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學設計藝術實驗教學中心

太原理工大學設計藝術實驗教學中心的最早雛形是太原工學院建築系建築實驗室和太原理工大輕紡工程與美術學院(原山西省紡織工業學校、山西輕工業學校、山西輕工業學院)工藝美術實驗室及紡織品設計實驗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原理工大學設計藝術實驗教學中心
  • 屬性:組織
  • 地區:太原理工大學
  • 前身:山西省紡織工業學校
機構簡介,基礎設施,發展理念,師資力量,內設機構,發展歷程,發展合作,

機構簡介

太原理工大學設計藝術實驗教學中心的最早雛形是太原工學院建築系建築實驗室和太原理工大輕紡工程與美術學院(原山西省紡織工業學校、山西輕工業學校、山西輕工業學院)工藝美術實驗室及紡織品設計實驗室。

基礎設施

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逐漸形成了造型基礎類實驗室、設計類實驗室、影像類實驗室、紡織服裝類實驗室和文物修復類實驗室。2005年整合了學校工程藝術創作中心及建築學系的建築學相關實驗室和工業設計系的工業設計實驗室,形成了多學院、多學科資源共享的設計藝術實驗教學中心。實驗中心除承擔全校藝術類本科生的藝術造型訓練、設備操作技能、功能結構探索、材料工藝運用、設計作品製作等基礎類、綜合類、創新類共140門實驗實踐課程的教學任務外,也是全校非藝術類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基地,每年約有4000人次的學生到實驗中心實踐學習。

發展理念

中心秉承百年學府“敢為人先、敢於創新、勇於競爭”的傳統精神,依託山西省唯一的一所“211工程”重點大學,致力於培養“思考人類、適應時代、服務社會”的高素質人才,將藝術與科學、技術與美學有機結合,充分發揮綜合性大學的優勢,走藝術與理、工、文、管交叉融合、優勢互補的道路,逐步發展成為藝術設計實驗教學涵蓋面廣、綜合性強的實驗教學中心。

師資力量

中心現有教職工135人,其中高級職稱35人、中級職稱66人、教輔34人,實驗用房使用面積達8626 M2,近五年設計藝術實驗教學中心建設總投入800多萬元,現有設備1458台套。不僅滿足本科生實習的要求,而且面向社會適應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工藝實習、各種專業的長訓和短訓、科研項目的研製與開發。

內設機構

中心下設設計藝術、工程藝術創作、工業設計和山西紡織服裝行業技術四個研發中心;一個古典藝術研究所;被省市有關部門確定為山西省工藝美術研發基地、山西省人文素質教育基地和晉中市旅遊產品開發基地。形成了造型基礎、設計、建築、影像、文物鑑定與修復和紡織服裝六個功能性實驗模組和二十八個基礎與專業性實驗室。

發展歷程

使藝術設計實驗教學質量得到有效的提高,中心建設和發展主要經歷了以下三個發展階段:
一、重在培養套用型人才基本技能的實驗教育階段(1964-1999)
建築實驗室、工藝美術實驗室及紡織品設計實驗室是國內較早的關於工藝美術的實驗教學單位。該實驗室主要針對工藝美術的傳統專業(染織、陶瓷、裝潢等)開設相關的實驗課程。這一時期實驗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在工藝美術方面的製作技能,實現工藝美術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的緊密結合,培養出了一大批具備印、染、織面料花樣設計能力、包裝、廣告設計能力、陶瓷產品造型與圖案設計能力的套用型人才,促進了地方輕工、紡織印染、新聞出版、印刷等產業的發展,滿足了相關企事業單位對套用型人才的需求。為太原理工大學藝術設計學科成為省內外有影響的專業學科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重在培養多層次、多規格複合型人才的實踐教育階段(1999-2005)
隨著國內經濟建設的迅速發展,相關產業對藝術設計人才的需求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自1999年開始,通過對國內市場及國際藝術設計學科發展新趨勢的研究,對傳統的工藝美術專業進行了轉型改造,建立了符合當代藝術設計教育發展趨勢的融合藝術與科學、技術與美學的設計專業體系。太原理工大學藝術設計教育的重心也從面向具體設計技能的傳授轉向進一步重視設計師綜合素質的培養。在原有重基礎、重技能的基礎上,實驗教學中增加了大量提高學生綜合設計能力的系列課程,圍繞拓展學生的人文視野,增強藝術素養和設計作品製作能力增設了許多新的實驗教學內容,如書法藝術、設計作品賞析、材料構造、人機工程學、計算機輔助設計等。同時各實驗室的服務對象也從單純的藝術設計專業學生擴大到建築學、工業設計等10個專業的本科生,並提供面向全校本科生的藝術素質教育選修系列課程的實驗教學。這些藝術素質教育及實踐教學舉措對提高藝術設計專業以及其它專業學生的綜合素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00年以來隨著國家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實驗室在有關教育主管部門的重視下,教學規模進一步擴大。特別是國家對“211工程”項目的投入,使設計藝術實驗教學中心在教學環境、設施設備的建設上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在 “211工程”兩期項目的驗收和2003年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水平評估中,得到了來自全國各地區專家、學者的一致好評。實驗教學成果先後獲得多項國家及省部級獎項。2005年3月,由於成績顯著,被評為“校級重點基礎教學實驗基地”。同年被國務院學位辦批准為設計藝術學碩士學位授權點。
三、融合優勢資源,突出區域特色,培養學生創新性實踐能力的教育階段(2005-)
進入21世紀以來,經濟全球化是一種不可避免的趨勢,在這一過程中,各個國家、地區間的文化交流越來越密切,而且隨著物質條件的改善和信息技術的進步,文化的傳播將更加迅速有效,因而各種文化之間會加速影響和融合。面對本地區新興產業的發展和山西得天獨厚的傳統文化資源環境,作為地方“211工程”重點大學如何為地方經濟發展和文化產業創新發揮大學的作用,根據綜合性大學的優勢,走上了藝術與理、工、文、管交叉融合、學科優勢互補的發展道路。2005年經學校批准正式成立了太原理工大學設計藝術實驗教學中心。

發展合作

中心以培養具有創新性實踐能力的複合型人才為目標,建立了科學管理的運行機制,在原實驗項目基礎上新建了數位化媒體套用技術、傳統藝術保護傳承與開發利用、藝術設計與科學技術緊密結合的實驗教學體系,開出了一系列與此相關的實驗項目,例如三維動畫場景建模系統、古建築群落整體規劃與模型製作、環境藝術設計的聲、光、熱物理測試實驗等,這些實驗項目的開設提高了學生的創新性實踐能力,增加了設計作品的藝術和科技含量。中心與山西省建築學會、山西省工藝美術協會、山西省服裝協會、山西省模特協會、山西陶瓷研究所、山西古建研究所、山西電視台、香港真維斯服裝集團(華北區)、山西綠洲紡織有限公司等企事業單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給學生提供了現場實踐和進廠實習機會,並與國內數十所藝術與設計院校建立了校級合作關係。實驗教學與時俱進,始終站在學科發展的前沿,2006年9月首批通過山西省教育廳合格實驗室的評估; 2009年通過了山西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的評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