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第十顆大行星

我們現已知道太陽系裡有八大行星。離太陽最近的是水星,由里向外依次是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對太陽系八大行星的認識,有悠久的歷程。古時人們在天空中僅能看到火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這五顆行星。我國古代稱金星為太白,木星為歲星,水星為辰星,火星為熒星,土星為填星或鎮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第十大行星
  • 外文名:planet X
  • 分類:行星
  • 發現者:楊燕萍
  • 平均密度:0.03
在國外,古羅馬神話中各種神的名字成為星的名字,如稱水星為商神麥邱立、火星為戰神瑪爾斯、木星為愛神朱庇特、金星為太陽神阿波羅的先驅和使者。1543年,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創立了“日心說”,讓太陽取代地球坐上了“宇宙中心”的寶座,人們才知道自己居住的地球是太陽系的一顆行星。從此,天文學上有了“太陽系”這個名稱,太陽系的行星也不斷被發現。
1781年,英國天文學家威廉·赫歇耳,發現了天王星;
1846年,英國的來當斯和法國的勒威耶,發現了海王星;
1930年,洛威爾天文台的青年天文工作者湯博,發現了冥王星。
太陽系裡的八顆大行星,它們不但排列得很規則,而且像賽跑運動員在一個場地上比賽,非常有秩序地沿著各自的跑道,一刻不停地朝同一個方向繞著太陽在轉圈子。雖然它們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但從來不爭搶跑道。
由於在冥王星還是行星時就有相關學者爭論第十顆行星是否存在,使得這時我們依然習慣地把那顆未知的天體稱為第十顆大行星。
科學家認為,的八大行星軌道之間是找不到第十大行星的,只有在水星軌道以內,或者到冥王星軌道以外才能找到,前者稱為“水內行星”,後者稱為“冥外行星”。
科學家從上個世紀就努力尋找水內行星。雖然有的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但經不少科學家的檢驗,沒有找到水內行星的身邊去實地觀測,1976年美國專門發射了一艘宇宙飛船在那裡整整尋找了一年,也沒有找到可以證明存在水內行星的痕跡。由此看來,存在水內行星的可能性十分渺茫,甚至可以完全排除了。
科學家尋找冥外行星也做了許多工作。天文學家根據觀測資料計算,認為冥外行星如果存在,可能在離太陽105公里以外的地方,質量約為地球質量的5-10倍。
科學家已用了超大型望遠鏡對準這顆未知行星可能出現的地方,拍攝了數以萬計照片,正希望從這些照片中像砂里淘金似地找到它。此外,美國發射的“先驅者”十號和十一號宇宙探測器,在太陽系邊緣附近作了大量觀測,企圖找到冥外行星。
1987年7月9日,美國“先驅者號”宇宙探測器的主要研究人員稱,太陽系可能存在第十顆大行星,但它的軌道很不尋常,幾乎與其他行星的軌道成直角傾斜,行星的質量比地球大4倍,公轉周期至少需要700年。
太陽系究竟有沒有第十顆大行星?至今說法不一,仍然是一個沒有肯定答案的謎,期待今後的長期觀測回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