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寵的美元本位制》是2013年中國金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羅納德·麥金農。
基本介紹
- 作者:羅納德·麥金農
- 譯者:李遠芳 ,盧瑾 ,陳思翀
- ISBN:9787504969231
- 出版社:中國金融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6-1
- 裝幀:平裝
- 副標題:從布雷頓森林體系到中國崛起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美元本位制大大促進了國際交易。自1945年《布雷頓森林協定》簽訂以來,美元成為銀行間國際支付清算以及政府干預匯率的核心貨幣。美元還是初級產品國際貿易中主導性的計價貨幣以及主要官方外匯儲備貨幣。然而,美國反覆無常的貨幣政策和匯率政策一直讓外國人不滿。美元走弱不僅導致20世紀70年代世界範圍內的通貨膨脹,還是21世紀前十年災難性資產價格泡沫以及全球性信貸危機的誘因。不過美國人也經常抱怨外國政府不公平地低估了其貨幣對美元的匯率,現今的“打壓中國”就是一例。
儘管無人青睞美元本位制,但外匯市場上政府及私人參與者仍繼續使用美元。目前,中國對外貿易規模已居全球第一,自然也成為美元本位制的重要支柱。在中國與初級產品生產國之間激增的國際貿易中,美元不僅是計價貨幣也是結算手段。作為美國最大的債權國,中國目前持總額有超過3萬億美元外匯儲備,由於美國利率接近於零,中國只能獲得少得可憐的收益。這一令人不安卻極為關鍵的中美關係,是否能繼續維持國際貨幣機器?
《失寵的美元本位制:從布雷頓森林體系到中國崛起》對二戰後美元本位制的不同階段提供了歷史性和分析性視角,以求得更好理解美元本位制的生命力以及未來崩潰的可能性。
作者介紹
羅納德·麥金農(RonaldI.McKinnon),是史丹福大學威廉·依貝爾(WilliamD.Eberle)座席國際經濟學教授。麥金農自1961年以來一直在該校任教,是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歐洲中央銀行等多個國際組織以及中央銀行與財政部門的顧問。
作品目錄
第一章 導言:失寵的美元本位制
第一部分 國際貨幣機器
第二章 美元作為當今國際貨幣的推動作用
第三章 作為全球名義錨的美元:1945年到20世紀60年代後期孤立的美國貨幣政策
第四章 1971-2008年脫落的“錨”:尼克森、卡特和格林斯潘衝擊
第五章 2008-2012年伯南克衝擊:利差、息差交易和熱錢流入
第二部分 貿易失衡
第六章 美國儲蓄不足、經常賬戶赤字與去工業化:硬著陸對軟著陸
第七章 美元本位制下的匯率和貿易差額
第八章 為什麼匯率變化不會改善全球貿易失衡
第九章 減少美國經常賬戶赤字的轉移問題
第三部分 中國:調整以適應美元本位制
第十章 平穩美元匯率下的工資高增長:1950-1971年的日本和1994-2011年的中國
第十一章 美元邊緣國家的貨幣錯配:為什麼作為不成熟債權人的中國不應導人浮動匯率制
第十二章 中國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全球性的穩定力?
第四部分 國際貨幣改革
第十三章 重建美元本位制及中國在其中的作用:兩國集團
參考文獻
第一部分 國際貨幣機器
第二章 美元作為當今國際貨幣的推動作用
第三章 作為全球名義錨的美元:1945年到20世紀60年代後期孤立的美國貨幣政策
第四章 1971-2008年脫落的“錨”:尼克森、卡特和格林斯潘衝擊
第五章 2008-2012年伯南克衝擊:利差、息差交易和熱錢流入
第二部分 貿易失衡
第六章 美國儲蓄不足、經常賬戶赤字與去工業化:硬著陸對軟著陸
第七章 美元本位制下的匯率和貿易差額
第八章 為什麼匯率變化不會改善全球貿易失衡
第九章 減少美國經常賬戶赤字的轉移問題
第三部分 中國:調整以適應美元本位制
第十章 平穩美元匯率下的工資高增長:1950-1971年的日本和1994-2011年的中國
第十一章 美元邊緣國家的貨幣錯配:為什麼作為不成熟債權人的中國不應導人浮動匯率制
第十二章 中國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全球性的穩定力?
第四部分 國際貨幣改革
第十三章 重建美元本位制及中國在其中的作用:兩國集團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