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少竹,多用蘆葦、秫秸編籬笆,俗稱“夾寨子”,又稱“別寨子”。過去貧寒的農家,限於經濟條件和生活水平,囿於代代傳承的風俗習慣,多以寨子與鄰居、街道隔開。冀東平原,水澤之鄉多以蘆葦夾寨子,沙壤之地多以秫秸夾寨子。面街大門是用雜木做成“曰”字型,上縛蘆葦、秸桿或荊條,俗稱“柵欄子”,還有的稱“梢門”、“排子”,書稱柴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夾寨子
夾寨子的來由,夾寨子的軼事,夾寨子的工藝,家寨子的未來,
夾寨子的來由
寨子,籬笆的俗稱。浩然《艷陽天》第七章:“先是寨子那邊的大公雞喔喔地啼叫,接著是破風匣呱嗒呱嗒地怪響。”書中對寨子的注釋即如是稱。《漢語大詞典》釋寨子曰:“柵欄、籬笆或圍牆。”釋籬笆曰:“用竹、葦或樹枝等編成,可作為障隔的柵欄。
北方少竹,多用蘆葦、秫秸編籬笆,俗稱“夾寨子”,又稱“別寨子”。過去貧寒的農家,限於經濟條件和生活水平,囿於代代傳承的風俗習慣,多以寨子與鄰居、街道隔開。冀東平原,水澤之鄉多以蘆葦夾寨子,沙壤之地多以秫秸夾寨子。面街大門是用雜木做成“曰”字型,上縛蘆葦、秸桿或荊條,俗稱“柵欄子”,還有的稱“梢門”、“排子”,書稱柴扉。
疏籬柴扉,通風透光,院內宜栽花種菜,可攔雞鴨,可擋豬狗。鄰居間可隔著寨子勾通信息,嘮嘮家常。農家的籬笆小院,菜青花繁,蜂飛蝶舞,雞鳴犬吠,盡顯勃勃生機,極富詩情畫意,吸引了眾多墨客騷人,留下了好多吟詠籬笆小院的田園詩。宋代劉克莊《歲晚書事》:“荒苔野蔓上籬笆,客至多疑不在家。”最有名的當屬晉代陶淵明的《飲酒二十首》之五。詩曰:“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農家小院的主人,看著攀緣在寨子上白色的葫蘆花、黃色的倭瓜花、紫色的豆角花爭奇鬥豔,碩果纍纍,也會喜不自禁,欣賞誇讚一番,惜語不成詩。柴扉籬笆小院之美,非深宅大院可比。它更自然、簡樸、恬靜、舒朗,蘊涵著一種精神,迸發出無限的活力。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生活的提高,柴扉籬笆已不多見,似乎成了被人們忘卻的舊景,取而代之的是磚牆、門樓、鐵門組合而成的深宅大院。門常閉,鎖常掛,保證了安全,但也疏遠了人們之間的關係,一利輔之一弊。
冀東平原過去雨水多,常遇瀝澇災害,為保收成,農民多種高桿、耐澇的高粱。“關東青”、“瞎八斗”、“大蛇眼”、“黏高粱”等都是那時的當家品種。它們產量雖低,但旱澇保收,滿身都是寶。秸桿可以擰囤子,夾寨子;秫秸篾可以打穴子,編簍子,苗子(去粒的高粱穗)可刨笤帚;箭桿可以穿帘子;高粱殼可裝枕頭。
蘆葦和秫秸夾寨子,方法是一樣的。寨子大致可分三類:花寨子、“肋貼骨”、“秫秸把”。後二者比較簡單。“肋貼骨”寨子是以秫秸為上(1根~2根)、中(5根~6根)、下(1根)三道“經”,一把一把的秫秸散排作“緯”,以挑中間壓兩頭和挑兩頭壓中間的方法,依次編插在“寨子渠兒”中,掩土踏實,“要結”上即可。夾“秫秸把”寨子,先用2道~3道“要兒”把秫秸捆成小把兒,數量根據秫秸粗細酌定,捆好後緊挨著直立插於“寨子渠兒”里,掩土“要結”即可。20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初,高粱的品種多是產量高、秸桿矮的“九股分杈”、“平頂冠”、“小白仁”及雜交高粱等,用其秸桿夾寨子,一般用後兩種方法。後二者無所謂技術,一看便會,人人會幹。
