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尉廟位於三門縣海游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尉廟
- 位置:三門縣海游鎮
- 建築年代:北宋初期
- 文保級別:縣級
太尉廟位於三門縣海游鎮。
太尉廟位於三門縣海游鎮。北宋初期建廟於此,至清道光十三年(1833)又擴其基址。坐北朝南,總建築面積1370平方米,占地面積1660平方米。廟內為大五間大殿。朝南,通面寬22.8米,進深11米。硬山項。緊接重廊五間,通面...
太尉廟戰鬥是山門阻擊戰的一次重要戰鬥。1945年4月22日,日軍第一三三聯隊第一大隊進至山門太尉廟附近。23日晨,與該聯隊第二大隊合攻太尉廟。中國第一○○軍一部奮勇抵抗,打退了日軍第一次衝鋒。中午,日軍出動2架飛機助戰,接著騎兵衝鋒,第一○○軍第十九師第五十七團部分陣地被攻破。中國守軍退向兩翼陣地,...
太尉殿位於黃岩嶼頭鄉柔極溪畔的沙灘村,供奉的是南宋少年英雄黃希旦,是南宋古剎、道教聖地,人物故事 黃希旦,南宋少年英雄,字仲魯,家住沙灘村下鳳嶺腳,天資聰慧,年少時便賦有神力,常擇巨竹一握即碎。18歲時隨父前往臨安(今杭州)突見皇宮大火瀰漫,黃希旦奮力奔走,英勇撲火,後回家不久便逝世。因救火...
太尉廟後胡同,是位於稅務街街道辦事處轄區北部的胡同。 太尉廟後胡同,位於稅務街街道辦事處轄區北部。東起趙家後門,西止西冶街。門牌1~9;2~32號。 街長201M,寬2.5M。大部土路面。呈彎曲不規則走向。兩側均為舊平房住宅。 清康熙九年(1670年)《顏神鎮志》載:“關帝廟北里傳劉姓以漢軍籍,亡有功德...
太尉堂,因有一太尉廟而得 名的 地 名 。地名含義 據說朱元璋逃難時經過此地,有個踏水車的農民為朱元璋設障阻擋官兵,被亂箭射死,後被朱元璋封為太尉,為他建了一座太尉廟,後被人們誤叫作太尉堂,一直沿用至今。歷史沿革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屬於練市公社長港村生產隊,屬於原長港村,1986年為練市鎮長港村...
題段太尉廟 《題段太尉廟》是唐朝詩人羅隱的作品之一。詩詞正文 近甸蒙塵日,南梁反正年。飄流茂陵碗,零落太官椽。建纛非降楚,披圖異錄燕。堪嗟侍中血,不及御衣前。
題漢李固太尉廟 《題漢李固太尉廟》是一首於宋代創作的詩,作者是曹彥約。生死忠邪未易窮,其如國脈是非中。誰知刺骨翻為福,不念捐軀有此忠。一日太阿歸跋扈,百年黃鉞授奸雄。不然彼亦何為者,敢肇後端起鄴宮。
此展品為北宋文物。這通《漢太尉紀公廟新修木帳記》立於北宋大觀四年(1110),撰文者是當時的宣德郎蔡靖,此碑雖是為紀念為紀公廟新修木帳所立,但是通篇基本都在陳述紀信“別訣乘王車出,就死無難厄,脫高祖於難”的歷史史實。現收藏於鄭州市古滎漢代冶鐵遺址博物館。文物介紹 碑文如下: 漢太尉紀公廟新...
《過陶太尉廟》是宋代詩人彭汝礪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劉石紛紜正憂戈,盡心收得晉山河。巍巍功業能如此,藉藉浮言意若何。風雨舊祠藏石壁,丹青遺像落江波。黃昏欲作溪頭釣,願丐當時壁上梭。作者簡介 彭汝礪(1042-1095),字器資,饒州鄱陽(今屬江西)人。宋治平二年(1065)進士第一,授保信軍推官,...
