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江年畫

夾江年畫

夾江年畫是一種傳統的木版年畫,與綿竹年畫、梁平木版年畫並稱“四川三大年畫”。

夾江年畫作為川西南地道的農民畫,表現內容豐富多彩,取材於民間而不拘泥於現實生活,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對表達的內容加以高度概括和形象誇張。它吸收壁畫、木版畫的傳統造型技法,構圖豐滿、虛實相間、人物聚散、勻稱合理,造型誇張,表情生動,具有浪漫主義的表現手法。是夾江漢族傳統文化產品中的瑰寶,具有十分珍貴的歷史文化價值和藝術貢獻價值。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夾江縣文化館獲得“夾江年畫”保護單位資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夾江年畫
  • 產地:四川省樂山市夾江縣
  • 產生年代:明代萬曆天啟年間
  • 藝術特色:色彩淡雅,造型和神韻各具特色
  • 主要題材:祖像、鬥神、山水花鳥、戲劇人物
  • 代表作品:秦軍·胡帥,秦叔寶·尉遲恭等
發展歷程,起源,興盛,重創,振興,製作工藝,所用工具,繪製口訣,工藝流程,藝術特色,題材作品,傳承保護,

發展歷程

起源

據傳夾江木刻鬥神年畫題材來源於明代,其說有三;一說木刻彩繪鬥神像和木版年畫的盛行,來自於移民,從明代起陸續的移民中,有善畫能刻的人,把移民中帶來的鬥神畫像臨摹下來,雕成木版,印製塗色,使夾江的鄉民們也貼上鬥神像,逐漸形成習俗;又傳說因為縣人張庭(亦說宿進)從京城帶彩繪鬥神像回夾江,經過臨摹、木刻流傳下來;三說夾江縣出了天官(縣人對張庭的尊稱),才準予同梁平、綿竹等縣同時製作鬥神年畫。其三者之說,不知誰為所宗。夾江的木刻年畫過去主要由帖扎行(找扎鋪)兼營。
夾江年畫夾江年畫
大約在明代萬曆天啟年間,夾江境內就有年畫作坊存在,藝人們利用當地造紙的便利條件,製作一些相對簡單的年畫。據一些老藝人回憶,到清代末葉,位於夾江縣城近郊的楊柳村、謝灘村一帶,已經有很多年畫作坊在大規模生產銷售年畫。其中,最為著名的作坊是“董大興榮”和“董大興發”。
因為年畫生產具有很強的季節性,因此,除了那些生意很大的作坊一年四季不停業外,一般從事年畫生產的中小作坊農忙時務農,閒暇時購置紙張、研製顏料、雕刻畫板,秋收一過,就開始生產年畫,一直要忙到臘月底。

興盛

夾江年畫除了滿足周邊地區的需求,還遠銷湖廣、雲貴及東南亞。至清末民初,年銷量最大時,超過了1000萬份。僅董大興榮一家作坊,年製作銷售的年畫就有幾十萬份。
夾江年畫作為川西南獨具特色的農民畫,在民間土生土長,經過長期的修改和提煉,集中體現了當地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包含著廣大人民民眾對於和平、安康生活的追求和嚮往。當時的城市社會並不發達,因此,年畫的主要客群還是農民和部分手工業者。所以,夾江年畫在創作構想上,儘量接近農民生活實際,強調“喜聞樂見”和“有看頭”。在色彩運用上,要求色調鮮明,對比強烈;在人物繪畫上,要求形象飽滿,線條粗獷,風格爽快利落。年復一年,夾江年畫便形成了自己獨特流派,直到民國初年還十分鼎盛。

重創

夾江年畫和很多傳統文化一樣,曾經經歷一波又一波的劫難。
最先是在“破四舊,立四新”運動中,夾江年畫被當作封建迷信列入被剷除的行列。據統計,就在最初的打擊中,僅“董大興榮”號年畫作坊就有10多萬份年畫被當作廢紙徹底燒毀。其餘的作坊在遭受嚴重打擊和損壞後,全部關閉。唯一值得安慰的是,那些長期從事年畫生產製作的專業藝人還在,那些用於印製年畫的雕版也被保留了一部分。然而,接踵而來的十年動亂再一次給了夾江年畫以毀滅性的打擊。在那期間,不僅老藝人被當作“牛鬼蛇神”批鬥,那些保留完好的年畫雕版也被從各家各戶搜尋出來,劈成碎片,付之一炬。夾江年畫在遭到如此重創後,元氣喪盡,瀕臨絕境。
1963年,中央藝術研究院的專家在夾江考察時,經過多方努力,收集到了在“破四舊”中倖存的9幅完整年畫,其中有兩幅代表夾江年畫精髓的“黃丹鬥神”,收藏在中央藝術研究院。

振興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四川省及夾江當地的文化部門立即著手搶救瀕臨消亡的夾江年畫。省文化廳、省美協、市文化局、群藝館等文化部門多次召開專門會議,要求抓好夾江年畫的搶救工作。
1982年,縣文化館在收集民間工藝品時,徵集到6幅黃丹鬥神。那6幅年畫作品在參加完省民間工藝品展覽後,被四川博物館收藏。
1984年,夾江縣文化局和另一傳統年畫製作地梁平縣文化局,聯合舉辦了年畫學術研討會,就年畫的保護、繼承、發展、創新等問題,進行深入討論。同時,兩地還舉辦了年畫聯展,共展出了80幅珍貴的年畫。
1985年,夾江縣成立了“夾江年畫社”,由老藝人和畫家共25人組成,專門從事年畫的創作和後備人才的培訓。

