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綠龜,體重在150公斤左右,幼龜不及它的百分之一。幼龜一般在四五月間離巢而出,爭先恐後爬向大海。只是從龜巢到大海需要經過一段不短的沙灘,稍不留心便可能成為海鷗等食肉鳥的食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太平洋綠龜
- 拉丁學名:Lepidochelys olivacea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爬行綱
- 目:龜鱉目
- 亞目:潛頸龜亞目
- 科:海龜科
- 分布區域:分布於太平洋的溫水水域。
- 屬性: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食物:魚類、海藻類、甲殼類
形態特徵,食物,繁殖,經濟價值,品種,描寫文章,
形態特徵
雄性背甲長94~168mm,寬63.2~105mm;雌性背甲長73.1~170mm,寬52~116.5mm。頭中等大小,頭寬約為背甲寬的1/4~1/3;頭頂前部平滑,後部被以多邊形的細粒狀小鱗;吻短,端部略微超出下顎,並向內側下方斜切;上喙邊緣平直或中間部微凹;鼓膜明顯。背甲較平扁。有3條縱棱,雄性成體棱弱。頸盾小,略呈梯形,後緣較寬;椎盾5枚,第一枚五邊形,寬長相等或長略大於寬,第二至第四枚六邊形,寬大於長;肋盾4枚,較之相鄰椎盾略寬或等寬;緣盾11對;臀盾1對,呈矩形。背甲盾片常有分裂或畸型,致使盾片數超過正常數目。甲橋明顯,具腋盾和胯盾,腋盾的大小變異殊大。腹甲平坦,幾與背甲等長,前緣平截略向上翹,後緣缺刻較深,前寬後窄;雄性腹甲的後中部略凹;喉盾近三角形;肱盾外緣較長,似呈楔形;腹盾縫>股盾縫>胸盾縫>喉盾縫>肛盾縫>肱盾縫。四肢略扁平。前臂及掌跖部有橫列大鱗;指、趾間均全蹼,具爪,尾較短小。
頭骨有一骨質顴弓;方軛骨與眶後骨,軛骨相切接;頂骨前緣平截,後端延伸至上枕骨末端;上枕骨脊後部略為上翹;鱗骨後部成銳角。上顎咀嚼面中等,無中央嵴。骨質內鼻孔位於眼眶後半部的同一平面上。下顎左右齒骨間的交角小於90度;冠狀骨與下顎長之比為1:2.8。椎板8枚,略呈六邊形,有的幾呈矩形;肋板8對;緣板11對。腹甲與背甲以骨縫連線,甲橋弱。有較發達的腋柱和胯柱,向上仲達肋板外緣;肱胸盾縫橫切於內腹板後部1/4或更少。生活時,背甲棕褐色,雄性幾近黑色。腹甲及甲橋棕黃色,雄性色深。每一盾片均有黑褐色大斑塊,有時腹甲幾乎全被黑褐色斑塊所占,僅在縫線處呈現棕黃色。頭部橄欖色或黑褐色;頭側及咽喉部有暗色鑲邊的黃紋及黃斑,並向後延伸至頸部,雄性不明顯。四肢灰褐色。雄龜有異臭。染色體數2n=52。
食物
是以魚類、海藻、甲殼類、頭足類軟體動物為食的。
繁殖
每年6~9月,海龜灣便有成群綠海龜回遊來此,上岸產卵。每當夜深人靜,雌龜便慢慢地爬上沙灘,在不被水淹的高潮線上,找到合適地點,挖出一個寬大的坑,才開始產卵,每次產卵50~200多枚(圖2)。產完用沙土覆蓋,龜卵在溫暖潮濕的沙灘里自然孵化,經過49~60天,幼海龜例破殼鑽出,爬入大海。保護區工作人員幫助幼龜回歸大海(圖3),海龜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也是國際上重點保護動物。
經濟價值
海龜的經濟價值很高,龜肉鮮美、營養豐富,龜板、血及膽汁均入藥,現被列為抗癌食品之一,開發前景十分廣闊,而且價格昂貴。
品種
1、青龍戲水:龜的頭部、四足、背甲、腹甲、尾部都長有綠毛。
2、五子奪魁:龜的頭部、四足、背甲、腹甲長有綠毛,雖比青龍戲水略差一籌,但仍屬罕見,活的珍寶,極為名貴。
3、牡丹頭:僅龜的頭頂部長有綠毛,為名貴品種。
4、天地纓:龜的背甲、腹甲長有綠毛,在水中,似一團綠絨球。
5、天纓:龜的背甲上長有綠毛。
6、雙纓:龜的兩隻前足或後足長有綠毛。
7、三點纓:龜的三隻足上長有綠毛。
8、器纓:四隻足上長有綠毛。
9、呂纓:龜的頭、尾長有綠毛。
10、品纓:龜的頭部和兩隻前足長有綠毛。
11、鬍子纓:臉頰或上下頜長有綠毛,一般不多見。
描寫文章
我和七個同伴及一個生物學家嚮導,結隊來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島旅遊。在這個海島上,有許多太平洋綠龜用來孵化小龜的巢穴,我們去那裡旅遊的一個目的是,想實地觀察一下幼龜是怎樣離巢進入大海的。
那天我們上島時,已近黃昏,我們很快就發現一隻大龜巢。突然,一隻幼龜率先把頭探出龜巢,卻又欲出又止,似乎在偵察外面是否安全。正當幼龜躊躇不前時,一隻嘲鶇突然而來,它用尖嘴啄幼龜的頭,企圖把它拉到沙灘上去。
我和同伴緊張地看著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問嚮導:“你得想想辦法啊?選”嚮導卻若無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
嚮導的冷淡,招來了同伴們一片“不能見死不救”的呼喚。嚮導極不情願地抱起小龜,把它引向大海,那隻嘲鶇眼見著到手的美食給抱走,只能頹喪地飛走了。
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事卻使大家極為震驚。嚮導抱走幼龜不久,成群成群的幼龜從巢口魚貫而出。現實很快使我們明白:我們原來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那隻先出來的幼龜,原來是龜群“偵察兵”,一旦遇到危險,它便會返回龜巢。那隻幼龜被嚮導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龜得到錯誤信息,以為外面很安全,於是爭先恐後地結伴而行。
黃昏的海島,陽光仍很明媚。從龜巢到海邊的一大段沙灘,無遮無擋,成百上千的幼龜結群而出,很快引來許多食肉鳥,它們確實可以飽餐一頓了。
“天啊? ”我聽到同伴說:“看我們做了些什麼? ”
這時,數十隻幼龜已成了嘲鶇、海鷗、鰹鳥的口中之食,我們的嚮導趕緊脫下頭上的棒球帽,迅速抓起十數隻幼龜,放進帽中,向海邊奔去。我們也學著他的樣子,氣喘吁吁地來回奔跑,算是對自己過錯的一種補救吧。
不一會兒,數十隻食肉鳥已吃得飽飽的,發出歡樂的叫聲,響徹雲霄。我和同伴們低著頭,在沙灘上慢慢前行。嚮導一邊走一邊發出悲嘆:“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就不會受到那樣的傷害。”
人是萬物之靈,然而,當人自作聰明時,一切都有可能走向反面。
(選自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和S版六年級上冊語文 《自然之道》、語文生本第七冊《大自然的秘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