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十二拍

太極十二拍

《太極十二拍》是太極保健操的一種,來源於《用式太極導引保健功》的輔助功,屬於全身性調理運動。通過雙手在全身各部位依次地拍打,並憑藉拍打法振動肌膚、筋骨、臟腑和神經。拍打的目的是導引氣血,因此須要全神貫註:拍打到哪兒意氣隨之到哪兒;並要輕重相兼,緩急相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極十二拍》
  • 隸屬:太極保健操
  • 定義:全身性調理運動
  • 方式:借拍打法振動肌膚、筋骨
方法,準備,招式,

方法

本法共十二節,每節拍打均為36次。雙掌在擊拍時,一定要掌心正對擊打勞宮穴。拍打時要全神貫注,拍打到哪裡意念隨到哪裡。拍打要用脆勁,不要用拙勁。要輕重相兼,緩急相輔,要以肩帶動手,即以肩為“根”、以臂為“枝”、以手為“梢”。拍打的強度包括膝蓋彎曲度和身體擺幅度,視體質而定,循序漸進。
勞宮穴:在手掌心,當第2、3掌骨之間偏於第3掌骨,握拳屈指時中指尖處。一說在握拳屈指時無名指尖處。
拍打法簡單易學,以太極拳為中架,以氣功的行氣為基礎,拍打經絡、穴位使氣血暢通,從而感到全身輕鬆,雙腿有力,行走如風。老年朋友合群一起參加,那更是能進入最佳狀態,從而達到強身健體之目的。

準備

兩腳平行站立與肩同寬,膝蓋彎曲稍超過腳尖,高血壓內八字,低血壓外八字。膝蓋彎曲度視體質強弱而定,可高位也可低位,振動的幅度可強可弱,均以身體可行度而定。
馬步樁:頭頂虛懸、雙目垂簾、舌頂上齶、面帶微笑、含胸拔背、沉肩墜肘、虛腋開跨、舒指松腕、尾閭中正、寬胸實腹、順臀溜胯。

