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砝碼的天平:思想史書寫的尷尬》是2009年4月1日河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寶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失去砝碼的天平:思想史書寫的尷尬
- 出版社:河南大學出版社
- 頁數:260頁
- 開本:32
- 作者:張寶明
- 出版日期:2009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10919401, 7810919407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失去砝碼的天平:思想史書寫的尷尬》內容簡介:人文精神就是批判精神、自由意識、擔當情懷,其核心就是人文關懷。一旦失去人文關懷,那些追名逐利的文人無論其學養多么深厚、知識多么厚重,都可能在頃刻間斯文掃地甚至淪為喪失人格的御用工具。
《失去砝碼的天平:思想史書寫的尷尬》:當代學術文化隨筆
作者簡介
張寶明,安徽蒙城縣人,歷史學博士。主要從事20世紀文學史、思想史研究。出版著作有《多維視野下的研究》、《啟蒙與革命——五四“激進派”的兩難》、《自由神話的終結》、《20世紀:人文思想的全盤反思》、《轉型的陣痛——20中國文學與文化啟蒙論衡》等
圖書目錄
自由的負擔
自由主義的面孔:表情的抑或表意的?
儒家傳統與中國自由主義的前景
——從“中庸”的視角出發
群體比個人更缺德
“知識越多不一定越不反動
歷史學家的天真
思想一定能決定尊嚴嗎?
寒冬心靈中的心靈寒冬
“自尊、自戀、自大”情結下的“思想包辦”
啟蒙遺產:一份領袖時代終結的宣言書
學術良知高於啟蒙本身
我們當前的負擔:針對魯莽的樂觀和輕率的絕望
超越五四
在死亡的歷史廢墟上營造生命的綠洲
時代的心靈痕跡與精神坐標
失去砝碼的天平
超越五四:拒絕“空殼”與“符號”
從啟蒙到革命:五四激起的道德理想之誘惑
問題意識:化解文學史與思想史的緊張
人文音符:思想史行當的天籟之音
“思”與“言”:思想史書寫的尷尬
走向守成:反傳統主義的終結
歷史的迷思
驀然回首:憂鬱的千年改革
“窩”里乾坤:“遙想”邵雍的歷史世界
士人與中國古代的文字獄
激活嚴復:大變動時期的思想讀本
魯迅:缺少祝福的生命個體
“心”與“物”的迷思:近代文化啟蒙與中國古典傳統
曾經滄海難為水:“書生革命家”的悲劇情懷
“英雄”末路:財富之餘的思考
自由主義的面孔:表情的抑或表意的?
儒家傳統與中國自由主義的前景
——從“中庸”的視角出發
群體比個人更缺德
“知識越多不一定越不反動
歷史學家的天真
思想一定能決定尊嚴嗎?
寒冬心靈中的心靈寒冬
“自尊、自戀、自大”情結下的“思想包辦”
啟蒙遺產:一份領袖時代終結的宣言書
學術良知高於啟蒙本身
我們當前的負擔:針對魯莽的樂觀和輕率的絕望
超越五四
在死亡的歷史廢墟上營造生命的綠洲
時代的心靈痕跡與精神坐標
失去砝碼的天平
超越五四:拒絕“空殼”與“符號”
從啟蒙到革命:五四激起的道德理想之誘惑
問題意識:化解文學史與思想史的緊張
人文音符:思想史行當的天籟之音
“思”與“言”:思想史書寫的尷尬
走向守成:反傳統主義的終結
歷史的迷思
驀然回首:憂鬱的千年改革
“窩”里乾坤:“遙想”邵雍的歷史世界
士人與中國古代的文字獄
激活嚴復:大變動時期的思想讀本
魯迅:缺少祝福的生命個體
“心”與“物”的迷思:近代文化啟蒙與中國古典傳統
曾經滄海難為水:“書生革命家”的悲劇情懷
“英雄”末路:財富之餘的思考
文摘
讀者讀到這裡,一定會想到兩點:一是我對“共識”理解偏狹了;二是我又在玩折中的舊把戲。其實不然,筆者不妨把這兩個疑點一併在下文解決。
必須聲明,我是被學術界列為後啟蒙主義者的代言人的。按照我習慣的學術路徑和思想觀點,我這個對啟蒙主義、新啟蒙主義進行無情解構和批判的學者應該是格雷這位後自由主義者的最大認同者和支持者,但是恰恰在對主流或說傳統“意識形態”進行批判(包括自由主義、啟蒙主義)時,我在自我反思中發現了“我批評的就是我自己”的命題。這個思考使得我在以後的寫作中感到,如果沒有前現代、前自由主義、前啟蒙主義,那么所謂的後現代、後自由主義、後啟蒙主義將沒有立足之地。它們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是一枚硬幣的正反,是憂樂圓融的陰陽互補。
這裡,我欣賞“權宜之計”的定性不定型理念。如同民主是一種最不壞的制度一樣,我們對民主是世界上最好的制度的判斷實在難以啟齒。眼下,誰要是宣稱自己的制度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制度,好得不得了,我看那不是在用啟蒙的老路自欺就是在欺人。但是我也絕對不能完全放棄傳統自由主義的理想和企盼。世界上固然沒有最好的、可以共識的制度,我們也不能有用一個吃掉另一個的方法來解決多元的格局,但決不等同於我們不可以去尋求。事實上,我們的文明進程就是一個不斷尋求的過程。能不能接近或實現,與要不要接近和實現是兩回事。我們人類可能永遠不能達成共識,但我們總可以用極限的方式去“儘量”最小化吧。在這個意義上,主流自由主義就是一個“形而上”的理想設計,而後自由主義則是一個“形而下”的訴求。
必須聲明,我是被學術界列為後啟蒙主義者的代言人的。按照我習慣的學術路徑和思想觀點,我這個對啟蒙主義、新啟蒙主義進行無情解構和批判的學者應該是格雷這位後自由主義者的最大認同者和支持者,但是恰恰在對主流或說傳統“意識形態”進行批判(包括自由主義、啟蒙主義)時,我在自我反思中發現了“我批評的就是我自己”的命題。這個思考使得我在以後的寫作中感到,如果沒有前現代、前自由主義、前啟蒙主義,那么所謂的後現代、後自由主義、後啟蒙主義將沒有立足之地。它們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是一枚硬幣的正反,是憂樂圓融的陰陽互補。
這裡,我欣賞“權宜之計”的定性不定型理念。如同民主是一種最不壞的制度一樣,我們對民主是世界上最好的制度的判斷實在難以啟齒。眼下,誰要是宣稱自己的制度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制度,好得不得了,我看那不是在用啟蒙的老路自欺就是在欺人。但是我也絕對不能完全放棄傳統自由主義的理想和企盼。世界上固然沒有最好的、可以共識的制度,我們也不能有用一個吃掉另一個的方法來解決多元的格局,但決不等同於我們不可以去尋求。事實上,我們的文明進程就是一個不斷尋求的過程。能不能接近或實現,與要不要接近和實現是兩回事。我們人類可能永遠不能達成共識,但我們總可以用極限的方式去“儘量”最小化吧。在這個意義上,主流自由主義就是一個“形而上”的理想設計,而後自由主義則是一個“形而下”的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