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出處
太始最早見於《
列子》,道家哲學中代表有形無質,非感官可見,開天闢地前的原始宇宙狀態。與
太易、
太初、太始、
太素、
太極並為
先天五太,是無極過渡到天地誕生萬物生衍前的五個階段之一。
知識延伸
《列子》:太始,形之始。張善淵則說:太始者,陰陽交合,混而為一,自一而生形,雖有形而未有質,是曰太始。太始,形之始而未有質者也。(太始,是指陰陽交合,混合為一,自有了一,便產生形。雖然有了形,卻尚未有質。太始,就是形的初始而尚未有質的階段。)
《列子》中的《天瑞篇》、《湯問篇》、《周穆王篇》均較為集中地談到了對宇宙自然的認識,關於它的生成、演變、狀態、未來等等。如《天瑞篇》論宇宙本原曰:“有生不生,有化不化。不生者能生,不化者能化化。生者不能不生,化者不能不化,故常生常化。常生常化者,無時不生,無時不化,陰陽爾,四時爾。不生者疑獨,不化者往復,其際不可終;疑獨,其道不可窮。”認為獨立永存、往復不終、不生不化的“道”,乃是宇宙萬物之本原。《天瑞篇》論宇宙萬物生成過程曰:“昔者,聖人因陰陽以統奪。夫有形者生於無形,則天地安從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即時也;太素者,質之始也。氣形質具而未相離,故曰渾淪。渾淪者,言萬物相渾淪而未相離也。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循之不得,故曰易也。易無形垺,易變而為一,一變而為七,七變而為九。九變者,究也,乃復變而為一。一者,形變之始也。清輕者上為天,濁重者下為地,沖和氣者為人;故天地含精,萬物化生。”關於天地有無極盡問題,《天瑞篇》中曰:“言天地壞者亦謬,言天地不壞者亦謬。壞與不壞,吾所不能知也。雖然,彼一也,此一也也。……壞與不壞,吾何容心哉?”《湯問篇》中曰:“無則無極,有則有盡,朕何以知之?然無極之外復無無極,無盡之中復無無盡。無極復無無極,無盡復無無盡,朕以是知其無極無盡也,而不知其有極有盡也。”
道教經籍論述其對宇宙生成的看法時,頗多吸取《列子》之言。如《雲笈七籤》卷二《混元混洞開闢劫運部》中說:“混元者,記事於混沌之前,元氣之始也。元氣未形,寂寥何有?至精感激而真一生焉,元氣運行而天地立焉,造化施張而萬物用焉。混沌者,厥中惟虛,厥外惟無,浩浩蕩蕩不可名也。……三者化生以至九,玄從九反一,乃入道真,氣清成天,滓凝成地,中氣為和以成於人,三氣分判,萬化稟生。”《太上老君開天經》集中地、系統地論述宇宙生成過程說:未有天地時,“太清之外,不可稱計。虛無之里,寂寞無表”,一切皆無,“浩浩蕩蕩,無形無象,自然空玄,窮之難極”;以後經過“洪元”、“混元”、“百成”等時期的運化而有“太初”,太初時才“清氣上升為天,濁氣下沉為地”,又“上取天精,下取地精,中間和合以成一神,名曰人也”;“太初”沒,而有“太始”,“太始者萬物之始”;“太始”而後有“太素”,“天生甘露,地生醴泉,人民食之,乃得長生”;“太素”沒而有“混沌”,始有山川五嶽四瀆,高下尊卑及識名,等等。《
開天經》所講,基本上是據《列子》而加以宗教演伸。在道教最古老的經書《
太平經》中,也可以找到《列子》思想的痕跡,如:“六極之中,無道不能變化。元氣行道,以生萬物,天地大小,無不由道而生者也。故元氣無形,以制有形,以舒元氣,不緣道而生”,“道無所不能化,故元氣守道,乃行其氣,乃生天地”(《
太平經合校》卷十八至三十四)。“九者,究也,竟也,得行此者,德乃究洽天地陰陽萬物之心也”(《太平經合校》卷三十九)。講的都是化生萬物而自身不生不化的宇宙本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