招式

第一節 震撼大地 拍地
雙手朝下,彎腰微屈膝,頭略低,目視地面擊掌,以肩部帶動前臂,兩掌相對而擊,擊打的聲音波及大地,使大地的回聲波波及自己,回聲的音波稱之為信息反饋,也就是地球的氣息波從腿達到全身。切忌仰頭,以免氣血在頸部不得疏通,使得腦部供血不足,頭低下則氣順,骨髓之氣血補充大腦。共拍打36次。
第二節 震撼自己 拍“人”
身體直立,兩腳開立與肩同寬。雙手掌相對,十指朝上,雙手在胸前膻中穴前合十擊掌(又稱打開心門)36次。擊掌時雙腿同頻彎曲振動,擊掌與屈膝同步。結束後雙手自然落下。
膻中穴:位於胸部正中線上,平第4肋間,兩乳頭連線的中點。
第三節 震撼宇宙 拍“天”
身體直立,兩腳開立與肩同寬。雙臂高舉過頭,雙手指朝上,勞宮相對,在頭頂百會穴頂上成環狀擊掌。高血壓者在頭前擊掌。然後雙手緩慢分開,注意兩臂分開,距離不得超過肩寬。擊掌同時頂胯。勞宮相對共拍打36次。
擊掌時,環狀的音波直達宇宙,再從高天下來的信息波反饋到你的自身,一來一往信息互換,從宇宙來的能量進入你的體內,雙臂成環,猶如光圈,形成一個輝光照射,隨著身體強壯光度也在增強。
百會穴:位置在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聯線的交點處。
頂跨:身體後仰,雙腿曲膝,一腿一步之距腳尖向前固定好,由膝蓋向上登直的瞬間爆發力傳給胯根的前頂。
教學視頻中,此節稱為“震撼百會”。
第四節 拍心拍肺 拍心、肺
身體直立,兩腳開立與肩同寬,雙手手指斜向上拍打雙乳上部36次。擊掌時雙腿同頻彎曲振動,擊掌與屈膝同步。結束後雙手自然落下。
此節可使肺部得到治療。如肺氣腫、肺結核、氣喘、氣管炎、咽炎、食道炎等。可使肺葉氣血流通,並能容納更多的氧氣,對心臟更是有奇特的療效。如二間半狹窄、房顫、早博、心缺血、冠心病、心包疾病等,對胸膜炎、乳腺增生等都能得到相應的療效。
第五節 肝膽脾胃 拍肝、膽、脾、胰
身體直立,兩腳開立與肩同寬,雙手拍打季肋區36次。右手在肝、膽部位,左手在胰、脾、胃部位,手指相對,勞宮向內同時拍打。雙腿同頻彎曲振動,擊掌與屈膝同步。結束後雙手自然落下。
此節可治療肝膽疾病如肝硬化、肝腫大、A肝、B肝、肝炎、膽結石、膽管狹窄、膽囊炎等。對脾腫大、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萎縮性胃炎、賁門、幽門、胰腺、隔肌、胃漲、胃消化不良、胃酸、胃熱、梅核氣有很好的療效。
季肋區:即短肋骨,位於胸部兩側的第十一、第十二肋的軟骨。亦稱"季脅"“軟肋”、“橛肋”。
第六節 重拍小腹 拍小腹
身體直立,兩腳開立與肩同寬。雙手放在小腹兩邊,手指向下,用力拍打下腹肚臍兩側的天樞穴,比前幾節均要加重拍打力度。雙腿同頻彎曲振動,擊掌與屈膝同步。拍打36次。
對小腸、大腸、盲腸、橫結腸、降結腸、腸梗阻、腸粘連、男科、女科、各種腫瘤起康復作用。肥胖者減肥,體瘦者增胖對胃下垂、腎下垂均能得到調理,可使彈力增強,對腹肌腹膜起到相應的調整。
天樞穴:對齊肚臍各向左右三指寬處 。
第七節 重拍環跳 拍環跳
身體直立,雙手背於腰後,雙手掌對準臀部兩側的環跳穴用力拍打。拍打時配合兩腿蹲站動作,眼平視。勞宮相對共拍打36次。
可調理腰腿疼、半身癱瘓、腦出血、腦血栓、坐骨神經疼,對臀下神經、臀下皮神經有療效,可使老年臀部萎縮的肌肉重新豐滿,使肌肉發達有彈性,對下肢癱瘓、髖關節及周圍軟組織、臀下坐骨神經及皮下坐骨神經均有上好的療效。
環跳穴:側臥屈股,股骨大轉子最凸點與骶管裂孔連線的外1/3與中1/3交點處。
第八節 膝蓋上面 拍膝蓋上邊
兩膝微屈,雙臂自然垂於胯下,然後雙手虎口分開,拍打膝蓋上緣。拍打時配合蹲站動作,掌心打在膝蓋上偏外的伏兔、陰谷穴位,拇指在內側血海穴,指尖在犢鼻穴。拍打36次。
此節可調理腿疼麻木、風濕腫疼、上下肢癱瘓、胃疼乳癰、嘴歪眼邪對腿神經、股前皮神經和外側皮神經、血管骨外側動、靜脈分支、旋骨外側降支神經,有較好的效果。
伏兔穴:在大腿前面,當髂前上棘與髕骨外側端的連線上,髂骨上6寸。
陰谷穴:位於人體的大腿內側,膝蓋關節內側5厘米左右上方的穴道。
血海穴: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屈膝取穴。
犢鼻穴:屈膝,在膝部,髕骨與髕韌帶外側凹陷中。
教學視頻中,此節稱為“拍打膝蓋”。
第九節 膝蓋外面 拍膝蓋外側
兩膝微屈,雙臂自然下垂,用掌心拍打膝蓋外側的足三里、陽陵泉等穴位及稍下方小腿部位,配合兩腿蹲站動作,拍打36次。
此節可治療膝腫疼、筋攣急、小腿麻木、偏癱、膽道疾病、腰腿酸疼、眩暈、吞酸,對胸下肢外側疾病、嘴歪臉邪、口鼻眼耳及腰骶骨神經、脊髓神經、腰至骶骨節及腓神經均有效果。
足三里:位於外膝眼下四橫指、在腓骨與脛骨之間,由脛骨旁量1橫指。
陽陵泉:在小腿外側,當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
教學視頻中,此節稱為“重拍足三里”。
第十節 膝蓋內面 拍膝蓋內側
將膝蓋微曲,用掌心拍打膝蓋內側平面處的陰陵泉及稍下方小腿部位,配合兩腿蹲站動作,共拍打36次。
拍打穴位拍打穴位
此處有陰陵泉、曲泉、陰谷、血海、內膝眼等穴對膝疼、膝關節周圍軟組織、疝氣、陽萎、遺精、前列腺炎、小便澀疼、月經不調、蕁麻疹、神經性皮炎、股內側疼、腹疼、腹瀉等有良好效果。
陰陵泉:位於人體的小腿內側,膝下脛骨內側凹陷中,與足三里相對 。
曲泉:膝內側部,屈膝內側橫紋端,當股骨內上踝後緣,半腱肌、半膜肌止端前緣凹陷處。
陰谷:在膕窩內側,屈膝時,當半腱肌肌腱與半膜肌肌腱之間。
內膝眼:在髕韌帶內側凹陷處。
第十一節 丹田八髎 拍丹田、八髎
身體直立,兩腳開立與肩同寬。雙臂分別置於身體一前一後,前邊拍打臍下小腹處的丹田穴,後邊是腰陽關下的八髎穴。左手先拍打丹田,右手拍打八髎穴,然後交替拍打,身體隨之轉動,拍打時配合兩腿蹲站動作。左右交替拍打為一次共拍打36次。
這裡有腰奇穴、腰俞、陽關、陰交、氣海、石門、關元、中極、氣穴、大赫等穴,對腰漲水腫、小便不利、婦科、月經不調、疼經、白帶、盆腔炎、臍周圍疼、疝氣、陽萎、尿失禁、尿瀦留、腹瀉疾病有神奇的效果。
丹田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下3寸。從肚臍到恥骨上方畫一線,將此線五等分,從肚臍往下五分之三處,即是此穴。
八髎穴: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各一對,所以叫做“八髎”,分別在第一、二、三、四骶後孔中。
第十二節 拍肩拍胯
身體直立,甩動雙臂用一手手掌拍打肩部,同時用另一支手從背後拍打,兩手交替拍打。拍打時身體稍後仰,雙臂儘量伸展,打肩時手掌力求打到肩膀上邊,打胯力求將手背打在八髎穴的兩邊大胯上,同時配合兩腿蹲站動作。這裡有肩井、巨骨、肩髎、雲門、中府、腰俞穴等。左右交替拍打為一次。共拍打36次。
此節對頸椎、手不能舉、麻木、腰脊疼痛、腰骶疼、痔疾、下肢痛、坐骨神經、臀下神經、股骨頭壞死、缺血、神經癱瘓等均有好的效應。心臟病人多有肩周炎,故拍肩相應調整了心臟,對頸椎骨質增生、頸神經灰質等均有緩解的作用。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