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鳴迴旋曲式

奏鳴迴旋曲式,是由於構成奏鳴曲式的基本原則影響了迴旋曲式而形成的一種新的、獨立的曲式。同迴旋奏鳴曲式正好相反。而匈牙利音樂理論家魏納·萊奧卻認為,奏鳴迴旋曲式是奏鳴曲式的某種變形,它仍然是屬於奏鳴曲式。

奏鳴迴旋曲式介紹,原因分析,

奏鳴迴旋曲式介紹

我認為這不完全正確。這一曲式結構是奏鳴性原理和迴旋性原理互相滲透的結果,雖是奏鳴曲式的一種變形,和奏鳴曲式同樣分為三個部分,副部的調性亦按奏鳴曲式調性布局的原則處理但在呈示部及再現部中,但是,我認為它更接近於迴旋曲式。其原因在於,主部在副部之後呈示部並未結束,而是再出現了一次主部;呈示部之後使用的是插部而非展開部;每一個插部之後基本上都基本上會使用連線。
奏鳴曲式和迴旋曲式交融、交匯而成的奏鳴迴旋曲式。首先,它具有迴旋曲式的三個共同特徵: 1)疊部MT共呈現了四次;2)疊部每兩次出現時間以各不相同而彼此相關的插部:B、C、B’,其中 B’是B同一材料在不同調性上陳述;3)連線RE的大量運用:疊部與插部之間基本上都有個連線作為過渡。
奏鳴迴旋曲式圖析奏鳴迴旋曲式圖析
其次,它也具有奏鳴曲式的基本原則:1)三部性原則,由呈示部、展開部、再現部三部分組成;2)雙主題中心原則,有MT、ST兩個主題;3)戲劇性衝突原則,MT與ST在材料、性格、調性等方面形成對比;4)調性回歸原則,再現時ST由F大調回歸到降B大調。所以,此樂章的整體結構性質是具有奏鳴性質的迴旋曲式。

原因分析

之所以說它更偏向於迴旋曲式,是基於以下原因:
1、奏鳴曲式的呈示部一般在它調終止,造成開放結束,而迴旋曲式一般都是在原調再現,造成收攏終止。在此樂章呈示部中的疊部在原調降B大調再現,符合此特點。
2、再現時音樂的變化帶有明顯的即興性。此樂章的疊部再現時,旋律所加的半音過渡以及織體的改變使音樂變得更加流暢,明顯地帶有即興風格,迴旋曲的主題多來自民間,故即興性特彆強。
3、連線RE的大量運用:疊部與插部之間都有個連線作為過渡。多次使用連線,這是迴旋曲式所特有的。
4、運用了插部還是展開部是區別奏鳴迴旋還是迴旋奏鳴的一個重要因素,若使用展開部則奏鳴性質強,若使用插部則迴旋性質強。此樂章運用的是插部而不是展開部
綜合以上四點原因,足以說明此樂章是一個很典型的奏鳴迴旋曲式。此外,在貝多芬奏鳴曲中,作品2第三樂章、作品16第二樂章、作品4第四樂章等的整體結構性質都是屬於奏鳴迴旋曲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