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御製會靈觀甘露》是北宋詩人夏竦創作的一首七言排律。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奉和御製會靈觀甘露
- 作者:夏竦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體裁:七言排律
《奉和御製會靈觀甘露》是北宋詩人夏竦創作的一首七言排律。
《奉和御製會靈觀甘露》是北宋詩人夏竦創作的一首七言排律。作品原文岳靈飛觀聳神州,上聖欽崇德日休。嘉露霄零甘特異,貞條膏被勢何稠。崑山寶器今初貯,漢苑仙盤昔未浮。自可紀年昭瑞應,更殊添海助洪流。堇荼變味承餘潤,圖牒騰芳煥大...
《奉和御製玉清昭應宮甘露歌》 ,是宋代的夏竦所作的詩詞。祝聖清場初展禮,鴻都向曉彰繁祉。鬱郁織枝正後凋,瀼瀼瑞采俄雰委。吉雲五色比還疏,況是嚴冬歲律餘。承以玉杯甘若蜜,凝於翠幄皎如珠。薦宸居,稱壽酒,宣太慶兮仰歸元首。香馥馥,旆央央,建靈壇兮茂對多祥。天心信與人心會,誕節將臨遽...
《奉和御製》是唐代詩人吳融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詩詞原文 岳寺清秋霽,宸游永日閒。霓旌森物外,鳳吹落人間。玉漱穿城水,屏開對闕山。皆知聖情悅,麗藻灑芳蘭。作者簡介 吳融(?—903),唐詩人。字子華,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早年隱居茅山,昭宗龍紀元年(889)登進士第。官至翰林學士承旨。詩多題詠紀...
《奉和御製景靈宮迎牌》是北宋詩人夏竦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紫館成功屬盛時,道迎金榜耀文思。沉沉殿翼彌增麗,矗矗圭棱盡中規。祗薦寶香清吹裊,下觀飆御彩雲隨。群心仰止興謠誦,永見千齡播緝熙。作者簡介 夏竦,宋江州德安人,字子喬。以父戰契丹死,授丹陽主簿。真宗景德四年舉賢良方正科。
奉和御製會慶殿宴 《奉和御製會慶殿宴》是宋朝夏竦寫的一首五言律詩。奉和御製會慶殿宴 禁門乘曉會,宴豆示慈伸。激水龍騰久,儀韶鳳降頻。雲章流漢築,衢酒洽堯民。百辟皆星拱,兢兢奉北辰。
《奉和御製崇政殿宴從臣》是宋代詩人夏竦寫的一首詩。青綺禁門符命錫,離珠御府天琛事例。兩儀流慶會休期,二聖詒謀歸盛德。大禮修,真猷格,懿鑠昭昭兮靡極。阜民財,形物力,聖志乾乾兮夕惕。金扉玉宇麗皇居,鳳藻鸞蹤輝樂石。龜趺螭首建靈辰,鵲尾龍香奉至神。日轉翠華臨閣道,天旋丹仗復鉤陳。...
《奉和御製春台望》是唐玄宗作《春台望》一詩後,群臣和此而作的詩歌。群臣和詩同題尚存的有賀知章詩、許景先詩,另有蘇頲的《奉和聖制春台望應制》。作品原文 賀知章同題詩 青陽布王道,玄覽陶真性。欣若天下春,高逾域中聖。神皋類觀賞,帝里如懸鏡。繚繞八川浮,岧嶢雙闕映。曉色遍昭陽,晴雲卷建章。
奉和御製真游殿成詩 《奉和御製真游殿成詩》是宋代詩人夏竦的作品之一。宵昭靈猷顯,彤庭藻衛臻。鳳與回八景,龍旆駐三辰。太古仙儀接,虛皇密誨伸。天枝鴻緒遠,殿翼舊規新。實勢承基壯,祥輝燭地頻。叢楹虹帶繞,彩制玉霄鄰。致孝常尊祖,祈褫永庇民。巍巍扃禁內,億載奉元真。
《奉和御製佑神觀觀燈從駕》是宋代詩人余深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月華迎仗翠輿還,冉冉春光暖破寒。蓮炬浮雲星漢遠,鰲峰徹夜燭龍盤。況逢節好民風樂,自是祥多國祚安。萬井謳歌歸聖德,年年長擁路旁看。作者簡介 余深, 宋福州羅源人,字原中,一作源中。神宗元豐五年進士。累官御史中丞兼侍讀。
《奉和御製恭謝天地禮成》是宋朝詩人夏竦的作品之一。元真密誨惟疇德,耀魄靈猷務降衷。仙里肇禋尊妙道,國陽嚴配報層穹。百神右序儲蕃祉,群後寅威仰聖風。聲震山淵逾日際,澤流根葉遍區中。考熙茂范登虞舜,積累遙源屬帝鴻。柔遠九垠書軌混,凝休千載帝天通。賡歌紫禁唐文盛,第頌青緗漢德融。
奉和御製冬至 《奉和御製冬至》是宋代詩人夏竦所作詩詞之一。漢門候景嘉辰啟,魯觀書雲協氣升。玉琯飛灰新節應,璿霄合璧端華凝。陽芸初動猶兼雪,柔荔將芳尚隔冰。繁祉建元名已肇,殊庭備物禮將登。黃龍甘露誠難擬,泰峙甘泉豈足稱。共慶帝辰延百福,巍巍千載庇黎蒸。
奉和御製讀前漢書 《奉和御製讀前漢書》是宋代詩人夏竦創作的一首詩詞。酇侯依日月,天駐敘隆昌。邁德大三傑,觀時定九章。過因王尉辯,功賴鄂君揚。終以同心美,清寧贊後王。
《奉和御製平胡》是唐代裴漼創作的一首五律詩作,出自《全唐詩》。裴漼這一首有名的五律,其妙處在於,詩人以雄勁的筆觸,描寫奉和御製平胡的藝術概括。基本信息 【作品出處】《全唐詩·卷108_6》作者簡介 裴漼(?—736),絳州聞喜人也。世為著姓。父琰之,永徽中,為同州司戶參軍,時年少,美容儀,刺史...
