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詞五首

太白詞·旌旗翻一般指本詞條

《太白詞五首》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作品。作品述寫整個禱神求雨迎送太白山神的全過程。第一首寫求雨前的天象及求雨者的迎神心態;第二首寫迎神求雨時的天象及巫師們的行為;第三首寫迎神降雨前後的情景與人們喜雨的歡樂;第四首寫祈神降雨以後的情景及人們準備送神的盛況;第五首寫禱神求雨應驗,迎送太白山神的心情。五首作品內容上相互呼應,結構渾然一體。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太白詞五首
  • 作品別名:迎送神辭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出處:《蘇軾詩集
  • 文學體裁(一說為
  • 作者:蘇軾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太白詞五首(並敘)1
岐下頻年大旱2,禱於太白山輒應3,故作《迎送神辭》一篇五章。
雷闐闐4,山晝晦5。風振野,神將駕6。載雲罕7,從玉虬8。旱既甚,蹶往救9,道阻修兮10
旌旗翻11,疑有無12。日慘變,神在塗13。飛赤篆14,訴閶闔15。走陰符,行羽檄16,萬靈集兮17
風為幄18,云為蓋。滿堂爛19,神既至。紛醉飽20,錫以雨21。百川溢22,施溝渠23,歌且舞兮。
騎裔裔24,車斑斑25。鼓簫悲,神欲還。轟振凱26,隱林谷。執妖厲,歸獻馘27,千里肅兮28
神之來,悵何晚29。山重複30,路幽遠31。神之去,飄莫追。德未報,民之思,永萬祀兮。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太白詞:擬詞牌名,是蘇軾在陝西鳳翔任通判時,多次參與郡縣太白山禱雨,故以太白為詞牌,作《太白詞》。
  2. 岐下:岐山之下。岐山在今陝西省岐山縣東北。
  3. 太白山:秦嶺主峰,在今陝西省寶雞市境內。輒(zhé):總是,就。
  4. 闐(tián)闐:象聲詞,形容擊鼓、車馬行駛時的大聲音。這裡形容雷聲。
  5. 山:岐山。晝:白天,白晝。晦:暗,陰。
  6. 神:太白山神。
  7. 雲罕:旌旗。
  8. 玉虬(qiú):傳說中的無角龍。《楚辭王逸註:有角曰龍,無角曰虬。
  9. 蹶(jué):竭盡,窮盡。救:制止。
  10. 阻修:阻隔遙遠,兮:啊。
  11. 旌(jīng)旗:旗幟。古代畫有兩龍並在竿頭懸鈴的旗,稱為旌旗。
  12. 疑:好像。有無:指事物的存在或不存在。
  13. 塗:同“途”。
  14. 赤篆(zhuàn):紅色的盤香。
  15. 訴:天空發出的聲音。閶(chāng)闔(hé):西風聲,秋風聲。
  16. 羽檄(xí):古代緊急的軍宰文書。
  17. 萬靈:眾神。
  18. 幄(wò):篷帳,帷帳。
  19. 滿堂:整個場地。爛:光明,明亮。
  20. 紛:眾多。
  21. 錫:賜予。
  22. 百川:眾多的河流。溢:漫。
  23. 施:布滿。
  24. 裔(yì)裔:隊伍絡繹不絕以次漸進。
  25. 斑斑:色彩鮮明。
  26. 轟:成群車子走動的聲音。振:揚起。凱:軍隊得勝的歡歌。
  27. 獻馘(guó):古時出戰殺敵,割取左耳,以獻上論功。馘,被殺者之左耳。一般泛指奏凱報捷。
  28. 肅:肅靜,平安。
  29. 悵:怨悵,怨恨。
  30. 重複:重疊。
  31. 幽遠:幽深曠遠。

