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姓

得姓始祖是滕奔鹿、劉阿知(阿知使主、阿知王)。奔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三千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一千六百零一位,多以京兆、海拉爾為郡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奔姓
  • 外文名:無
  • 讀音:bēn
  • 淵源:出自黃帝裔孫顓頊之妻滕奔氏
  • 得姓始祖:滕奔鹿、劉阿知
  • 郡望:京兆、海拉爾
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第四個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歷史名人,奔洪進,奔 布,

姓氏淵源

奔[奔、犇,讀音作bēn(ㄅㄣ),亦可讀作féi(ㄈㄟˊ),日語為“ベン”]
奔姓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姜姓,出自黃帝裔孫顓頊之妻滕奔氏,屬於以部落稱謂為氏。據西漢學者戴德所著《大戴禮·帝系》記載:“少典產軒轅,是為黃帝。黃帝產玄囂,玄囂產蟜極,蟜極產高辛,是為帝嚳。帝嚳產放勛,是為帝堯。黃帝產昌意,昌意產高陽,是為帝顓頊。顓頊產窮蟬,窮蟬產敬康,敬康產句芒,[案]《史記》作句望。句芒產蟜牛,[案]《史記》作橋牛。蟜牛產瞽瞍,瞽瞍產重華,是為帝舜及產象敖。[案]各本訛作及象產傲,今據《禮記·祭法疏》所引訂正敖衍文。顓頊產鯀,鯀產文命,是為禹。黃帝居軒轅之丘,娶於西陵氏。西陵氏之子,[案]各本不重西陵氏三字,今從方本。謂之嫘祖氏,產青陽及昌意,青陽降居泜水,[案]《史記》竹江水。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於蜀山氏,蜀山氏之子,謂之昌濮氏,[案]《史記》作昌仆。產顓頊。顓頊娶於滕奔氏,[案]各本脫奔字,《路史》注引滕奔氏,《世本》作滕濆,今據以訂正。滕奔氏之子,[案]各本訛作滕氏奔之子,今訂正。謂之女祿氏,產老童,[案]《史記》作卷章。老童娶於竭水氏,竭水氏之子,謂之高緺氏,產重黎及吳回,吳回氏產陸終,陸終氏娶於鬼方……”滕奔氏,亦稱女祿氏,歷代許多史籍中僅記載其為女祿氏,為旁稱,未記其本部落自稱滕奔氏,即正稱。有些史籍中稱其為滕墳氏、或騰隍氏、或勝奔氏,因此戴德在《大戴禮·帝系》中考訂補註為“滕奔氏”。滕奔部原為共工氏九部落聯盟之一,共工氏九部所在居帝稱九州。共工氏後與顓頊爭奪帝位,在爭戰中被顓頊的部落聯盟的軍師蒼舒和大將仲容以誘敵深入的戰略,在今河南省嵩縣北黃河附近將共工氏聯盟的精銳部隊一舉擊敗,之後,滕奔部首領率九州之首的冀州民眾歸降於顓頊。顓頊稱帝,號少昊,得賜嬴姓,配若水姬氏(鄒屠氏)、滕奔氏,壽九十八歲,葬山東濮陽。
顓頊帝妃的滕奔氏,全名叫“滕奔鹿”。其部族人中因有滕奔鹿為帝妃,因以皆稱滕奔氏,後省文簡改為單姓奔氏、滕氏、鹿氏等,皆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其奔氏讀音作bēn(ㄅㄣ)。奔氏族人大多尊奉滕奔鹿為得姓始祖。