《奉和御製真游殿告成》是宋代詩人夏竦所作詩詞之一。均和玉燭成冬夕,疇聖珍符紀瑞年。八景鳳輿臨紫禁,九微龍檠照祥煙。森沉藻衛仙遊接,睟穆真儀聖誨宣。濬發璿源開物始,密敷鴻蔭肇基先。良金肖像鎔三品,寶殿新規度九筵。綺棟虹升初矯爾,丹楹叢倚倍森然。高侔帝所威神備,迥據坤靈勢勝全。雲...
《奉和御製龍圖等閣觀三聖御書》是宋代司馬光的作品。作品原文 積厚丕丕業,重光鬱郁文。寶書垂列宿,玉字切浮雲。散帙鳴鑾駐,充庭雜佩分。願移天縱藝,似續聖功勤。作者簡介 司馬光,宋陝州夏縣人,字君實。司馬池子。少聰穎好學,以父蔭為將作監主簿。仁宗寶元元年進士。累官知諫院、翰林學士、權御史中丞...
《奉和御製七夕》是宋代詩人夏竦的作品之一。紫皇宴服出瑤台,杖下涼宵水殿開。初月上弦光泛灩,橫河案戶勢徘徊。扇分蘭露侵衣滴,簾卷天香拂帳來。閣道森沉飛絳節,龍敖鳳吹凌霄發。琥車縹緲際煙潯,扣砌迢遙望雲闕。百子池深列宿分,九微燈淡纖塵絕。雲屏輕箑貫雙針,彩樓縈風勢不任。露挹瓊蘇敷碧...
《奉和御製奉先歌》是宋代詩人夏竦所作的詩詞作品之一。皇家兮仙祖,上世兮聖神。承雲兮分治,駕羽兮臨民。誕昭兮馨烈,高陟兮元真。載乘土運臨三古,屬象羲農振遐武。爰炳明靈陟上蒼,綿綿聖緒慶悠長。既積仁兮累德,爰振耀兮流芳。罄二儀兮垂佑,彌萬禮兮開祥。巍巍烈祖兮膺宸歷,御瑤圖兮建鰲極...
《奉和御製真游殿上樑》是宋代詩人寇準創作的一首七言排律。敦崇妙本膺丕貺,濬發鴻源示永年。吉語密傳當乙夜,粹儀祗覿擁祥煙。皇心翼翼精齋至,祖德綿綿道誨宣。誕集純禧彰錫羨,交修茂典表欽先。爰稽大壯新瓊宇,仰法殊庭設綺筵。山積瓌材鹹備矣,神扶華棟見巍然。元龜獻兆良辰協,哲匠施勤庶藝全。...
《奉和御製筆歌》是宋朝詩人夏竦所作詩詞之一。作品原文 制之精兮漢宮之雙管,鋒之妙兮趙國之修毫。自承掌握濟群用,觚與槧兮難施勞。古今岡不達,淑慝將何逃。深仰玉蟾均硯滴,詎慚金馬制書刀。頡皇觀跡蟲篆興,纖端積潤八體成。寫圖始告姬公瑞,錯寶終傳路扈名。上聖惟聰炳帝文,宸章奎畫冠生民。
《奉和御製歲日二首》是宋代詩人徐鉉創作的詩詞作品。作品原文 其一 運歷三元正,昇平太古同。五侯皆輯瑞,四海盡占風。聖政乾行內,群生壽域中。撞鐘元會罷,晃朗日升東。其二 正仗臨軒萬國來,漢儀周禮盡堪咍。光浮雲蓋青龍轉,香透椒花白獸開。慶賜應時均億兆,卜年從此數京垓。群臣共感文明運,況是天...