《古北口楊太尉廟》是宋代詩人彭汝礪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將軍百戰死嶔岑,祠廟岩岩古到今。萬里胡(原作邊,據嘉慶本改)人猶破膽,百年壯士獨傷心。遺靈半夜雨如雹,餘恨長時日為陰。驛舍愴懷心欲碎,不須更聽鼓鼙音。作者簡介 彭汝礪(1042-1095),字器資,饒州鄱陽(今屬江西)人。宋治平二年(1065...
《題紀太尉廟》是詩人文彥博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死節古來雖有矣,大都死節少如公。惟圖救主重圍內,不憚焚身烈焰中。龍準有因方脫禍,猴冠無計復爭雄。如何置酒鹹陽會,只說蕭何第一功。作者簡介 文彥博(1006—1097),字寬夫,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人,官至樞密使、參知政事,封潞國公,以太師致仕...
太尉山,原名太華山,是位於信宜東鎮鎮禮垌、六宅、莊垌村與池洞鎮乾和村之間的山脈。太尉山位於信宜東鎮鎮禮垌、六宅、莊垌村與池洞鎮乾和村之間,海拔679米。該山原叫太華山,山上建有太尉廟,祀邯、鄢、陶三太尉,因而稱為太尉山,又叫太尉堡、太尉堡頂。邯、鄢、陶三太尉,傳說是陝西人,明朝遺臣,...
陶太尉是中國神話人物。南宋·洪邁《夷堅支丁》卷八“陶太尉廟”條:南康陶太尉廟,蓋晉大將軍侃也。夙著靈威,土人事之甚謹。自紹興以來,香火浸以衰落,棟宇頹仆,牲酒幾於絕跡。淳熙初,村民童八八者,素橫肆,遂毀廟以廣其居。而於屋之隅立小堂,聊復寓祀。俄而妻病,詣巫者卜之,巫日:“犯陶...
《狄梁公李太尉廟》是宋代詩人劉敞創作的作品。作品原文 就列貴陳力,立功尚成名。兩君雖異時,令望相提衡。治獄多陰德,不戰屈人兵。去思獨至今,奉祀見遺氓。文武百世師,將相一時榮。念我誰與歸,愴然悲九京。作者簡介 劉敞: 宋臨江軍新喻人,字原父,號公是。仁宗慶曆六年進士。歷吏部南曹、知制誥...
《題天長縣蘇太尉廟》是北宋詩人王令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作品原文 唐室無臣覆手移,坐看悍媼制庸兒。思量可惜當年死,卻是西來問鼎師。作者簡介 王令,宋大名元城人,長於廣陵。初字鐘美,改字逢原。少孤貧,未嘗從師,辭章已雄偉老成。王安石推重其人品文章,為之延譽,並以夫人之妹妻之。詩學韓愈、孟郊,...
大尉廟是四川省地名,境內有太尉廟,亦稱大尉廟,古人命名。地名含義 為紀念太尉而得名。歷史沿革 據《綿竹縣誌》(民國8年版)載:“太尉廟在城南30里,(舊名觀音寺)清順治3年修,嘉慶25年重修。土人呼太尉為猴王”。明史註:“謂忠賢為猴精轉世,疑太尉即魏也”。魏,指明末宦官魏忠賢。廟宇於1975年改建為...
慈湖禪院位於團城山桂林北路西側,海關大樓對面,青龍山龍頭上。慈湖禪院原名朱林祠,乃明末清初張姓居民所建之家祠,又因廟內供奉太尉田收年像,又稱太尉廟。原前後兩幢,主殿供觀音大士諸佛像。太平軍住此時遭毀,後重建為一幢。1993年,清源寺傳修和尚建議恢複本寺古蹟,獲得本地居民贊同,推選張昌岑、張昌開...
江西興國縣均村太尉廟 均村太尉廟祀奉的是張巡偏將雷萬春。位於:均村圩上街始建於乾隆中期,廟大門邊本來有一對精美的石獅子對面建戲台一座,皆在文革時期被毀。這裡曾是均村圩最為繁華的地段。相傳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那天是太尉老爺(雷萬春)的誕辰,所以在當地每逢此日一大早都會舉行太尉老爺拜壽,全村人家家戶戶...
