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甸遺址

太史甸遺址

太史甸遺址在江蘇省崑山市周莊鎮北1.5公里。太史甸原為湖泊,水面約5000畝。1977年1月圍墾時,在湖東北部縱1公里、橫0.5公里的範圍內,有7處出土石器,3處有黑衣陶和幾何印紋陶伴出,6處出土木井。刃口超過40厘米的三角形石九和由幾爿樹桿拼扎的木井圈,是特殊器形的遺物。此外,還出土動植物遺骸,漢陶井圈和宋代帶榫井磚。太史甸原作“太史田”,相傳是南宋賈似道的田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史甸遺址
  • 地址:江蘇省崑山市周莊鎮北1.5公里
  • 原名為:湖泊
  • 介於:澄湖和傀儡湖之間
該遺址由南京博物院考古部協助清理,是一個原始先民至宋世代聚居的村落遺址,早期文化為良渚文化和幾何印紋陶文化。綽墩遺址在正儀鎮北1.5公里。介於陽澄湖和傀儡湖之間,是一處瀕臨湖泊的土墩遺址,原高出地面約6米。由於當地磚瓦廠取土,自1981年以後,陸續發現新石器時代的石器和玉器,其中以良渚文化教育的獸面紋玉琮為最重要。1982年7~8月間,由南京博物院考古部主持發掘,面積111平方米,文化層堆積共5層,疊壓關係除上層表土外,底層為馬家浜文化,第四層為崧澤文化,第三層為良渚文化,第二層為幾時何印紋陶文化。在第三層發現良渚文化墓一座,人骨朽爛不存,隨葬品按南北向分布,有石刀、石鑿、石鐮、石鋮、礪石、陶罐、丁字形魚鰭足陶鼎及蓋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