第二個淵源

源於羋姓,出自漢朝帝王劉氏後裔,屬於避難夷化為氏。東漢末期,豪強紛爭,戰亂疊起,至三國初期,劉漢皇族宗親子弟紛紛外逃,有遷逃至琉球,再遷至倭奴國本土者。倭奴國是劉氏較早到達的海外地區之一。據日本史籍記載,劉氏最早到達倭奴國是在兩漢時期。當時,中國與倭奴國有使節往來,到東漢初期,倭奴國還派使節到中國朝見,漢朝光武皇帝劉秀就曾賜給倭奴國國王“漢倭奴國王”的金印。從該時候開始,就有一部分漢朝皇室成員因出使、避難等原因,開始渡海來到倭奴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劉氏開拓倭奴國人物,是今天日本原田、高橋、大藏等家族的共同祖先阿知王。阿知(也寫作阿智)王,又稱阿知使主,是東漢最後一個皇帝漢獻帝的玄孫。日本原田家族族譜《大藏朝臣原田家歷傳》稱,阿知王是漢獻帝的玄孫。當年曹氏滅漢建魏,漢獻帝劉協被魏文帝曹丕貶為山陽公,建都山陽郡下的濁鹿城(一名青陽城,今河南修武)。阿知王在這時也隨東漢皇室遺民便從洛陽徙居濁鹿。後來司馬氏滅魏建立西晉,劉氏皇族地位表面上沒有改變,但實際情況開始惡化。
倭奴國太康十年(公元289年),劉阿知見當時天下混亂之像已生,便於農曆5月1日召集舊臣商議對策。劉阿知說:"我久在此地,恐有覆滅之禍,聞東國於日本,有聖天子",遂決定率其家族東渡,前往日本避難。這樣,劉阿知便率領他的兒子劉都賀、舅舅趙輿德和族人劉國鼎、劉濤子、劉鶴明、劉信子等男女共兩千零四十人,離開中國本土,飄洋過海,幾經艱難,於日本應神天皇二十九年九月五日來到日本。阿知王到達倭奴國後,被倭奴國國王賜號東漢使主,奉命定居於大和國高市郡檜前村。在今天日本的奈良縣檜前村和岡山縣倉敷市妙見山頂,現在都有“阿知宮”,是後人祭祀阿知王的場所。據記載,當年隨阿知王來倭奴國的,還有段氏、郭氏、李氏、多氏、皂氏、朱氏、高氏等七個姓氏。阿知到倭奴國國王后,又奏請倭奴國國王,派遣使都前往高麗、百濟、新羅等國,將許多流落在這些地方的同鄉族人招來倭奴國國王。因人多地狹,倭奴國國王又將他們分置各地。日本大化《新撰姓氏錄》記載,阿知使主的兒子劉賀都,後被日本雄略天皇賜姓為直,子孫因此以直為姓。他的兒子山木直,是兄腹祖也,本名山豬;次志努直(一名成努直),是中腹祖也;次爾波伎直,是弟腹祖也。其中,山木直又是日本民忌墳、檜原宿禰等二十五個姓氏的共同祖先。爾波伎直則是山口宿禰等八個日本姓氏的共同祖先。志努直的後裔後來也衍生出數十個日本姓氏。作為漢朝皇族的劉氏移民倭奴國一事,在日本史書《日本書記》、《古語拾遺》、《續日本紀》上都有記載,因此應屬歷史事實。這部分劉氏族人拓殖倭奴國後,大都沒有繼續使用“劉”的姓徽,而是完全融入了倭奴大和民族,衍變成新的日本姓氏。他們移民倭奴國,帶去了當時中國的先進生產技術和文化,極大的促進了倭奴國文明的發展。因此,他們以其固有的文化素質,很快成為倭奴國社會中地位尊高的新貴族。如阿知使主的兒子劉都賀就將當時中國的紡織技術傳入倭奴國,他因此被稱為都賀王。特別是到日本朱雀天皇時代(公元930~946年),阿知王后裔、漢高祖劉邦的第四十五代孫大藏春實官任征西將軍,為平定當時日本發生的“天慶之亂”立下了汗馬功勞,於日本朱雀天皇天慶三年(公元940年)農曆5月3日受到日本天皇的嘉獎和賞賜,被賞賜錦御旗、皇族紋章、軍配。當此之時,這支劉氏皇族後裔“恩寵偉大,威勢極盛”。自從大藏春實之後,大藏家族一直任長門守、太宰大監等顯要職務。當年劉阿知歸化倭奴國後,被賜姓為“東漢使主”。到日本仁德天皇六十年(公元372年)四月八日,阿知的後裔被賜姓"坂上",再到日本雄略天皇十六年(公元471年)農曆10月1日,阿知的後裔又改賜姓為“大藏”。大藏氏中的大藏春實,因功被封為征西將軍後,曾在日本九州原田築城。此後,他的後裔就世代居住在原田城。到日本天承元年(公元1131年),這支居住在原田的劉氏後裔正式以原田為姓,形成今天日本社會中最著名的姓氏家族。(註:原田氏是有多個源頭的:除了大蔵姓原田氏還有 三河の大蔵姓(平姓)原田氏の他、美作菅家(桓武平氏)原田氏、遠江藤原姓工藤氏族、藤原姓菊池氏族原田氏、菅原姓原田氏、伯耆東郷姓原田氏(東郷氏)、指宿氏族平姓原田氏)到如今,原田家族已傳衍到劉邦的第九十三代。這支源出中國劉氏的日本原田家族,在日本九州福岡市建立了漢太公廟。他們至今保存著代代相傳的族譜,註明自己的劉邦的後裔,而且按照傳統的禮節到太公廟對劉邦等劉氏遠祖進行定期祭祀。
據劉邦第七十一代孫、日本高橋通泰先生提供的《島田高橋家系圖》記載,這支加入日本大和民族的劉氏後裔,傳到大藏春實的第九代孫大藏種直,生有五個兒子,他們的後裔分別形成五個新的姓氏:太郎大藏賴種,移居高橋城,以高橋為氏,後裔形成今天日本的大藏(姓)高橋氏;次郎大藏幸種,移居江上城,以江上為氏,後裔日本的大藏江上氏;三郎大藏種雄,以秋月為氏,是為大藏秋月之祖;四郎大藏種成,分居原田城,以原田為氏,後裔形成日本的大藏原田氏;五郎大藏種景,以波多江為氏,成為大藏波多江氏的開姓始祖。到今天,由中國劉氏繁衍而成的日本高橋氏,已傳到劉邦的第七十三代。在非嫡系皇族宗親子弟中,有改姓氏為劉奔氏者,後逐漸分衍有築奔氏、島津奔氏、葉奔氏、日奔氏、王奔氏、野呂奔氏等,其“奔”字是專門特憶其奔逃之史。
遠在唐朝時期,就有劉奔氏後裔子孫返回中原,以譴唐使的身份入長安留學、或經商,其中多有留居在陝西長安地區的人,後有回覆為劉氏者,亦有簡化稱奔氏者,其奔氏讀音作bēn(ㄅㄣ),今主要分布在山西、陝西這兩個省份。