白話譯文

岐山地區連年大旱,人們向太白山神祈禱就很靈驗,因此創作《迎送神辭》一篇五章。
雷聲闐闐,岐山在白天裡都是暗的。大風搖動整個原野,太白山神即將駕臨。舉著旌旗,跟隨此龍。旱情已經嚴重了,我們竭盡全力前往制止,可路途阻隔遙遠。
龍旗飄動,好像雲雨不斷變化。太陽突然急劇變暗,太白山神正在路途上走。雲飛得像紅色的盤香繚繞,發出閶闔的西風聲。巫師燒符裝神弄鬼,假裝到陰間去為生人祛災祈福,還擂鳥羽以示緊急傳遞文書,眾神都聚集起來參加接受禱雨祭祀啊!
風作篷帳,雲作遮蓋。整個祈禱場地光大明亮,太白山神已經降臨。眾神陪同太白山神酒醉飯飽,賜予恩雨。眾多河流頓時溢漫起來,布滿了溝溝渠渠,求雨者們載歌載舞以喜雨。
隊伍絡繹不絕以次漸進,車輛呈現著斑駁的色彩。求雨隊伍里的鼓聲和簫聲發出悲壯的聲音,太白山神想返回神宮去。成群車子行進時奏起了得勝的歡樂歌曲,隱隱傳入林木山谷中。拘捕那些作惡的妖魔,返回來奏凱報捷,廣袤的大地上平安無事。
太白山神的降臨,不要說因來得太晚而悔恨。太白山重重疊疊,上山曲徑通幽,深曠無人。太白山神離去,飄忽不定,不可追尋。太白山神之恩德還未酬報,百姓會永世懷念祭祀。

