應
第四節 糧油的儲備
第八編 水利
第一章 河道概況
第二章 水利建設
第一節 河道改造
第二節 援外工程
第三節 排灌設施
第一節 平整土地
第二節 田間工程
第四章 水電站管理機構
第五章 橋樑
第九編 交通、郵電、供電
第一章 交通
第一節 水路交通情況
第二節 陸路交通
第二章 郵電
第一節 發展及來源
第二節 郵務工作
第三章 供電
第一節 發展情況
第二節 供電機構和供電隊伍
第十編 人物
一、烈士傳略
芮義亭
二、烈士簡歷
張志和
葉金海
王甫兆
王甫大
王金榮
曹桂祥
吳錫洪
殷全根
李阿大
候紅春
蔣瑞榮
張生大
王福壽
王和榮
陳金榮
張澄
李章大
孫大成
趙英
謝榮寶
姜金祥
沈明煥
三、知名人士
何嗣焜
葉定幫
第十一編 社會編
第一章 人民生活
第一節 住房情況
第二節 糧油水平
第三節 經濟狀況
第二章 名勝古蹟
第三章 風俗民情
第一節 時節
第二節 婚嫁
第三節 喜慶
第四節 喪葬
第四章 廟觀
第一節 寺廟
第二節 庵堂
第五章 宗教
第六章 民間傳說
第七章 方言、諺語、歇後語
後記
著作權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