第三個淵源

源於蒙古族,出自元朝時期蒙古族庫奔氏部落,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庫奔氏,亦稱奔布氏、科本氏,世居厄魯特(今內蒙古西部、新疆東部地區)。後有滿族、達斡爾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Kuben Hala或Benbu Hala。
蒙古族、滿族、達斡爾族庫奔氏族人,有在明、清兩朝時期即冠漢為奔氏、庫氏者,其奔氏讀音皆作bēn(ㄅㄣ),主要分布在今內蒙古自治區的海拉爾地區(今內蒙古呼倫貝爾)。

第四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西周時期近衛官員虎賁氏,屬於避難改姓為氏。虎賁氏,是西周時期夏官制式下所屬官職,就是專職掌管君王近衛軍隊的統領,轄管八百名“虎士”。據諸多史籍記載,在西周末年,周幽王姬宮湦沉湎酒色,不理國事,廢申後而立褒姒,以“烽火戲諸侯”以搏取褒姒一笑。後來褒姒生子姬伯服,周幽王為了討好她而廢嫡立庶,將原來的王后申侯之女及太子姬宜臼廢了,改以褒姒為後,立姬伯服為太子。周幽王此舉致使申王后帶著姬宜臼出奔至娘家申國(今河南南陽)避難,申王后之父申侯因此大憤,起兵而反抗周幽王。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申侯引西北之犬戎族以及繒國(今河南方城)、呂國(今河南南陽)等聯軍,合兵攻擊西周都城鎬京。周幽王聽到犬戎進攻鎬京的訊息,驚慌失措,連忙下令把驪山的烽火點起來。烽火倒是燃起來了,可是諸侯因為上次上了當,誰也不來理會他們。周幽王十一年底(公元前772年初),申伯指揮繒國、呂國和犬戎軍隊攻入西周,各地諸侯拒不救援,周幽王慘敗,帶著褒姒、姬伯服等人和王室珍寶逃至驪山(今陝西臨潼),被犬戎兵追上殺害,褒姒、姬伯服等人不知所終。犬戎攻破鎬京後,大肆搶掠,之後一把大火將鎬京燒個精光,西周王朝就此滅亡,前後共歷十三王,國祚共三百五十一年。歷史開始進入由姬宜臼建立的東周王朝,分春秋、戰國兩個時期。在犬戎攻鎬京之時,由虎賁氏有瀆護衛,致使周幽王在驪山被殺,因此在周平王姬宜臼建立東周王朝後,原來的虎賁氏大多匿逃,以避其瀆職之罪。其中有改“虎賁”之諧音“奔”為姓氏者,後稱奔氏,世代相傳至今,其奔氏讀音作féi(ㄈㄟˊ)。