創作背景

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年)十一月,蘇軾赴任陝西鳳翔府通判。蘇軾到任後很重視發展農業生產,可鳳翔府地區連年乾旱。宋仁宗嘉祐七年(1062年)三月七日,蘇軾赴郡縣太白山求雨;三月十九日,又代鳳翔太守宋選作《乞封太白山神狀》;九月九日,詔封太白山神為明應公,重修其廟,蘇軾親往祀之,作“太白山封明應公文”,復作《太白詞五首》。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第一首寫求雨前的天象及求雨者迎神心態。開頭四句,寫求雨前所聽、所見之天象。以“雷”之聲音,以“山”之色彩,以“風”之威勢,渲染了雷雨欲來風滿山之氣氛,烘托出求雨者的一種美好願望,在旱愁中寄太白山神亮出降雨的一種希望。
五、六兩句,寫求雨者的迎神儀式:官員們及其求雨者高揚著旗幟,如“玉虬”般的大隊人馬,浩浩蕩蕩奔赴太白山。“載”字表現了旗幟如林的盛況,“從”字型現了隨從人員的繁多。從上亦不難看出人們對於迎神禱雨的虔誠心態。蘇軾也無法擺脫傳統民俗習慣勢力的成見,自然也是如此。
最後三句,筆鋒一轉,描繪出求雨者迎神的抑鬱心情。面對“旱既甚”的鳳翔諸地,蘇軾仍率領百姓堅定“蹶往救”。心愿是善良的。由於包括蘇軾在內受到當時科學視野的局限,認為自然的主宰是天神、山神,而不是人,所以蘇軾最後不得不發出深長的哀嘆:“道阻修兮。”
此篇先寫祈神求雨前的雷、雲、風的景象,一揚。再寫祈神求雨人行進時隊伍的盛況,又是一揚。最後寫祈神求雨者的心態。旱——救——阻,則是一抑,為以後的寫作留下了承啟的伏筆。
第二首寫迎神求雨時的天象及巫師們的行為。開頭兩句,描寫迎神求雨隊伍聲勢和人們的心態:龍旗飄揚,浩浩蕩蕩的求雨隊伍奔赴太白山。一個“翻”字將求雨隊伍的盛況生動傳達。蘇軾此時頭腦里閃出一個疑念:祈神求雨此事,自古以來,像有像無。所謂“有”,指旱、雨的存在,有“有形、有名、實有”等義。所謂“無”,指旱、雨的不存在,有“無形、無名、虛無”等義。作為宋代的地方官員,蘇軾尚有如此的辯證唯物觀,以老子的“有無相生,難易相成”的宇宙觀來對待祈神求雨一事,殊屬難能可貴。
三、四句,寫蘇軾視天象而產生的臆念:因為‘舊滲變”,所以“神在塗”。“慘”字一出,渲染了神的迅速趕路的急迫心境。
五、六句,寫天象巨變,臆念益深。只因雲飛如“赤篆”香菸繚繞,一種被視為巫風的西風、秋風發出閶闔的聲音。前面六句都寫天象是實,寫人的臆念是虛,虛實相生,構成該詞意境,也為最後三句作了鋪墊,顯示著迎神求雨的時機成熟了。
最後三句就寫巫師出馬,眾神附從。燒符跪拜,裝神弄鬼,頭插羽毛,急速行動,去到陰間,傳遞文書,祛災祈福。這等神聖、威嚴的形式,用科學的觀點來看待,自然也是可笑的。
此篇描寫了烏雲蔽日“走陰符”,巫師求雨的場景。蘇軾寫祈神求雨是寫實的,希望能求雨成功,解救百姓的苦難,這種產生的臆念是唯心的。
第三首寫迎神降雨前後的情景與人們喜雨的歡樂。開頭兩句,以比擬手法,幽默生動地描繪了迎神求雨場面與氣氛:“風為幄,云為蓋”,天空曠遠,風起雲湧,如同篷帳之類籠蓋著大地,這給求雨者一種良好的預兆。這種渲染之筆,為第三、四句寫迎神求雨的人和降雨的神作了心理上的鋪墊:在“滿堂爛”的美好氛圍下,迎來了太白山神的到來。禱神官員及百姓眼前閃亮希望,而神也得到了“滿堂兮美人”,“爛昭昭兮未央”(《楚辭》)的愉悅。
五、六句,將迎神求雨氣氛升高了一層:眾神陪同太白山神痛飲,紛紛“醉飽”,而後“錫以雨”。連蘇軾在內都堅信神有如此降天的本事,自然五體投地。
最後三句,寫迎神降雨進入了高潮。“油雲蔚興,化為大雨。”鳳翔地區的“百川溢”,岐下終於“施溝渠”,大地復甦。面對這種禱雨應驗的場景,百姓放聲高歌、手舞足蹈。
由於一次偶然的求雨應驗,竟讓蘇軾深信不疑地說看見了“神既至”,因而詞興大發。寫山神紛紛醉飽,寫百姓載歌載舞,可謂虛實相生。
第四首寫祈神降雨以後的情景及人們準備送神的盛況。第一、二句寫送神隊伍的浩大聲勢,“騎裔裔”,車水馬絡繹不絕。“車斑斑”,車騎成行,明亮斑駁。
第三、四句,寫送神盛況,“鼓簫悲”,鼓瑟齊鳴,簫笳悲壯。太白山神,得勝回宮。
第五、六句,寫送神隊伍的浩大和路線。“轟振凱”,群車行進,其聲如轟轟然,揚起樂聲,隱人山林,一片壯觀景象。
最後三句,寫太白山神的神功與美好的結局。“執妖厲”,讓旱魔“妖厲”早日離開鳳翔地區。求雨隊伍奏凱報捷,“千里”之地莊稼有望。文字上歌頌太白山神之功德,事實上告白自己愛民恤民、抗旱救災的赤子仁心。
至此,整個迎神求雨過程宣告結束。隨著天象、求神的官員和百姓們隊伍的變化,突出敘述了神將駕——神在途——神既至——神欲還迎神的全過程,進而推出了蘇軾心目中的美好結局以及美好願望。
第五首寫禱神求雨應驗,迎送太白山神的一種心態。前兩句先是慰謝之辭。太白山神來到這裡,不要說因來得太晚而悔恨,來得正是時候。蘇軾用一句“悵何晚”的反詰句,更加突出蘇軾對山神的感戴之情。
第三、四句,寫對太白山神的祝福,山神你好好地走,“山重複,路幽遠”,一路艱辛,多加保重。進一步反映了蘇軾對山神的虔誠之心。
第五、六句,奉勸崇拜者、祭祀者們:“神之去”,你們“莫追”。今日你不驚憂,日後山神會有求必應,你能安居樂業,歲末定將豐收。
最後三句,集中反映了蘇軾的有神論世界觀。蘇軾站在與山神對話的角度說:“德未報”,是憾事,“民之思”,是本情,百姓將“永萬祀兮”,還將立壇宇,朝暮敬祀,永世不忘。
全篇雖然寫整個禱神求雨迎送太白山神的全過程,但也集中反映了蘇軾複雜的世界觀。兼濟天下的愛民思想,拯救旱情的禱神意圖,有德必報的祀神觀念,都非常巧妙地統一於一身。只因蘇軾受到時代的局限性,其所敘所傳神靈內容是不可取的。

名家點評

王文誥:此五章,從《有駜》化出,曉嵐謂仿漢《郊祀》諸歌之作。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宋仁宗年號,1056~1063)進士。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後因作詩諷刺新法而下御史獄,貶黃州。宋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穎州,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諡文忠。學識淵博,喜獎勵後進。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縱橫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並稱“蘇辛”。 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