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地理分布,生物特徵,
基本信息
英 文 名
Orangespine Unicornfish、Naso Tang、Orange spine Surgeonfish
地理分布
分布在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範圍包括日本本州(Honshu,日本最大的海域)至大堡礁和新喀里多尼亞,以及往東至夏威夷群島、法屬玻利尼西亞和皮特凱恩群島(Pitcairn Islands)一帶海域,在東太平洋的凱利珀頓島(Clipperton Island)也可見其蹤跡。太平洋天狗吊曾被認為是一個廣泛分布在印度-太平洋的品種,而現在印度洋族群被鑑定為一個獨立的品種,即印度洋天狗吊(Naso elegans)。
氣 候 帶:熱帶,北緯35度和南緯30度之間瀕危狀態 不在IUCN紅皮書中繁殖方式 群體產卵型
食性: 藻食性
生物特徵
背鰭鰭棘(總數):6條 背鰭軟條(總數):28-31條 臀鰭鰭棘:2條 臀鰭軟條:29-31條 成魚體長呈卵圓形而側扁,且不隨成長而改變;尾柄部有二個盾狀骨板,各有一個龍骨突。頭小,頭背斜直,隨著成長,成魚在前頭部無角狀突起,亦無瘤狀突起。口小,端位,上下頜各具一列齒,齒稍側扁略圓,兩側或有鋸狀齒。背鰭及臀鰭硬棘尖銳,各鰭條皆不延長。體灰褐色,由眼下緣至口角有一黃色帶,鼻孔邊緣白色,上下唇橙黃色。背鰭內側黑色,外側乳白色;臀鰭橙黃,具藍緣;尾鰭彎月形藍灰色,雄魚成魚之上下鰭條延長為絲狀,雌魚則不延長;尾柄棘橙黃色。太平洋天狗吊與印度洋天狗吊(Naso elegans)非常相似,不同之處在於印度洋天狗吊的體色為藍灰色,且背鰭外緣為黃色,而太平洋天狗吊則為白色。 註:太平洋天狗吊含毒性體形尺寸 最大體長46cm習 性 棲息於面海珊瑚礁區、岩礁區或碎石底之瀉湖區水深0-90米之間的水域,通常在礁區上方或中水層活動。多半成大群生活。主要以葉狀褐藻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