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歲紀年創製之初是為反映歲星逐年所在天空方位,由於“超辰”的存在,以之紀年積累至八十多年就與天象的實際不相符合了。於是古人乾脆就用六十甲子的乾支紀年了,這反映了中國古代紀年法由天象觀測到抽象符號的歷程,這一歷程與生肖紀年有何關係,至今仍有待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歲紀年法
- 外文名:Traditional law
詳解,相關信息,
詳解
規則同太歲的方位保持著固定的對應關係。這種對應關係,在當時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套用。因此,太歲紀年法中歲星所在的星宿的組合,是不宜隨便取捨和更改的。本文在前邊已經指出,睡虎地<日書>“官”篇所記十二個月份的星宿組合,在當時也是一種使用普遍、影響廣泛的系統。“官”篇與太歲紀年法既然有六個相同月份的星宿存在差異,這也說明,“官”篇中的星宿組合與太歲紀年法中的歲星所在不是一回事。
另外,由於太歲紀年法中的歲星所在不是出自對天象的實際觀測,而是出自人為的規定,這也決定了“官”篇的星宿分組與太歲紀年法中歲星所在的差異不是由觀測誤差所引起的,而是因為它們原本就屬於性質互不相同的兩個系統。
相關信息
認為《日書》“除”篇所記星宿與當時的日躔位置有關的觀點,其主要依據是,“除”篇十二個月份與星宿的對應關係,同《呂氏春秋·十二紀》所記十二個月的日躔星宿十分相近。
<呂氏春秋>是戰國晚期成書的秦國文獻,其“十二紀”所記載的一年十二個月的日躔位置,如“表三”所示。將“表三”與“除”篇各月的星宿相對照,可以看出,兩者相同月份的星宿絕大多數是相同的。另外,兩者所記星宿都只與月份相對應,而不涉及具體年份。據此,人們有理由相信,它們的性質是相同的,即“除”篇所記十二個月份的星宿就是當時一年十二個月的日躔位置。
古人有所謂十二辰的概念,就是把黃道附近一周天的十二等分由東向西配以子醜寅卯等十二辰,其安排的方向正好和十二次相反。
二者對照如下表:
十二次 十二辰
1.星紀 醜
2.玄枵 子
3.諏訾 亥
4.降婁 戌
5.大梁 酉
6.實沈 申
7.鶉首 未
8.鶉火 午
9.鶉尾 巳
10.壽星 辰
11.大火 卯
12.析木 寅
歲星由西向東的運行,和人們所熟悉的十二辰的方向正好相反,所以歲星紀年法在實際生活中套用起來很不方便。為此,古代的天文學家便構想出一個假歲星叫“太歲”,讓它和真歲星“背道而馳,這樣就和十二辰的方向順序相一致,並用它來紀年。太歲是《漢書·天文志》的叫法,《史記·天官書》叫歲陰,《淮南子·天文訓》叫太陰。根據《漢書·天文志》記載的戰國時天象記錄,某年歲星在星紀,太歲便運行到析木(寅),這一年就是“太歲在寅”,第二年歲星運行到玄枵,太歲便運行到大火(卯),這一年就是“太歲在卯”
此外古人還為“太歲在寅”、“太歲在卯”等12個年份取了專門名稱,如攝提格、單閼等,對應如下表:
太歲年名 太歲位置 歲星位置
攝提格 寅(析木) 星紀(醜)
單閼 卯(大火) 玄枵(子)
執徐 辰(壽星) 諏訾(亥)
大荒落 巳(鶉尾) 降婁(戌)
敦牂 午(鶉火) 大梁(酉)
協洽 未(鶉首) 實沈(申)
涒灘 申(實沈) 鶉首(未)
作噩 酉(大梁) 鶉火(午)
閹茂 戌(降婁) 鶉尾(巳)
大淵獻 亥(諏訾) 壽星(辰)
困敦 子(玄枵) 大火(卯)
赤奮若 醜(星紀) 析木(寅)
單閼音chan2 yan1, 執徐音zhi2 chu2 牂音zang1 涒音tun1
屈原《離騷》中有“攝提貞於孟陬兮,唯庚寅吾以降”。一般認為這裡的攝提是太歲年名里的攝提格,孟陬指夏曆正月建寅之月;庚寅是生日的乾支。所以屈原正好生於“寅年寅月寅日”。
但要注意,這裡的寅年不是乾支紀年裡的“寅”年,而是指太歲在寅(析木)之年。
大概在西漢年間,曆法家又取了閼逢、旃蒙等十外名稱,叫做歲陽,依次和上述十二個太歲年名相配,方法同六十甲子相同,組成六十個年名,以閼逢攝提格為第一年,旃蒙單閼為第二年。六十年周而復始。這種紀年法自西漢太初元年就開始使用了。
《爾雅》記載十個歲陽和十乾對應,列表如下:
歲陽 十乾
閼逢 甲
旃蒙 乙
柔兆 丙
強圉 丁
著雍 戊
屠維 己
上章 庚
重光 辛
玄黓 壬
昭陽 癸
旃音zhan1 黓音yi4
太歲與十二辰的對應如下:
太歲年名 十二辰
攝提格 寅
單閼 卯
執徐 辰
大荒落 巳
敦牂 午
協洽 未
涒灘 申
作噩 酉
閹茂 戌
大淵獻 亥
困敦 子
赤奮若 醜
有時這些年名可用乾支來表示,閼逢攝提格為甲寅年,旃蒙單閼為已卯年。創製這些名字是為了表示歲星逐年所在方位的,但後來發現歲星並不是每年整走一個星次,所以就廢而不用,而改用乾支紀年了。但後人還有用這些古年名的,是根據當年的乾支來對照的,已經失去了這些年名的本來意義了。如司馬光《資治通鑑》176卷《陳紀》十下註:“起閼蒙執徐,盡著雍涒灘,凡五年”,這是說從甲辰到戊申共五年。
c.乾支紀年法
乾支紀年以六十甲子周而復始,據說最早套用於西漢,到了東漢元和二年(85年),朝廷下令在全國範圍內推行乾支紀年,一直到今天仍在使用。有些史書記載西漢以前的乾支紀年,是後人推算出來的
1.星紀 醜
2.玄枵 子
3.諏訾 亥
4.降婁 戌
5.大梁 酉
6.實沈 申
7.鶉首 未
8.鶉火 午
9.鶉尾 巳
10.壽星 辰
11.大火 卯
12.析木 寅
歲星由西向東的運行,和人們所熟悉的十二辰的方向正好相反,所以歲星紀年法在實際生活中套用起來很不方便。為此,古代的天文學家便構想出一個假歲星叫“太歲”,讓它和真歲星“背道而馳,這樣就和十二辰的方向順序相一致,並用它來紀年。太歲是《漢書·天文志》的叫法,《史記·天官書》叫歲陰,《淮南子·天文訓》叫太陰。根據《漢書·天文志》記載的戰國時天象記錄,某年歲星在星紀,太歲便運行到析木(寅),這一年就是“太歲在寅”,第二年歲星運行到玄枵,太歲便運行到大火(卯),這一年就是“太歲在卯”
此外古人還為“太歲在寅”、“太歲在卯”等12個年份取了專門名稱,如攝提格、單閼等,對應如下表:
太歲年名 太歲位置 歲星位置
攝提格 寅(析木) 星紀(醜)
單閼 卯(大火) 玄枵(子)
執徐 辰(壽星) 諏訾(亥)
大荒落 巳(鶉尾) 降婁(戌)
敦牂 午(鶉火) 大梁(酉)
協洽 未(鶉首) 實沈(申)
涒灘 申(實沈) 鶉首(未)
作噩 酉(大梁) 鶉火(午)
閹茂 戌(降婁) 鶉尾(巳)
大淵獻 亥(諏訾) 壽星(辰)
困敦 子(玄枵) 大火(卯)
赤奮若 醜(星紀) 析木(寅)
單閼音chan2 yan1, 執徐音zhi2 chu2 牂音zang1 涒音tun1
屈原《離騷》中有“攝提貞於孟陬兮,唯庚寅吾以降”。一般認為這裡的攝提是太歲年名里的攝提格,孟陬指夏曆正月建寅之月;庚寅是生日的乾支。所以屈原正好生於“寅年寅月寅日”。
但要注意,這裡的寅年不是乾支紀年裡的“寅”年,而是指太歲在寅(析木)之年。
大概在西漢年間,曆法家又取了閼逢、旃蒙等十外名稱,叫做歲陽,依次和上述十二個太歲年名相配,方法同六十甲子相同,組成六十個年名,以閼逢攝提格為第一年,旃蒙單閼為第二年。六十年周而復始。這種紀年法自西漢太初元年就開始使用了。
《爾雅》記載十個歲陽和十乾對應,列表如下:
歲陽 十乾
閼逢 甲
旃蒙 乙
柔兆 丙
強圉 丁
著雍 戊
屠維 己
上章 庚
重光 辛
玄黓 壬
昭陽 癸
旃音zhan1 黓音yi4
太歲與十二辰的對應如下:
太歲年名 十二辰
攝提格 寅
單閼 卯
執徐 辰
大荒落 巳
敦牂 午
協洽 未
涒灘 申
作噩 酉
閹茂 戌
大淵獻 亥
困敦 子
赤奮若 醜
有時這些年名可用乾支來表示,閼逢攝提格為甲寅年,旃蒙單閼為已卯年。創製這些名字是為了表示歲星逐年所在方位的,但後來發現歲星並不是每年整走一個星次,所以就廢而不用,而改用乾支紀年了。但後人還有用這些古年名的,是根據當年的乾支來對照的,已經失去了這些年名的本來意義了。如司馬光《資治通鑑》176卷《陳紀》十下註:“起閼蒙執徐,盡著雍涒灘,凡五年”,這是說從甲辰到戊申共五年。
c.乾支紀年法
乾支紀年以六十甲子周而復始,據說最早套用於西漢,到了東漢元和二年(85年),朝廷下令在全國範圍內推行乾支紀年,一直到今天仍在使用。有些史書記載西漢以前的乾支紀年,是後人推算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