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香鄉

奎香苗族彝族鄉簡稱“奎香鄉”地處雲南省昭通市彝良縣南部,距縣城88公里。東接彝良縣樹林鄉;南與貴州省赫章縣河鎮鄉、德卓鄉接界;西鄰彝良縣毛坪鄉、龍街鄉;北與彝良縣發達鄉、海子鄉毗鄰。全鄉國土面積22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4455畝,林地面積11萬畝,最高海拔2478米,最低海拔1500米,平均海拔2039米。奎香有著悠久的歷史,鄉政府所在地曾是清光緒年間的縣城;長征時期,賀龍、蕭克、任弼時率紅二六軍團三進三出奎香,展開著名的烏蒙迴旋戰,系革命老區,建有蕭克題詞的紅軍長征紀念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奎香鄉
  • 耕地面積:44455畝
  • 林地面積:11萬畝
  • 平均海拔:2039米
鄉鎮概況,文化教育,

鄉鎮概況

奎香鄉
奎香鄉一帶的彝族歷史歷史悠久。關於族源,學術界有多種見解,其占主導地位的是氐羌說,認為彝族是以“旄牛繳外”的古羌人為基礎,南下到金沙江兩岸,烏蒙山以後,融合當地的眾多土著民族、部落,而形成的一支民族,這與《華陽國志》、《史記》等典籍,“黃帝長子昌義降居弱水”及“朱提男子杜宇教民稼秫”的記載相符,史書總稱這支前民族“越岑羌”、“旄牛羌”“青羌”為彝族支民族的共同歷史淵源。奎香為古芒部地,居於烏撒、烏蒙、芒部集合部,先後有司額、松林、渣多、習莫諸土府世襲居住。相傳,篤慕(約3000年前)後裔、武、乍、襦、恆、布、默六祖分支奎香彝族屬六祖中的布、默分支,德施氏(穆濟濟)和德布氏(穆克克)的後裔,即後漢書獻中所指的芒部和烏撒部。在漢、晉時期稱昆明夷和叟人。隋、唐為烏蠻。《新唐書》記,烏蒙與南詔世婚,其後分七部之一。大理建國時,得到烏蠻三十七部的支持,立三十七部會盟碑。奎香一帶為三十七部中易娘部的統治中心,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芒部諸衛為指揮使司,隸屬四川布政司、芒部、易娘諸部酋長百餘人入朝廷貢獻方物,被援與官職,至嘉靖五年,明實行“改土歸流”易娘部名稱消失。明正德十五年,芒部“改土歸流”失敗,奎香設歸化長官司,仍實行土司制度。
清雍政五年(1727),清政府在烏蒙、芒部等地實行“改土歸流“歸併雲南官轄,雍政八年(1730)烏蒙、芒部、烏撒等土司土目不滿清王朝的統治,起兵反抗,地處歸化長官司所在地的司額土司積極回響起兵。在奎香、龍街一帶與清兵展開激烈交戰。反抗失敗後遭到血腥屠殺,正如方國瑜在《彝族史稿》中所說:“鄂爾泰把烏蒙、鎮雄(主要在奎香)、東川的反抗鬥爭鎮壓後達到他設署流官的意圖,但是原為彝族聚居區的烏蒙地區彝民已為殘殺和逃亡殆盡,人民已很少。奎香境內彝族居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司額土司至此消亡,周邊土司土目勢力受到削弱,奎香改為彝良州同設縣治隸屬鎮雄州,改派流官任職。現奎香彝族分布居住於所轄八個村,主要集中於寸田、松林、安樂等村。彝族有自己的婚喪習俗、節日禁忌,有古老而優秀的文化傳統,有獨特的服飾及器樂。在各級黨政的重視、文化民族宗教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彝族民間優秀傳統文化正在得到進一步的發掘整理。

文化教育

奎香鄉全鄉無文化站,1個圖書室,未成立文娛、科教宣傳隊。全鄉建有一所中學,37所國小。奎香中學,現有教學班28個,在校生1572人。教職工98人。至2006年,奎香鄉共有適齡兒童、少年9851人。國中毛入學率僅為67%。國中有98個教師,其中公公辦教師97人,代課1人。教師合格率97.98%.現有學校占地面積13333平方米,學校建築面積24519平方米。2007年已建成並投入使用中學學生宿舍。全鄉國小占地面積73131平方米。現有在校生7017人,生均占地10.42平方米。奎香的教育教學質量逐年上升,教學環境不斷改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