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李培禹詩選

失去:李培禹詩選

《失去:李培禹詩選》是李培禹創作的詩集,首次出版於2021年7月。

該書匯集了作者多篇詩作,包括《和長城握手》《寫在聶耳故居》《寫在黃河入海口》《賽里木湖的波光》等等。這些詩歌洋溢著清新優美的格調,舒展雄厚的藝術風格,與時代緊密相連的盎然詩情,以及滋潤詩句間的濃厚哲理思辨色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失去:李培禹詩選
  • 作者:李培禹
  • 文學體裁:詩集
  • 字數:6萬字
  • 首版時間 :2021年7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鑑賞,作品評價,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失去:李培禹詩選》是作者從歷年詩歌創作中精選而成的作品集,分為四部分:第一輯“和長城握手”、第二輯“失去”、第三輯“童年的春雨”、第四輯“歲月之什”。此外,該書序言《讀詩·品詩·寫詩》闡述了作者多年來在詩歌創作探索中的獨到見解;作者作為詩人臧克家先生的“忘年交”小友,在後記《趙堂子胡同十五號的思念》中,大篇幅記述多年來在老詩人身邊學習成長的經歷。

作品目錄

讀詩·品詩·寫詩
第一輯 和長城握手
第二輯 失去
第三輯 童年的春雨
第四輯 歲月之什
和長城握手
寫在聶耳故居
紅楓
石榴
寫在黃河入海口
節日公園一瞥
不夜的礦山
亞運夜班配詩(三首)
微笑
賽里木湖的波光
贛鄉詩畫(五首)
紫竹院六十年贈詩
彝家新寨“瓦幾瓦”
雄雞尾上的加油站
武漢沒有我的親人
寫在奧斯威辛集中營
雷鋒和我們同在
失去
父親
母親
清明掃墓
寂寞
往事
今晚我們相識
姑娘的秘密
你的生日
認始你才知道
生日祝願
純潔
風箏
冬天的歌
致冬天
致南方
這支歌不再有旋律
童年的春雨
我跟爺爺去種樹
小燕子
盤山盤山高高
農家娃娃
農家娃娃打電話
夏令營之歌
寶盆兒裝下了多少快樂
麥收晨景
稻香湖即景
復醒龍兄
敬題五祖寺
和詩人辛茹
道生老師贈書
永嘉行(二首)
雨後偶得
凌晨得句黃龍溪
龍巖筆會
悼吾師鳳祥
濱老贈明前茶有謝
哀送學長陳援兄
喜得志實、原野墨寶有感
暮秋小院偶得
雪健最好
王老鋪抒懷
痛悼建明
夜宿南窖深山
秋遊壩上
靜夜思
剪枝偶得
小院春過
六專初葭
黟縣碧山詩(三首)
游永春夜宿虛白山房
小院夏夜偶得
和梁衡吾師
痛別勝友
致清遠盧平伉儷(二首)
榮成偶得
北大荒有感
秋晨偶句
暮歸宿橫臘山中有感
得友人和詩(二首)
贈興安兄
步高主席原韻奉洪波兄
胭脂渡(二首)
後記:趙堂子胡同十五號的思念