太華山是信宜的名山,自然風光秀麗,氣候宜人,山腰樹木茂盛,鬱鬱蔥蔥;山巔綠草如茵,山花爛漫。山上有三座古色古香的廟宇,兩座太尉廟,一座觀音寺,建築古雅莊嚴,保存完好, 太尉廟祀奉的是:邯、鄢、陶三太尉。三座廟殿中,靈神異像,栩栩如生,活靈活現。拜神求籤者,紛至沓來;遊覽觀光者,絡繹不絕。寺...
8、太華攬勝 位於東鎮鎮莊垌村之南,是東鎮鎮與池洞鎮的界山的太華山,海拔679米,山上有太尉廟。山的周圍,松濤林海。山頂西側有一個小盆地,中間有一個天池,池邊有兩座古寺:太尉廟。太華寺(又稱觀音寺)入寺廟的對面兩邊各有一小山丘,如鐘似鼓。鐘鼓之間為池口,水從池口直瀉而下,像倒掛的銀練...
到了晉、唐時期,人們為紀念胡廣的恩德,在山上建了一座太尉廟,立以太尉神像,供後人焚香拜祭。到了宋、元時期,佛、道並起,有巫祝想以此謀業營生,遂將太尉廟改為北里社。所立神主多為荒誕不經者。一些年以後,北里社也損毀倒塌了。到了明代景泰年間,當地人士高星凡、鄭雲一、董達三、嚴左卿等湊資重建...
舊時,進了南門,東向為隙地,內有一廟宇俗稱“疙瘩廟”,人有患蕁麻疹的,拜之極靈驗。而廟的正名應稱“太尉廟”,祭祀的是宋代周氏太尉,本地人。 尚書里坊 尚書里坊始建於明嘉靖年間,為旌表青州人石茂華而立,被毀,後根據史料在原址復建。該坊四柱三門式,總寬度13.8米,總高度11.48米。牌坊的題額...
則習尚猶端,而邪正不相為借。若袁安、任隗、丁鴻者,雖憂時莫能自效,而必不攀鄭眾以有為。後世紀念 丁鴻祠(太尉廟)丁鴻祠位於丁鴻家鄉舞陽縣太尉鎮太尉村,廟築土台高約3米,占地約3畝地有餘,廟門朝西北,現只剩台階和殘碑。解放後,在廟址上建立了太尉鎮中心國小,後改建為村委和敬老院。
初一至二十二日是分房進行的,每年三月尾後幾天,太尉廟里便發貼到各房的值士或族老到太尉廟中開會,商議慶神之事宜。到會值士、族老先到神像前拈閹,決定是年是那一房先慶祝,然後按抓閹順序各坊依次相慶(稱為龍獅會)。決定慶祝順序之後,便是下玉橋鄉九個自然村進行集資,一般是由族老領頭下各戶收集。...
山頂西側有40餘畝寬的小盤地,中有天池,水清見底,游魚可數。天池岸邊有兩座古寺,一名太尉廟,一名太華寺又名觀音寺,建築古雅莊嚴,保存基本完好,現已加以修復。太尉廟相奉的是甘、甄、陶三位太尉,這裡有一授悲壯的故事傳說。三太尉的傳說 三太尉都是陝西人,同任職於高州。明亡,各率所部退守此山,號召...
大門正門處矗立著陳宜中的銅像,裡面陳列著陳宜中的史料與圖片,紀念館兼為陳氏大宗祠堂與該村的文化禮堂,整體建築高三層。祠堂 陳宜中祠位於福建省福州市林鋪村,當地人稱“太尉廟”,廟門上方的匾額里寫著:“宋陳丞相祠”。史料索引 脫脫、阿魯圖等《宋史·卷四百一十八·列傳第一百七十七》
東距舞鋼市區29公里。縣道X004,貫穿南北,條件優越,路通四方、通達便利。舊稱“太尉廟”。楊樓鎮治平管理區所在地(舊)是治平村委會住地。發展歷史 太尉廟由來 據傳,清朝初期,治平只是一個不出名的小村。因踞楊樓至小史店、草店、子房山至梁城道路十字要衝,乾隆年間,山西人多來此經商,逐漸形成街道。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