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明區區境西部,小車河的出口處,有一座太慈古橋,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古老相傳,太慈古橋原名太子橋,又叫楊公橋,是明代弘治十八年(公元1506年)太監楊賢籌建的,位於太子街與花溪大道之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慈古橋
- 高:15米
- 寬:4米
- 長:21米
建築特色,歷史,
建築特色
橫跨小車河下游,結構為單孔石橋。
歷史
太慈古橋至今保存完好,是貴陽今存保存舊貌歷史最久的古橋之一。據傳,太慈古橋之名與建文皇帝有關。1398年建文帝繼位,1402年其叔燕王朱棣起兵攻入京城,城破後建文帝換僧裝出逃流落西南。民間傳聞初建太慈橋時,有個僧人經過,為建橋解決疑難,後人得知是建文帝後,為感念他,故以“太子”為名,將橋起名“太子橋”。後為掩蔽建文行蹤,故意將其訛傳為“太慈橋”,沿襲至今。早在明代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在遊記中就有記載,並提出疑問:“然何以‘太子’雲也”?因弘治建橋離建文時已有一百年,加上建文並非“太子”,應為“皇太孫”,可見流傳不足為信,只是反映百姓的美好願望而已。
1508年,王陽明因被貶至貴州龍場(今修文縣)任驛承,次年受貴州提學副使席書之聘,到貴陽講學時,曾遊覽小車河,並寫下“太子橋”一詩:“乍寒乍曖早春天,隨意尋芳到水邊,樹里芳亭藏小景,竹間石溜引清泉,汀花照日猶含雨,岸柳垂陰漸滿川,欲把橋名尋野老,淒涼空說建文年。”該詩把500年前貴陽小車河的自然風光躍然紙上。由於王陽明被貶貴州,建文帝流落邊荒,相同的遭遇使王陽明在心靈上產生了共鳴,所以才唱出:“淒涼空說建文年”的心聲。
在太慈古橋的側邊,有一座修建於1955年的公路橋,橋長22.5米,寬4米,鋼筋混凝土結構。該橋橫跨於小車河的下游,位於花溪大道上。因新橋與老橋相鄰,故人們均以“太慈橋”統而稱之。1985年該橋擴建,擴建後橋長30米,寬36米,斜交鋼筋混凝土結構,橋身寬敝,可載重40噸的車輛來往。新擴建的太慈橋是貴陽通往花溪、磊莊、青岩、惠水、紫雲、羅甸的主要橋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