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台沙蜥

奇台沙蜥

奇台沙蜥(學名:Phrynocephalus grumgrzimailoi)為鬣蜥科沙蜥屬的爬行動物。背鱗中雜有零星棱鱗,胸部和上腹部有微弱的棱跡,無腋斑,頰喉部有網紋。是新疆特有種,分布於新疆等地,多棲息於荒漠草原及固定沙丘地帶以及也活動在開墾的農田附近和風蝕沙丘的鹽漬土地上。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新疆奇台。奇台沙蜥數量眾多,是新疆東部地區的沙蜥優勢種。已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野生動物名錄》。(概述圖

基本介紹

物種學史,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活動,食物,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物種學史

自Bedriaga於1909年在新疆古城捕獲奇台沙蜥和發表為新種以來,直至1977年始由趙肯堂再次在新疆奇台、木壘、烏魯木齊等地採集到15尾奇台沙蜥標本,並於奇台境內發現了該種模式產地,即原名古城的遺址。

形態特徵

奇台沙蜥體形平扁,頭體長45-58毫米,尾長52-80毫米。頭大,長與寬略相等,吻圓鈍,吻鱗略大於兩側上唇鱗,鼻鱗2-3枚,鼻孔狹長而朝前側方,鼻間鱗3枚,極少數個體為2枚。頭部背面在前額、眼間和頂眼後的鱗片較大。上睫鱗8-11枚,前面的鱗片長而扁平,覆瓦狀排列,上瞼緣鱗平齊,下瞼緣鱗的游離緣呈鋸齒形,下眼瞼與上唇鱗之間有縱列鱗3-4行。上領稍突出於口前,上唇鱗13-16枚,鱗列下緣鋸齒形,下唇鱗12-15枚。鱗高大於寬,頦鱗至喉褶的一縱列鱗39-55枚。體軀短闊,頸寬,喉褶和體側褶明顯。背鱗平滑,偶爾雜有零星棱鱗,胸鱗和上腹鱗菱形,有時有弱棱,鱗端尖出,通常在雄蜥中較為顯著。
四肢健壯,背面均被棱鱗。但大腿部的棱鱗甚少,腹面的鱗片平滑,前肢貼體前伸時僅第二、第三、第四指超越吻端,指長順序為4-3-2-5-1,爪尖長而彎,後肢貼體前伸第三、第四趾到達肩部(雌蜥)或部(雄蜥),第三、第四趾的外側櫛緣發達,趾長順序4-3-2-5-l。尾後部的背、腹面全被棱鱗。背面棕灰色,有4列褐色橫斑,雜有不規則的細紋、小點。前額部和眼間色澤較深,眼下至嘴角並沿頸側到前肩部有一黃白色狹紋,上頜每側有4條淺黃色斜紋,與暗紋彼此相間,尾部背面有2縱列被間隔的暗斑。前、後肢及指、趾背面都有條狀黑紋。腹面黃白色,頰喉部有網紋,雄蜥的前胸部常綴有黑斑。尾腹面有2-3個黑色半環,與尾背的暗斑相聯,尾梢黑色。雌蜥頭側的淺紋隱晦,頰喉部的黑斑不顯。幼蜥的後肢比例長,貼體前伸可達眼下或眼前緣,尾的腹面呈現橘紅色,與黑環相同。

棲息環境

主要生活在中國新疆天山北坡荒漠乾草原、戈壁荒漠及準噶爾盆地南緣荒漠灌叢、固定或半固定沙丘。也活動在開墾的農田附近和風蝕沙丘及鹽漬土地上,生境內的主要植物有駝絨藜、檉柳、白篙、白刺、琵琶柴駱駝刺鹽爪爪等。

生活習性

活動

奇台沙蜥停住不動時,很難被發現。中午炎熱時,常藏身在自挖的洞內,甚少外出。離洞前,先探首洞口,對周圍審視一番,始躡足慢步出洞。快步疾馳後,常站停撐起前軀,卷尾至背,蜥尾上彎而左右擺動一兩次,然後放下其尾。通常,在氣溫20-35℃時活動極為頻繁,捕食昆蟲十分機靈,經常可見口中銜蟲的沙蜥,當氣溫上升到30℃以上時,則隱藏於灌叢之下或進洞避暑。在逃避肉食性鳥獸追逐時,可在快速疾馳中準確地竄入洞穴內。

食物

食物中包括螞蟻、金龜子、蜘蛛、瓢蟲、甲蟲及其幼蟲,也有少數植物種子。成年沙蜥主要捕食各種鞘翅目昆蟲,而幼體只能捕食體型較小的各種螞蟻。

分布範圍

中國特有物種。也是新疆特有種。分布在新疆東部北塔山之西,沿木壘、奇台,西經烏魯木齊到精河而止於新源,往北經富蘊至阿勒泰南緣地區。新疆(奇台、木壘、北塔山、烏魯木齊、精河、新源、富蘊、阿勒泰)。國外未見報導。
奇台沙蜥

繁殖方式

奇台沙蜥的交配期集中在每年的4-6月份;雌性沙蜥年產一次卵,平均每次產卵3、4枚,產卵時間集中在每年的5-7月份。懷卵數2-4枚。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奇台沙蜥數量眾多,在新疆卡拉麥里山自然保護區的奇台沙蜥,被當地的粉紅椋鳥大量捕食。

保護級別

奇台沙蜥列入2000年8月1日以中國林業局頒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注意:非法捕殺受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將受到刑法制裁。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近危(NT) 。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評估級別為易危(VU)。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