得姓始祖

滕奔鹿、劉阿知(阿知使主、阿知王、メイン、東漢のメインに)。

遷徙分布

奔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三千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一千六百零一位,多以京兆、海拉爾為郡望。
今內蒙古自治區的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鄂溫克自治旗,陝西省的延安市、榆林市府谷縣、神木縣,山西省的忻州市保德縣,廣東省的廣州市,廣西壯族自治區的貴港市,台灣省,日本國,大韓民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等地,均有滕奔氏、奔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京 兆:亦稱京兆郡、京兆尹,實際上“京兆”不是一個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區稱謂,“尹”為其太守。西漢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內史置京兆尹,為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三國曹魏文帝黃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為京兆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至華縣一帶。曹魏黃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禮為秦公,以京兆郡為秦國,曹魏黃初三年又改名為京兆國。魏明帝青龍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為秦王,改京兆國為秦國。齊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為京兆郡,今西安,下屬五縣,除周至、戶縣外,均在轄區內。西晉時仍置京兆郡於長安,轄區較三國魏時縮小。十六國至南北朝時期前趙、前秦和後秦、西魏、北周相繼建都長安(後秦稱常安),均在此設定京兆郡(或尹)。隋、唐兩朝均都長安,另建新城。隋朝時期稱大興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長安城,在長安城周圍的京畿地區,以雍州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隋、唐兩朝均設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為郡級建制以統長安、大興(唐改為萬年)等二十餘縣。唐朝以後,長安城不復為都,發展受到一定影響,但仍不失為一個重要的地方性都會。金、元兩朝在陝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無關,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華陰以西一帶地區。北洋政府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府尹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國政府成立時廢黜“京兆”之稱。
海拉爾:海拉爾的名稱是因河而來的。早在清朝雍正年間,這裡是一座清政府戍邊的軍事重鎮。因坐落在呼倫貝爾草原而被稱為呼倫貝爾城,是《中俄尼布楚議界條約》簽定後大清帝國北部的重要門戶。為捍衛一千公里長的中俄邊界發揮了巨大的歷史作用。呼倫貝爾城所處的地埋位置,使其發揮出巨大的輻射作用。建城初即建有通往齊齊哈爾、黑山頭、古北口、張家口、庫倫(今烏蘭巴托)、阿爾山、吉拉林等數條可通車馬的道路。當年草原上盛況空前的甘珠爾廟會就是依靠這些古道暢通而促成的。二十世紀初,隨著中東鐵路的修築、通車,俄、日、德、美等外國資本主義經濟的侵入,這裡進入新的商貿發展時期,在呼倫貝爾城外開闢了貿易市場。清光緒三十三年(丁未,公元1907年)被迫闢為對外國人開放的商埠。後因修築東清鐵路建立車站時,定名為“海浪”站,是海拉爾的譯音,後來新街開發,海拉爾站的知名度漸漸提高,“呼倫貝爾城”的名稱被取而代之。海拉爾河在《遼史》中寫作“海勒兒”,《元史》重稱“海喇兒河”,後來也漢譯“海蘭兒河”、“合泐里”等。其含義眾說紛紜,長期以來有四種說法比較流行:第一種最流行的是“野韭菜”的意思,考證者還用《蒙漢辭典》來作證,說“哈利亞爾”是野韭菜生長的地方,這裡有大片的野韭菜,這條河也就叫海拉爾了。第二種說法是“流下來的水”之意,持這一觀點的人用翦伯贊的《內蒙訪古》一文為依據,看來也有一定的道理。第三種說法是“桃花水”之意,這與前一種說法大致相似,只是更進一步,他們認為蒙語的”融化”、“融雪”也語音為“海勒”,春天大興安嶺西坡冰雪消融,其水匯成河——海勒,故得“桃花水”之意的河名了。