夾寨子的軼事
別花寨子是莊稼人常乾的一種技術活。過去有個笑話:一個小伙子去扛活,東家問他都會幹什麼活,他數說了各種農活後又補充說:“耕地在頭裡,夾寨子過得去,揚場、簸簸箕我爺(也)會。”東家一聽,小伙子年齡不大,莊稼活會得不少,還挺謙虛,於是很痛快地把他留下了。春種、夏管、秋收,小伙子幹得確實不錯,東家很滿意。糧食上場後,東家派小伙子去揚場。俗話說:“會揚場的揚個黃瓜,不會揚場的揚個‘王八’。”小伙子屬後者,東家不滿意,於是讓他去簸簸箕。“會簸的兩清,不會簸的‘打滾’(指糧、皮混在一起,皮簸不出去)。”小伙子還是屬於後者。東家很生氣,於是責問道:“揚場、簸簸箕,你不是也會嗎?”小伙子回答:“我是說,我爺會。”東家無奈,派他去夾寨子。東家回家一看,小伙子累得滿頭大汗,寨子卻夾得東倒西歪、稀稀拉拉,花不成花。東家氣得鬍子撅老高:“你這叫人夾的寨子?慢說是雞狗,就是人也鑽得過去!”小伙子說:“我不是有言在先嘛,夾寨子‘過得去’。”說著話,小伙子做個鬼臉,從寨子縫裡擠了過去,溜之乎也。
夾寨子的工藝
夾花寨子的程式是:先挖4寸~5寸寬、近1尺深的溝,稱“寨子渠兒”。操作時,技師(為敘述方便借稱)在外側,助手在里側。先用一大把秫秸散開直立於渠首。假設從左邊開始,(如下圖)第一步,向右傾斜(與地面大約成70°角)置3把(每把7根~8根)秫秸於渠中,由助手分別用胳膊攬住不倒。第二步,捋一把秫秸向左傾斜,從根部算起(以下同),壓一把挑兩把,編後插入渠中。第三步,捋一把秫秸向左傾斜,挑兩把壓一把,編後插入渠中。現在,已初步看出花紋,即所謂“五把成花”。第四步,從里手(助手那面)向右傾斜插一把秫秸,助手攬住。第五步,捋一把秫秸,向左傾斜挑兩把壓兩把,編後插入渠中。第六步,向右傾斜,從里手插一把秫秸,助手攬住。第七步,捋一把秫秸,向左傾斜挑兩把壓兩把,再挑一把,編後插入渠中。以此類推,邊插邊編,邊編邊把秫秸敷平,夾二三尺即填土踏實。這樣夾出的花寨子,是“二紋席”的花紋。
夾完寨子馬上“要結”,以免風大刮散。先選無蟲眼、節較長的秫秸,用水洇透,瀝乾余水稍晾,用碌碡碾壓,使其柔軟,稱為“要兒”(有的地方也用桑柳條作“要兒”)。“要結”時,技師在里,助手在外。在寨子齊胸高處里外各放一把秫秸作為“棱結”,有的用樹條作“棱結”,先用“要兒”束上一道,防其滑落。從一端開始,技師從“棱結”下插過一根“要兒”,里外正向擰上勁。助手把上勁的“要兒”從“棱結”上方向里插入。技師接住後,隔2寸左右,從“棱結”下、第一次插“要兒”的左或右插向外面,助手再從“棱結”上插回。技師抓住“要兒”的兩端,用腳蹬著“棱結”拉緊,然後合在一起反向擰,掖入寨子與“棱結”之間。依次續“棱結”,如此用“要兒”束緊。“要兒”與“要兒”之間,一般相隔2尺左右。“要結”完第一道“棱結”,再在第一道上方2尺左右“要結”第二道。
夾花寨子,一是秫秸傾斜程度掌握好,左右傾斜角度要一致;二是每把秫秸都要敷平擺勻,防止交叉、重疊;三是每編插一把要搬緊,儘量使秫秸間的縫隙小;四是“要結”時要把“要兒”拉緊、掖好,使“棱結”束住寨子,形成一個整體。
家寨子的未來
當今,夾花寨子的手藝基本用不上了,疏籬柴扉已很少見到,深宅大院、高牆鐵門已近普及。新景觀代替了舊傳統,體現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但是,恐怕再也見不到“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么好的田園風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