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壁畫藝術研究》是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於安記
基本介紹
- ISBN:9787305197642
- 作者:於安記
-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4月
- 頁數:279
- 定價:58
- 裝幀:平裝
《太平天國壁畫藝術研究》是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於安記
《太平天國壁畫藝術研究》是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於安記內容簡介《太平天國壁畫藝術研究》稿試圖在藝術學視野下,結合相關學科的研究方法,對太平天國壁畫題材進行歸類,深入解析作品題材反映出的藝術觀念、藝術風格;並以藝...
堂子街太平天國壁畫,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堂子街106、108號,繪製於清鹹豐三年至同治三年(1853—1864年),太平天國東王楊秀清屬官的衙署舊址內,發現於1952年,現為太平天國壁畫藝術館。堂子街太平天國壁畫位於太平天國東王楊秀清屬官的衙署舊址內,占地面積約為2000平方米。太平天國東王府官衙署舊址坐北朝南,皆為...
蘇州太平天國忠王府壁畫後殿板壁上方有壁畫9幅,內容有山水、花鳥、走獸,不畫人物。梁枋上有彩繪裝飾。畫風與南京堂子街壁畫相似。作品圖中人物意態生動,景致優美,筆法流暢而蒼勁,有南宋人遺規;其章法結構又頗受北宋和金代畫法的影響,並且具有文人畫的某些特色,人物衣紋勾描嫻熟,花卉竹石線條洗鍊,尤其梅花、...
是太平軍戰士宿營九思堂時的真實筆跡。除攻城圖外,其他幾壁繪畫,也從不同側面謳歌了太平天國這場偉大的農民戰爭,高高擎起、迎風飄揚的旗幟,聲勢浩大,威震天下的炮隊等,無不強烈地再現出革命戰爭的正義和戰鬥力。旺川太平天國壁畫,發現於1951年2月。1961年9月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撥款...
太平天國壁畫藝術館位於南京堂子街108號,太平天國壁畫發現於1952年,經史學專家考證,壁畫尚存18幅。歷史沿革 太平天國壁畫藝術館位於南京堂子街108號,最初是東王楊秀清麾下一名官員的衙署。1856年9月4日夜,南京城裡充斥著喧囂與沸騰。由於對楊秀清的不滿到達頂點,洪秀全密詔北王、翼王及燕王剷除東王,史稱“天京...
《太平天國壁畫全集(下)》講述了太平天國大力提倡民眾喜聞樂見的壁畫藝術,設定專門的繪畫機構,將專業畫士和民間畫工組織起來進行大規模的壁畫創作。太平天國壁畫的主體是山水花鳥及吉祥瑞物。它一方面繼承了中國山水花鳥畫的傳統風格,法於自然,定格瞬間,藝術成就高;另一方面又深受民間繪畫藝術的影響,大量喜慶吉利...
宜興太平天國輔王府壁畫--文物,發現於太平天國輔王府,在宜興市宜城鎮和平街通貞觀巷9號。屬於彩繪和壁畫,是太平天國的典型作品,十分珍貴。文物特徵 太平天國輔王府,在宜興市宜城鎮和平街通貞觀巷9號。宜興太平天國輔王府壁畫 文物歷史 原是史姓宅第,始建於清代。清鹹豐十年(1860)太平軍攻克宜興後,成為輔王...
羅廊巷太平天國建築及壁畫,位於朝天宮與漢中門之間的小巷內,距堂子街壁畫很近,是一所座西朝東的三進庭院。其第一、第三兩進房屋已經改建過,非原來的建築面貌了。第二進是正廳,九架梁,用料講究,梁棟上尚有彩畫圖案,前檐第四根樑上還殘存約1.20米長的泥金色龍鱗紋。壁畫就是繪在該廳南、北、西三面牆壁上...
壁畫所在的牆面已有些傾斜,牆面上的石灰也快掉落,有的房梁已經斷開。此處壁畫的處境真是危險,隨時都有可能倒塌。住在一樓的居民張老漢表示,自己在壁畫邊住了快20年了,這個壁畫在上世紀80年代時保存得還是不錯的。可後來由於這處小房子逐漸破舊,又沒人來管理維護,就逐漸破落起來。太平天國壁畫藝術館一位姓王...
太平天國英王府及太平天國英王府壁畫是清清乾嘉年間文物。太平天國英王府及太平天國英王府壁畫位於安慶市市區。是安徽省重點保護文物。建築格局 太平天國英王陳玉成王府,系利用清官宦任塾第宅加經修葺和改造而成,原屋始建於清乾嘉年間,坐北朝南,占地約4275平方米,府屋分3組,以正中一組為中心,築正殿並附後殿,...
二是各類動物,尤多猛獸。它們多繪製在太平天國各府第衙館的門扇、公堂牆壁及梁枋檁柱之上,一方面具有較濃厚的封建等級傾向;另一方面也寓意太平軍將士勇猛頑強的戰鬥精神。三是描寫勞動生活。它真實地描繪了太平天國管轄區域內,人民民眾安居樂業.進行生產勞動的場面。四是再現軍事鬥爭的壯舉。這是太平天國壁畫藝術中...
清鹹豐十年(1860),太平軍攻占宜興,拆城內孔廟建王府,將成,突遭雷擊焚毀。乃借史姓舊宅改建為王府。該王府曾先後為輔王楊輔清的府第和忠王李秀成的行轅。王府面北座南,原有建築四進,其中第四進五間樓房在民國二年被燒毀。文物歷史 1976年秋,南京博物院派肖平、黃養輝、李味青、韓少嬰等畫家來宜複製彩繪壁畫三...