第四種說法是“黑色”之意,但其解釋是海拉爾河兩岸牧草繁茂,呈深綠色,遠遠望去,與藍天、白雲、綠地之間有如黑綠色飄帶,所以也稱之為墨色之意。這四種說法都有一定合理的成分,尤其第四種說法更接近事實,但又都沒有說準其真正含義。道理很簡單,這種河流的名稱早在一千多年前就見於史冊。當時這裡的主人是原始蒙古人,古代人為河流、山脈起名不會去認真引經據典,更不能查閱後人的名著,他們都是根據一般特徵而名之。如黃河,就是用水色黃而稱之;嫩江,就因其水清而呼之;黑龍江就是因其在黑土地中孕育,形成滾滾黑色大水而命之。我們的海拉爾河,也是因其水色黑而被持原始蒙古語的先民命名為海拉爾。海拉爾河發源於大興安嶺,全長七百多公里,流入額爾古納河,注入黑龍江,是黑龍江的主要源頭之一。海拉爾河牙克石以上地段,地形起伏較大,植被良好,水流較急,河水較清,當河水進入呼倫貝爾草原以後,開始放慢了流速,平坦的大草原使河道迂迴曲折,河水漫溢擴散,滲透增加,旁蝕力增強。尤其到與伊敏河匯合處以下,也就是現海拉爾市區後,地勢開闊平坦,河草茂密深綠,蘆葦盪片片相連,河水連起一串串水泡、湖泊,河道流速每秒鐘只能走幾公分的距離,常年泡在水中的葦根水草、腐殖物把水染的更黑,就連生長在這裡的鮎魚、鯽魚都是黑色的。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原始蒙古人,見到這條黑如墨的水,自然“海拉爾”的河名就產生了。海拉爾河是條母親河,具有悠久的歷史。早在二、三萬年以前,這裡就有古人類活動。當時在呼倫貝爾大草原上生活的古人類被考古界稱為“扎賚諾爾人”。自公元民國二十三年(甲戌,公元1934年)以來,在扎賚諾爾煤礦先後發現古人類化石已有二十多個。雖然目前在海拉爾市境內尚未出土古人類化石,但扎賚諾爾人在這裡活動是無疑的。在歷史發展到春秋戰國之際,海拉爾地區的狩獵、遊牧民族已見於史籍,他們的名字是東胡。那時,在中國北方草原有個強大的遊牧民族,被中原稱為匈奴,史書簡稱其為“胡”。而其北,在大、小興安嶺,乃至外興安嶺,存在一個比匈奴還強大的狩獵、遊牧民族,因在匈奴東,被稱作為“東胡”。秦漢之際,北方草原戰火紛飛,匈奴不僅和漢朝兵戎相見,也和東鄰的東胡刀槍相擊,而東胡被匈奴打散的一支鮮卑族在呼倫貝爾草原的孕育下形成、發展、強大,占據匈奴故地,建立了強大的鮮卑部落聯盟。海拉爾地區,就留下鮮卑族人的遺蹟——謝爾塔拉鮮卑古墓群。東漢末年,鮮卑族人經過南征北戰,吞併五胡十六國,統一了黃河流域,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以少數民族為主體的中央政權北魏王朝。鮮卑南遷的留守部隊,再去中原晉見雖然是本族的,但已是中國的天子時,就以“室韋”的名稱被記入史冊。“室韋”與“鮮卑”是同音異釋之音,都屬蒙古語,是“森林中的人”之意,與“喜桂”、“喜桂圖”等譯音一致。今天,在額爾古納市的原始森林中,也有“室韋”的地名。在北魏、隋、唐之際,中原就把居住在大興安嶺和呼倫貝爾草原的狩獵、遊牧民族都稱作為“室韋”。最近文物考古工作者在謝爾塔拉發現了室韋古墓群,就雄辯地說明室韋及其後裔蒙古,都曾是海拉爾地區的主人。後梁貞明二年(丙子,公元916年),契丹族人在中國北方建立了遼政權,海拉爾地區全部為遼國占據。遼國在這裡設烏古敵烈統軍司,契丹族人在海拉爾河流域建立了邊防城池。這裡是契丹族人統治下北方遊牧民族駐牧的地方,考古工作者在海拉爾東山、謝爾塔拉鎮、哈克鎮等許多遺址都發現遼代遺蹟。南宋嘉泰二年(壬戌,公元1202年)秋天,蒙古族英雄鐵木真打敗了塔塔爾人,盡掠其部眾,占領了海拉爾河流域,統一了呼倫貝爾草原,並以此為休養生息據點,僅用四年時間就完成了從東到西統一蒙古高原大業.被各部族擁立為成吉思汗。從此,北方草原上形成了一個具有共同語言、地域和文化的,並在心理素質和經濟生活上也有共同特點的民族蒙古族。他們南征北戰,服了歐亞大陸,建立了四大汗國,隨後又統一了中國。元朝滅亡後,戰亂使呼倫貝爾草原的遊牧民族又過著動盪不定的原始遊牧生活。至後金興起,這裡的蒙古各部陸續臣屬清朝,女真人為利用蒙古人對明朝的反抗情緒,先後把居住在這裡的勇敢善戰的蒙古人遷到烏蘭察布草原。這期間呼倫貝爾地區僅有為數不多的巴爾虎、布里亞特蒙古族和達斡爾族、鄂溫克等遊牧和狩獵者活動的區域。就在這時,沙皇俄國侵略魔爪伸向呼倫貝爾地區。清朝雍正年間,針對沙俄的侵略行徑,清政府開始注重邊防建設,在呼倫貝爾境內設十二處卡倫,並遷大興安嶺東麓布特哈八旗索倫(今鄂溫克、達斡爾、鄂倫春)和巴爾虎,到嶺西呼倫貝爾地區戍邊。從此,呼倫貝爾地區進入了人丁日益增多的歷史新時期,在今海拉爾市正陽街一帶修築了“呼倫貝爾城”。從此,現在的海拉爾市成為呼倫貝爾的商貿、交通、政治、文化的中心,被譽為“草原明珠”。二十世紀初,俄國人修築中東鐵路,在呼倫貝爾旁建一車站,因臨海拉爾河而定名“海浪”站,即海拉爾的譯音,靠近車站處為新街,隨著商埠的開發,海拉爾的知名度提高,舊街“呼倫貝爾城”被新街名“海拉爾”取而代之。2001年10月10日,海拉爾市隨著呼倫貝爾的撤盟設市,相應撤銷了海拉爾市,改設為海拉爾區。

