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蓬鄉

太蓬鄉

太蓬鄉位於四川營山縣東北部,距縣城50公里,幅員面積26.22平方公里,北鄰儀隴。轄11個村,79個農業合作社,9340人。深丘低山地貌,山林繁茂,果木豐富,土地肥沃,適宜水稻、玉米、紅苕、小麥、油菜、花生、菸葉、藥材等各種糧經作物種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太蓬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四川省營山縣
  • 面積:26.22平方公里
  • 著名景點:太蓬山
旅遊,經濟,文物遺蹟,人口數據,

旅遊

太蓬山——蜀北名山,奇峰羅列,雲繚霧繞,狀如海中蓬萊;山上有正殿、藥樓、古建築、石建築、石刻、摩崖造像等文物古蹟;洞府幽深,松茂林秀;朝拜者,絡繹不絕;旅遊者,接踵而至;清嘉慶年間,發生的“白蓮教會戰”,1933年許世友將軍於此指揮的“營渠戰役”,使名山更具文化底蘊。
乾旱給全鄉人民生產、生活帶來了困難,為了戰勝旱災,現已修山平塘21口,石河堰13處;蓄水池485口,人工井853口,基本解決了生產、生活用水的困難。

經濟

近些年來,全鄉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大大提高,發展了以生豬為龍頭的骨幹產業,人均出欄肉豬1.3頭。同時,大力發展個體經濟,現已辦四家初具規模的酒廠。年勞務輸出2100人次,創收入300萬元,鄉鎮企業收入達340萬元。通訊、交通、“普九”建設已見成效,程控電話村村社社通。

文物遺蹟

鄉內的太蓬山是有名的佛教勝地,海拔落差420米,幅員面積6.56平方公理,氣侯宜人,平均氣溫在15度,獨特的地質地貌造就了奇特的小氣侯,形成低海拔的雲霧,雲海,日出和佛光等氣象景觀。太蓬山地處川東北地區中部,連線“元帥故里”和“三國文化”旅遊線的中心位置,是川北千年佛教聖地,具有完善川東北旅遊結構作用。隋唐以來,太蓬山在《中國歷史地圖冊》上早有此山標記,素稱“蜀北名山”。山中多古蹟幽洞、如景福寺、天子讀書台、朝陽洞、透明岩、舍利塔、花園洞、桃花園、迎客松等。透明岩環壁有摩岩造像56龕,石刻70幅,山洞16個,千姿百態,雕藝精湛。詩文題刻,觸目皆是。洞洞傳奇,一洞一典,想像豐富,妙趣橫生。《安祿山石刻》成為目前我國乃至世界研究貴妃終老之地唯一石刻,是一塊極為珍貴的歷史瑰寶,具有重要的史學意義和研究價值。景福寺是千年佛教聖地,始建於唐昭宗景福年間(公元882年)占地40畝,僧眾雲集,樓閣寺院,屢經廢興。朝山拜佛,絡繹不絕。旅遊者,接蹭而至。朝陽洞,洞高丈余,呈園形,面朝東方,可容數百人,古稱朝陽洞,傳道教祖師李耳在此修煉成功。1933年“營渠戰役”中,曾作為紅九軍彈藥庫和糧倉,洞前有紅九軍政治部造址。還留紅軍戰壕,磨刀石印,紅軍碑文等革命遺蹟。太蓬山集古、雅、幽、奇、趣、峻、禪為一體,既神奇又質樸,是古樸,親和的自然美和人工造物的雕塑美的結合體。山水相依,民間軼聞,神話傳說離奇,千年古剎,互相映襯,形成石刻。宗教、文化、山體三景較突出的特有景觀。其特徵可概括為“古”、“奇”、“秀”。風景資源具有4A級風景名勝區價值,開發潛力巨大,市場前景廣闊。

人口數據

太蓬鄉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8525

4487

4038
家庭戶戶數
2264
家庭戶總人口(總)
8417
家庭戶男
4411
家庭戶女
4006
0-14歲(總)
2083
0-14歲男
1115
0-14歲女
968
15-64歲(總)
5604
15-64歲男
2949
15-64歲女
2655
65歲及以上(總)
838
65歲及以上男
423
65歲及以上女
415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8437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