作品鑑賞

該書洋溢著清新優美的格調,舒展雄厚的藝術風格,與時代緊密相連的盎然詩情,以及滋潤詩句間的濃厚哲理思辨色彩。在《賽里木湖的波光》里,美麗的“賽里木湖的波光/在哈薩克小伙的心中蕩漾”,也“讓維吾爾古麗的髮辮飛揚/她們跳起迷人的舞蹈”,又“把錫伯族獵手的眼睛擦亮/他們封存了騎射的弓箭/家鄉更有了滿坡滿嶺的牛羊”,詩人較充分發揮了詩歌動態之長,將哈薩克小伙、維吾爾姑娘和錫伯族獵手三個意象相連,最後,開拓了一個新的深遠意象維度,美麗又聖潔的賽里木湖“籠罩著29個民族的篷帳/他們和睦相敬的勞作與歌唱/在北疆一個叫博爾塔拉的地方”。這三組意象展示人與自然相和諧的一種宏闊之美,一種雄奇之美,也描繪了民族團結的時代畫面。
另一首詩《雄雞尾上的加油站》,則描寫的是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烏恰縣康蘇鎮的一座加油站,此地處於中國邊陲的“西極”,詩人有一個比喻:“它位於祖國版圖雄雞的尾部/漂亮羽毛上居住著柯爾克孜族兄弟”。李培禹與作家李迪去那個偏僻之地採訪,與加油站的玉山·衣沙克一起去兩公里外的小河打水,他們感受到即使是這片荒涼之地也發生了巨變,由於邊境貿易口岸拔地而起,“伊爾克斯坦古道上多了車輛/於是,一座加油站便建在這裡”。這座加油站使得過往的異國他族車輛上的司機,有了一塊溫馨的憩息之地,不僅是加油、加水,還幫旅人泡一碗速食麵,在大雪封門的寒冬,那位柯爾克孜族小伙還彈起庫木孜二弦琴,唱起“美麗的瑪依努爾”的歌聲,想念起自己的愛妻。
該詩的結尾:“加油員保潔工歌唱家翻譯還有經理/‘玉山·衣沙克’是他們的名字/你可能以為小站有好幾位員工/錯了,這裡只有一位柯爾克孜族兄弟!”原來,“他們”其實是一個人,這位加油站經理身兼數職,默默勞作,為過往的車輛加油,也為寂寞的旅人送去溫暖。李培禹在該書的序言裡特意寫明,這裡是“套用”了徐遲先生詩作《撒尼人》中的創意,但是,讀者還是應當為詩人點讚,這個“套用”也是一種創意,是藝術的睿智。它使得玉山·衣沙克這位柯爾克孜族的加油站經理,從一個不知名的孤寂小人物變得高大豐滿了,“他們”其實是“他”,而他的身影也是他們的身影。詩歌的重要特質之一,是其內在的象徵及暗示語言的巧妙運用,由此可產生出人意表的某種“陌生化”效果,且深入地改變現實事物的形狀及特質,所以,這裡完全沒有晦澀的語言,也沒有索然難解的意象,則深刻地表現了詩意之美。
在序言《讀詩·品詩·寫詩》中,李培禹深情回憶起北京二中教師賈作人、趙慶培對他栽培往事,他們用業餘時間向他傳授課本外的文學知識,尤其是趙老師與他談起“宋詩的理趣”,開拓了他的寫詩思路,影響了他以後的詩歌創作風格。劉勰在《文心雕龍》提出“風骨論”,創立了中國古代美學的重要理論思想,認為文學情感的抒發及表現,也就是“風”,必須滲透一種內在的理性力量,亦即“骨”,否則,無論文章或詩歌都會內容空虛,藝術品格也必定會軟弱無力。重溫“風骨論”是有著深刻現實意義的。詩歌中的“理趣”,當然不是宋詩的理學之理,體現的應該是具有時代特點的人生哲理,抒發詩人不為時勢所屈、不為利慾所動的人格精神。這種熱烈的生命意識與情感抒發,正是某種理性精神的內在凝聚力的體現,二者其實是相輔相成的。這其實是詩歌的重要特質之一。

作品評價

該書風格清新、詩意盎然,具有一定的思辨色彩,是一本值得推薦的“身邊書”。(《安康日報》評)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失去:李培禹詩選》
2021年7月
百花文藝出版社
978-7-5306-8116-9

作者簡介

李培禹,作家、詩人,1954年10月31日出生於北京。李培禹是《北京日報》高級編輯,曾任《新聞與寫作》雜誌主編、《北京日報》副刊部主任。現為北京市雜文學會秘書長、北京市東城作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市作家協會會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傳記文學學會理事。他曾五度獲得“中國新聞獎”,首屆全國“孫犁報紙副刊編輯獎”、第八屆“冰心散文獎”獲得者,出版有《總有一條小河在心中流淌》《走進焦裕祿世界》《筆底波瀾》等著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