製作工藝

所用工具

木刻刀木版棕刷、印畫桌、木夾、煮鍋顏料缸、調色盤

繪製口訣

細描精刻、田平溝深。色是肉、線是骨,色線相依不分離。蘭綠是葉片,黃丹是花朵,葉襯花朵更精神。先色後墨,由淺入深。

工藝流程

畫工依照作品分別畫線稿和色稿,一色一稿。刻工照稿刻版,一色一版。印刷工在畫案上壓紙校稿,印刷是先色版後線版,由淺入深,一色一版,多次套印。
夾江年畫以粉箋做坯紙,質地光滑,細膩,既宜觀賞,又耐貼用。以木版套印為主,先用黑煙子印出墨線和黑髮眉眼及衣飾,人物面部皺紋,衣服、盔甲、道具上的裝飾圖案的線條,用赭石色套印上去,再依次套印其他各色,色版多則八套,少則也有四套顏色,形成一種獨特的古色古香的風格,有很強的裝飾味。

藝術特色

夾江年畫是用夾江本地生產的連式紙加工製作成粉箋作胚紙,木版套色印刷而成。水印一色一版,多次套印,全無一點手工繪製。夾江年畫造型誇張、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既有反映民俗風情、民間故事的題材,也有充滿濃厚生活氣息的主題畫,具有很高的藝術性。年畫人物形象秀美,表情細膩,構圖飽滿,疏密得當。造型古樸,線條粗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地方特色,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夾江年畫夾江年畫
夾江年畫常用蘇木紅、槐黃、品綠、藍靛、黃丹等色,所用顏色都由植物、礦物研製,色彩鮮艷,和諧悅目,特別是黃、丹色不怕風雨日曬,久不褪色。雕版刀法粗獷、樸質,富有稚拙之美。其中,主以“黃丹鬥神”最為有名,耐日曬風吹,不變色。黃丹鬥神的內容有鬥神、天爺、灶爺、土地等,總之,凡是農家的每一扇門,都有其表現的鬥神。
夾江手繪年畫色彩淡雅,接近古代文人畫的氣韻,淡青灰綠的色調和西南岷江流域的田園風格非常協調。這和過去手繪年畫大多是官紳欣賞、富貴人家定製有關。年畫的造型和神韻也和別地不同,有著濃郁的川味,柔美清奇,面相也有川人的感覺。

題材作品

夾江年畫的內容豐富多彩,題材不受時空所限,主要有祖像類、鬥神類、山水花鳥、戲劇人物、神話傳說等,同時也有很多取材於民間生活的年畫作品。但就其總體而言,歡樂祥和、祈盼富貴、喜慶平安等一系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里的祝福主題,是夾江年畫的主旋律。
夾江年畫作品以民俗風情、民間故事、戲曲神話為題材,充滿濃厚的生活氣息。如“神茶·鬱壘”、“三顧茅廬”、“耗子結親”、“穆桂英掛帥”都是惹人喜愛的傳世佳作。夾江年畫吸收壁畫、木版畫的傳統造型技法,構圖豐滿、虛實相間、人物聚散、勻稱合理,造型誇張,表情生動。浪漫主義的表現手法,耐人尋味。
代表作品有鬥神:“秦軍·胡帥”,“秦叔寶·尉遲恭” ;畫條子有“人財興旺”、“福祿壽喜”、“五穀豐收”、“灶神”、“財神”、“耕讀傳家”、“一團和氣”等。

傳承保護

2006年6月初,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進行了公布。曾經和夾江年畫同時被譽為“四川三大年畫”的綿竹年畫和梁平年畫雙雙上榜,而全國其他地方的多個年畫也是順利進入榜單。顯得頗為落寞的夾江年畫,卻只能在勉力支撐中。
造成夾江年畫的“失落”,原因不外有3個。其一,是“年味”對於現代人的淡漠,農村張貼年畫的人變少,更何況城市人了;其二,即便有人願意貼年畫,多半也是印刷性質的年畫圖片,那些年畫由於印刷精良,在某種程度上會吸引現代人;其三,則是因為夾江年畫在表現題材上和藝術彰顯上沒有過多創新,多數作品拘泥老一套的東西,沒有突破和發展
經過各方努力,2008年6月14日,第三個國家文化遺產日,國務院正式對外公布了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夾江年畫順利入選。
2010年,夾江年畫研究所成立,研究所非常注重對自己著作權的保護,不遺餘力地挖掘、創作、振興年畫,想把古老的文化留下來、保護好。經過四年時間對夾江傳統年畫的挖掘整理,他們收集到《祝壽圖》、《福祿宮》、《富貴有餘》、《鯉魚跳龍門》、《秦良玉》等珍貴的木刻年畫刻版百餘套,並將其成功投入到市場,實現了藝術和市場的“並軌和雙贏”。
與此同時,年畫研究所通過傳統圖案再現現代生活”的構想也逐漸落諸筆端,創新性地將年畫用到陶瓷、布匹、扇面、葫蘆等載體上,夾江年畫研究所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大膽創新了一些新產品。如葉脈工藝畫,扇面畫,前者是將年畫的畫轉到葉脈上,後者則是將年畫的畫轉移到扇面里。還有《祥馬送福》、《馬上發財》等緊跟時代創作的新畫作。
夾江年畫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後,夾江縣又再次舉辦夾江年畫培訓班,培養優秀的後備人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