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溪古道地處磐安縣東北台地區,是金華、紹興、台州三地市的交接處。在歷史上是沿海地區人們進入浙中的要道,想像古時這裡曾來往商隊成群,旅客絡繹不絕。而且他不僅是一條經濟紐帶,也是一條軍事要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夾溪古道
小橋、夾溪橋、夾溪寨、戚家軍營址等均為天險要隘,明、清間均有兵員駐守。明朝嘉靖年間,副使劉愨巡攝金華,為抗倭親自來此勘察地勢,留有詩作《夾溪道中》;清鹹豐年間,太平軍大部隊沿古道下天台;1942年冬,國民黨軍嵊紹司管區一連沿途駐防,12月30日夜為日寇偷襲而全部遇難;1949年2月30日夜,浙東人民解放軍第二游擊縱隊主力部隊也於尖山、新宅經此道奔襲天台,於次日晨攻克天台縣城。如今擁有無數戰績的夾溪古道尚保存完好,條石砌成的階梯,道旁臨峽谷懸崖邊的一排巨松,緊貼道旁的一片石砌的房基,無不提醒著人們,在古時他軍事要道的地位。往前行數十米,有個保存完好的關隘。關隘一邊是山壁,一邊是深險的峽谷,用石塊壘起,高約四米,厚約十米,中間有一人高的狀如隧道的拱形門洞。經此一人當關萬夫莫開的關隘,山道陡然曲折而下,一段深谷展現眼前,谷間一做大橋通向對面。這就是夾溪橋了。夾溪橋的這邊,是十八渦景區的入口,沿谷底溪流邊的棧道前行,峽谷險峻而彎曲,由於遠古造山運動強烈的地形切割和流水、冰川長期沖刷侵蝕造就了谷底一個個深潭,深潭小者十來平方米,大者有籃球場大小。大潭小潭共有18個,當地人稱這些潭為十八渦。夾溪古道不僅有厚重的歷史人文沉澱,自然風光同樣令人嚮往。陡壁對峙,聳立雲天,溪澗狹窄蜿蜒,水流湍急,被譽為“浙中大峽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