堂號

京兆堂:以望立堂。
海拉爾堂:以望立堂,亦稱呼倫貝爾堂。

歷史名人

奔洪進

(生卒年待考),著名明朝舉人。

奔 布

(公元1937~今),達斡爾族;內蒙古呼倫貝爾鄂溫克自治旗巴彥托海鎮人。著名廣播電台編審。畢業於海拉爾第一中學校。
1958年5月~1997年7月從事蒙話廣播工作,四十年來錄製六千餘首民族特色地區特點的文藝節目。他編寫的十四部專題節目分別獲國家、省區級一等獎五次,二等獎四次,三等獎五次。
論文《關於達翰爾民族民間音樂》榮獲第二屆“世界華人藝術大獎”論文金獎,又獲世界學術貢獻論文金獎。論文《關於達斡爾民族民間音樂》刊登在《世界學術文庫·華人卷》第二集上。
作品《聲譽世界的歌唱家—記蒙古著名歌唱家寶音德力格爾榮獲金質章四十周年》榮獲全國文藝作品交流會上一等獎。擔任責任編輯的《呼倫貝爾歌曲選》、《金色的曙光—敖爾圖歌曲集》出版,這兩部書曾作為呼倫貝爾書展的展品在北京展出。作品《聲譽世界的歌唱家》已列入《中國跨世紀領導論壇》之中。
出版了專著《奉獻者的足跡》。論文《洋溢著獨特民族風味的民歌—淺論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民歌》刊登在《中華新論·全國優秀科技理論研究成果信息庫》第二集上。
1998年榮獲世界文化藝術研究中心,中國國際交流出版社頒發的銅片“世界名人證書”。1999年獲中華人才對外友好交流中心,中華精英大全編委會頒發的銅片“中華名人證書”和“中華精英”獎章。又獲世界著名機構聯合慶祝1999~2000活動委員會頒發的“千年之交”純金勳章。再獲中華驕子編委會頒發的“中華驕子”榮譽徽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