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疣背糠蝦

太平洋疣背糠蝦(Lophogaster pacificus Fage,1940)是疣背糠蝦科疣背糠蝦屬的一種動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平洋疣背糠蝦
  • 拉丁學名:Lophogaster pacificus Fage,1940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軟甲綱
  • 亞綱:真軟甲亞綱
  • :糠蝦目
  • 亞目:疣背糠蝦亞目
  • :疣背糠蝦科
  • :疣背糠蝦屬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體長15mm。體粗壯,頭胸甲表面粗糙,具顯著的鈍圓疣突,前側角圓形,後側角尖,呈刺狀,後緣背面不覆蓋末2胸節。額板中央刺細長,頂端略長於第1觸角柄,但明顯短於第2觸角鱗片,側緣基部左右各具1個短而彎曲的刺,略呈牛角狀。頭胸甲前緣完全覆蓋第1觸角柄2個基節,僅第3節裸露在外。眼較粗大,角膜略呈球形,大部裸露;眼柄窄於角膜,完全被胸甲所覆蓋。第1觸角柄顯著粗壯,第3節背面鱗片頂端凹下,其上有1—2根顯著的羽狀剛毛,側緣圓,略呈弧形。第2觸角鱗片寬短,呈葉片形,長不足寬的2倍,內緣基半顯著突出,具羽狀剛毛,外緣具3—7齒(多數5—6齒,少數3—4或7齒),末齒顯著長而粗壯。上唇略呈梨形,前緣窄尖,後端圓,長顯著大於寬。大顎發育正常,觸鬚的末節末端具1個顯著粗壯的羽狀剛毛。第1小顎基小葉末部平圓;末小葉末部具粗壯的刺。第2小顎的外肢呈半圓形。第1至3胸肢內肢較為粗壯,其長短由前向後依次增大,上具粗短和細長的帶刺剛毛,第1胸肢內肢指節末部呈粗刺狀,第2和第3胸肢內肢指節寬圓;第4胸肢內肢顯著細長,掌節不分節,指節末部纖細呈刺狀;第5胸肢較粗壯,指節基部寬,向末部變窄,略呈葉片形。第6至8胸肢內肢由前向後依次減小,掌節也不分節,指節刺狀。在胸部腹面胸肢內肢基部之間具顯著的刺突。胸肢外肢基板窄,鞭部由3—4個寬大的節和數目較多的小節構成。腹節的長度前後不相上下,寬度由前向後變窄。雌性腹肢雙枝,由許多小節構成,兩緣具發達的羽狀剛毛。尾節細呈長舌狀,長度約為基部寬的,顯著長於第6腹節,約為第6腹節的2倍。側緣基半光滑,末半一般具3對刺,末端具1對粗大的刺,中央具4—6個小刺和1對羽狀剛毛,末端很窄,端寬僅為基部寬的l/3。尾肢內肢顯著短於尾節,基部較寬,向末部趨窄,末端尖。尾肢外肢略短於內肢,外緣光滑,外末角呈鋸齒狀。
本種與日本疣背糠蝦 Lophogaster japonicus W.M.Tattersall,1951比較相似,但本種額板中央刺較短,第1觸角柄第3節背面鱗片前緣中央呈凹形,其兩緣圓,第2觸角鱗片外緣齒的數目5—6個,兩種比較容易鑑別。
標本採集地 2個成體雌性標本,體長分別為15mm和10mm;4個尚未成熟的標本,體長7—9mm。標本號南DⅡ84029,1984年7月19日采自南沙群島鄰近水域5°58′N、109°20′E,水深1300m(145米層),南海北部海域也有標本收藏。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
東海(台灣北部海域)、南海北部及南沙群島附近海域。
國外分布:
日本海、東海(台灣北部海域)、菲律賓、南海北部及南沙群島附近海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