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霞鄉
- 總人口:6970人
- 人均耕地:0.48畝
- 幅員面積:30.06平方公里
- 車牌代碼:川R
- 電話區號:0817
- 郵政區碼:637396
情況介紹,產業結構調整,基礎設施建設,地理位置,社會事業,精神文明建設,行政區劃,人口數據,
情況介紹
該鄉是以糧油、蠶桑、核桃、生豬生產為主的基地鄉鎮之一。主要糧食物有水稻、小麥、玉米、紅苕等,經濟作物以油菜、花生為主,長效產業以蠶桑、核桃為主,小雜糧以綠豆、豌豆、黃豆為主。2006年全鄉農業總產值1700萬元,糧食年產3580噸,農民人均純收入2300元。
全鄉有衛生院1所,村級衛生站7個,敬老院1所,鄉完國小1所。截至2016年底,家用電腦近44台;2017年6月前全鄉電信光纖全部開通,並建有移動、聯通、電信通訊基站各1座。場鎮建設面積0.5平方公里,居民有500人,集市貿易十分活躍。森林覆蓋率達40%。全鄉基層組織建設健全,共有9個黨支部,到2007年7月有黨員266人
產業結構調整
太霞鄉向以農業為主。多年來,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現糧經比已達5:5,擴大了油菜、花生、蔬菜的種植面積。農業生產上大力推廣先進的栽培技術,產量不斷提高。2004年底,全鄉糧食總產達到2959噸,人平產量457公斤。在不放鬆糧食生產的同時,牧副漁業全面發展,農工商綜合經營。2004年全鄉養蠶1700張,生豬出欄3880頭,山羊出欄11000隻,養殖雞、鴨、鵝16萬隻,塘、堰及攔河養漁600畝,新辦個體私營企業3家,引進外資100萬元,剩餘勞動力大搞勞務輸出,全鄉勞務輸出人數達2000人,勞務收入720萬元。
基礎設施建設
大抓了以水利、公路建設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共有電灌站24級,2004年整治山平塘3處,蓄水池18口,電灌站渠道清淤4公里,耗資30萬元改造了場鎮自來水。新修、維修村、社道路37公里,截至2016年底全鄉水泥硬化路面達96%,
地理位置
南部縣太霞鄉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健康發展。全鄉有初級中學1所,國小9所,其中村小8所,共有教師39人,在校學生630人。2004年進一步鞏固“普九”教育成果,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在校學生鞏固率達98%,國小、國中普及率100%,2004年重點高中上線率創歷史新高。衛生事業有了較大發展。鄉有衛生院1所,村級醫療點7個,共有醫務工作者13人。2004年衛生院進行改革,配強了衛生工作人員,醫療技術也不斷提高,使庫區民眾改變了缺醫少藥的局面。計生工作井然有序。全鄉計畫生育率、綜合節育率、人口出生率均未超出控制範圍,“三結合”幫扶工作落到實處。文化事業進一步加強了基礎設施建設。11月份,安通了縣到鄉的光纖電視網路傳輸,現已有5個村通了光纖電視,村更新了廣播線路11公里,民眾能及時收聽廣播。安全管理工作紮實有力。黨委、政府齊抓共管,措施落實責任到人,無重大事故發生,2004年被縣政府評為安全管理工作先進單位。
精神文明建設
在全鄉範圍內認真開展了“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學習,並開展了“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大討論,使全鄉社會風氣好轉,人人為建設家鄉出力。積極開展“四五”普法,鄉、村幹部普法率達100%,民眾自覺學法、守法。在人民調解工作中積極發揮鄉、村調解組織的作用,把調解工作作為穩定的第一要素,及時化解矛盾,2004年被縣政府評為調解工作先進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