裴漼這一首有名的五律,其妙處在於,詩人以雄勁的筆觸,描寫奉和御製旋師喜捷的藝術概括。他通過對於時間和空間的意匠經營,以及把寫景、敘事、抒情與議論緊密結合,在詩里熔鑄了豐富複雜的思想感情,使詩的意境雄渾深遠,既激動人心,又耐人尋味。作者簡介 裴漼(?—736),絳州聞喜人也。世為著姓。父琰之,永...
《奉和御製中秋玩月歌》是宋代詩人寇準創作的一首雜言詩。 作品原文 奉和御製中秋玩月歌 戒井銅龍漏水平,玉輪初滿物華清。光連南極星輝正,影泛中天帝宇明。風來蘋末披輕霧,香濕蘭叢浥零露。絳河橫度燦雲章,靈鵲群飛繞宮樹。法久照兮慶昌時,樂芳宴兮忘疲。敷睿文兮玩澄景,當嚴更兮漸永。九門...
宋 夏竦 《奉和御製會靈觀甘露》:“岳靈飛觀聳神州,上聖欽崇德日休。”宋 劉敞 《御試戎祀國之大事賦》:“丕冒群生,欽崇大節,非戎無以威遠,非祀無以著潔。”宋 王安中 《進和御製大明殿御畫屏風詩》:“萬年原廟欽崇極,更識君王繼序功。”《宋史·仁宗紀三》:“冬十一月己亥,作‘皇帝欽崇...
批亢擣虛,竭鷹犬之資,展獲禽之用,導揚和氣,洗滌偽風,然後退歸田園,以避賢路。宋·文瑩《玉壺清話》卷一:願陛下選將帥中威武有謀、敦龐多福、克荷功名者,授宸算,付銳兵,俾往征之。宋·夏竦《奉和御製會靈觀甘露》:堇荼變味承餘潤,圖牒騰芳煥大猷。願采朝華和美玉,仰資宸算倍千秋。
唐 韓愈 《順宗實錄二》:“其忠也盡致君之大方,其言也達為政之要道,凡所詢訪,皆合大猷。”宋夏竦《奉和御製會靈觀甘露》:堇荼變味承餘潤,圖牒騰芳煥大猷。願采朝華和美玉,仰資宸算倍千秋。姚華 《論文後編》:“大凡潤色鴻業,粉澤大猷,廊廟之文,皆以典重為歸,其所根柢,莫先《堯典》。”
不可鉤考。”《北齊書·文宣帝紀》:“圖諜潛蘊,千祀彰明,嘉禎幽秘,一朝紛委,以表代德之期,用啟興邦之跡。”《舊唐書·唐儉傳》:“明公日角龍庭, 李氏又在圖牒,天下屬望,非在今朝。”宋·夏竦《奉和御製會靈觀甘露》:堇荼變味承餘潤,圖牒騰芳煥大猷。願采朝華和美玉,仰資宸算倍千秋。
宋夏竦《奉和御製會靈觀甘露》:堇荼變味承餘潤,圖牒騰芳煥大猷。願采朝華和美玉,仰資宸算倍千秋。宋 秦觀 《陪李公擇觀金地佛牙》詩:“乃知金仙妙難測,餘潤普及沾凡枯。”明 沈德符 《野獲編·科場一·鄉試取士濫額》:“是時劉瑾,陝西人,焦芳、河南人,故比周為奸,厚其桑梓,而齊晉二省則...
宋 田錫 《長至賦》:“魯太史登樓以觀祲,周天王服袞以嚴禋。”宋 王禹偁 《南郊大禮詩》之五:“嚴禋禮退一陽生,捸歡呼動四溟。”宋 穆修 《秋浦會遇》詩:“踰年留異域,肆會奉嚴禋。”宋 夏竦 《奉和御製恭謝南郊》:“靖館齋心成鉅典,嘉壇報貺奉嚴禋。”宋 胡宿 《謝御書飛白扇子歌》:“...
源乾曜著有詩四首,《奉和聖制送張說上集賢學士賜宴》《奉和御製乾曜與張說宋璟同日上官命宴都堂賜詩》《奉和聖制送張尚書巡邊》《禪社首樂章》收錄於《全唐詩》。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源乾曜早年考中進士,累遷至殿中侍御史。706年(神龍二年),唐中宗任命十道巡察使,讓他們負責考察官吏、安撫百姓等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