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中部MGMR區多金屬結核礦》是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第二海洋地質調查大隊、海洋地質研究所為主要完成單位,王光宇、梁德華、張國禎、陳邦彥、許東禹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平洋中部MGMR區多金屬結核礦
- 主要完成單位: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第二海洋地質調查大隊、海洋地質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王光宇、梁德華、張國禎、陳邦彥、許東禹
- 類別:科研項目
- 獲獎序號:19910021
基礎信息,項目摘要,
基礎信息
獲獎序號 | 19910021 | ||
項目名稱 | 太平洋中部MGMR區多金屬結核礦 | ||
主要完成單位 | 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第二海洋地質調查大隊、海洋地質研究所 | ||
主要完成人 | 王光宇、梁德華、張國禎、陳邦彥、許東禹 | ||
獲獎證書編號 | KC-91-2-1 | ||
獎種 | 勘查 | ||
等級 | 二等 |
項目摘要
太平洋中部MGMR區位於東太平洋C.C區(克拉里昂和克里帕頓兩斷裂帶間)。HY4-871和HY4-881兩個航次於1987年3月至6月18日,1988年5月9日至12月21日進行東太平洋海MGMR區多金屬結核資源調查,提交的多金屬結核資源量為:錳礦石7.8億噸(濕),鈷金屬量115萬噸,鎳金屬量743萬噸,銅金屬量628萬噸。 通過調查,了解了調查區地形地貌、重磁場、沉積層及地殼結構等地質構造概況;查明了表層沉積物類型並利用多種地層學方法建立了晚新生代地層層序,提出中新世以來的古海洋學事件,重建了沉積史;詳盡論述了區內多金屬結核(殼)的類型、品位、組成、豐度、覆蓋率等開礦特徵和賦存特徵,探討了結核形成和展布的控制因素。 調查採用多頻探測、深海照相、無纜取樣等新的技術方法,在開拓新領域裡取得了深海底多金屬結核的資料,為我國找尋深海礦產資源填補了一項空白,對我國海洋地質科技進步起到了先導作用,具有重要的社會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