在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方山下樂村樂家大廳舊宅內。第二進大廳的東西兩面墻上有3幅水墨壁畫。東壁第一幅,繪太平軍守城圖。城有3個門洞,中洞寫“天父”,左洞寫“太平天日”。城上有不成形的人手執鐵叉,作守城狀。城上插3面方塊旗。一面有“太平天”3字,另一面寫“太平”2字。另有齒邊三角形旗3面。...
探花台門太平天國壁畫, 台門位於浙江省紹興市區肖山街。系明代建築。探花謝丕府第 。坐北朝南,磚木穿斗式結構。原有五進,現存門斗和第二進石庫門。壁畫作於清鹹豐十一年至同治二年(1861~1863)太平天國革命軍駐紹興時,共6幅:第二進明間樓下東、西兩壁各3幅,均寬6.30米、高2.85米。南側2幅左右對稱,...
堂字街太平天國壁畫 堂字街太平天國壁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堂字街太平天國壁畫,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所處時代為1853—1864年。於1988年1月13日,堂字街太平天國壁畫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為第三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太平天國壁畫全集:上》是2014年遼寧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內容簡介 《中國美術分類全集:太平天國壁畫全集(上)》所收各類藝術名品,以國內、境內公、私所藏為主,國外、境外藏品中最重要的名品具有代表性的,也酌量收入。至於近期最新發現以及最近出土的,由於編輯印刷工序關係未及補充,俱有待於續編工作。這部...
《太平天國壁畫全集:下》是2014年遼寧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中國美術分類全集:太平天國壁畫全集(下)》係《中國美術分類全集》中之組成部份。該全集分為上、下兩冊,包括:南京堂子街、如意里、羅廊巷、方山下樂村、黃泥崗、竺橋、蘇州忠王府、宜興和平街、績溪旺川曹氏支祠、安慶英王府、紹興來王府...
太平天國侍王府建築分為宮殿、住宅、林園、練兵場四部分,發現有各種磚、石雕刻作品41件,畫棟雕梁500餘方、壁畫119幅,彩畫407方,是現存太平天國王府建築中保存原貌完整、藝術品最多的一處。它對研究太平天國的歷史提供了重要的資料,太平天國侍王府裝飾在建築上的木雕、石雕、磚雕及壁畫、彩畫豐富多彩,題材廣泛,...
太平天國壁畫藝術館、羅爾綱史學館系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下屬分支機構。太平天國壁畫藝術館位於堂子街太平天國某王府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存著“防江望樓”、“江天亭立”等珍貴的太平天國壁畫,具有很高的藝術觀賞價值和學術研究價值。羅爾綱史學館是為紀念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創始人、太平天國史學泰斗羅爾綱先生...
貢昌《婺州古瓷》紫禁城出版社1988年11月;嚴軍《太平大國侍王李世賢》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3月;嚴軍《太平天國時期的浙江團練》《社會科學論壇》1990年第四期;方競成《新探侍王府壁畫》《上海社會科學報》1995年;汪燕鳴《近代傳統建築壁畫的奇葩——題材奇特、極具戰鬥、生活氣息的太平天國侍王府建築壁畫藝術》...
民間文藝對於繪畫藝術的影響,不只是表現在直接繪製戲曲場面和人物上,更為重要的是表現在對繪畫題材的選擇,情節的處理,形象的塑造上。特別是一些描繪歷史傳說或神話人物的神祠,更為畫家提供了廣泛吸取民間藝術營養,進而從事創造的天地。太平天國時期 太平天國期間,也曾出現壁畫,是為晚期殿堂壁畫中具有特殊意義的...
第九章 太平軍在浙江的經濟 第一節 土地關係 第二節 田賦問題 第三節 重視農業和水利 第四節 扶植工商業 第五節 商業稅和雜捐 第十章 太平軍在浙江的文化和社會風情 第一節 反孔和排斥佛、道教 第二節 重視知識分子和開科取士 第三節 “講道理”的宣傳教育 第四節 建築和壁畫藝術 第五節 演戲和歌謠...
王府東殿壁間,繪有彩繪“飛鳳舞獅”、“飛鳳奔馬”、“瓜瓞綿綿”、“暗八仙”四幅壁畫,被視為繪畫藝術珍品。太平天國失敗後,王府成為李鴻章的宅第。一百多年來,幾易房主,又經多次改建,但主體建築輪廓未變。該王府對研究太平天國歷史、晚清建築風格及壁畫藝術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現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4、論文:試論當下社會語境中藝術學理論的學科功用,名作欣賞,12年10期中旬;15、論文:論太平天國壁畫藝術的民間化傾向,東南文化,13年3期;16、論文:太平天國壁畫爭議問題研究,四川戲劇,13年6期;17、論文:基於國內微電影看導演身份的演變,電影文學,13年7期。實踐成果 1 壁畫作品《中國木構——紀念...
“南京堂子街太平天國壁畫的藝術成就及其在中國近代繪畫史上的重要性”在《光明日報》發表;9月,作品《搶渡大渡河》《更喜岷山千里雪》在“全國第一屆國畫展”展出,另在北京參加全國第二次文代會、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全國委員會擴大會議;10月,受聘為中國美術家協會古典美術研究委員會委員;12月,創作作品《歌樂山圖...
這期間,他主持編寫20餘篇(本)介紹珍貴藏品的文章和目錄,編有《南朝陵墓石刻》《六朝藝術》《中山陵》《太平天國壁畫》《桃花塢木刻年畫》《江蘇文物總錄》等。1984年8月,有關報紙連續發表誣陷姚遷的文章。11月8日凌晨,姚遷含冤自縊。1985年8月3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新華日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