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衡與再平衡》內容包括:全球失衡:貨幣金融視角、全球失衡:實體經濟視角、從失衡到危機、再平衡的機制等。
作者簡介,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李揚,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別於安徽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獲經濟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1998-1999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黨組成員、副院長。中國社會科學院首批學部委員。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委員。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副理事長。第三任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2011年被評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兼任中國金融學會副會長、中國財政學會副會長、中國國際金融學會副會長、中國城市金融學會副會長、中國海洋研究會副理事長。曾五次獲得“孫冶方經濟科學”著作獎和論文獎。已出版專著、譯著23部,發表論文400餘篇,主編大型金融工具書6部。主持國際合作、國家及部委以上研究項目40餘項。
張曉晶,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部副局級學術秘書、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巨觀經濟運行與政策模擬實驗室首席專家。先後赴瑞典斯德哥爾摩經濟學院、哈佛大學與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從事學術訪問,並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進行合作研究。主要研究領域為開放經濟總量經濟學、增長理論與發展經濟學。多次擔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首席專家,被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領導小組確定為首批“國家社科基金決策諮詢點”負責專家;參與國家“十一五”規劃與“十二五”規劃的研究諮詢工作;受聘為新華社特約觀察員。發表中英文學術論文80餘篇,獲得 “孫冶方經濟科學獎”兩次和 “中國圖書獎”一次。
內容簡介
20世紀80年代下半葉以來,由於前蘇聯東歐國家以及中國等新興市場經濟國家逐步全面融入全球經濟體系,全球的分工體系發生了重大變化,生產鏈也在世界範圍內大規模重組。90年代主要的新興經濟體(中國、印度和東歐)迅速崛起並在21世紀的前十年間加速融入世界經濟,同時世界勞動力人口翻了一番達到30億,全球經濟失衡。在歐美國家壟斷全球經濟活動長達兩個世紀之後,西方國家現在已經在生產製造、貿易、投資等方面被世界其他地區全面超越。這樣趨勢性轉變中,如何重建新均衡以及中國在新的機遇下,如何參與全球產業轉型、結構調整甚至治理變革,是本書的研究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