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太原市聾人學校創辦於1957年,在幾代特教人的努力下,現已發展成為集九年義務教育和高中職業教育為一體的山西省特殊教育龍頭學校。學校的歷史,可分為六個時期。
籌建時期
1957年,太原市人民委員會受山西省人民委員會委託,責成
太原市教育局與民政局聯合籌建“太原市聾啞學校”。由民政局負責解決辦學場所及部分用具,教育局負責師資及經費。校址定在旱西門街西北口,背靠黑龍潭公園,與動物園相鄰。任秀珍和陳開源兩位女同志為第一批聾校教師。
1959年9月1日,“太原市聾啞人文化班”正式開學。首屆招生40名,學制為十年,使用全國聾校統編教材,採用手勢語教學。
1962年9月,教職工陸續增加到7人,由太原盲校代管,穀子泉老師負責聾教育。在校學生有70名。
起步時期
1962年10月,“太原市聾啞人文化班”由太原市教育局全面接管,並被正式命名為“山西省太原市聾啞學校”,李光榮同志為第一任校長。
1965年6月底,學校僅有的兩間教室因多年潮濕失修突然倒塌,聾啞學校臨時遷往建設路二校。1960年前後,市教育局在王村北街9號為盲校修建了一所學校,共8排平房。盲校因故未遷,暫由南城文教局使用,市教育局領導決定將其內部修建後交付山西省太原市聾啞學校使用。
1965年11月工程竣工,全校師生順利搬遷。學校南北長93.6米、東西寬57.56米,占地面積為5386.6平方米,設施設備已基本可以滿足教學的需要,教師可以分科組辦公,學生也有了宿舍,原來的“手語教學”開始向“口語教學”的方向變革。學校辦起了麻繩廠和縫紉加工廠,成為王村地區引人注目的單位。
停滯時期
文革初期,在“極左”思潮的干擾下,學校組織癱瘓,山頭林立,人心渙散,財產受到嚴重破壞。在“打砸搶”之風盛行之時,整個校園空無一人,一片狼藉。
1968年10月,中國人民解放軍69軍醫療宣傳隊進駐學校,學校安全基本得到保障,師生紛紛回到學校。醫療隊用針灸的方法為學生治病,老師們除協助治療外,還以口語教學為基礎,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經軍校兩方共同總結後,得出了“三分治療七分訓練”的結論,對聾啞學生的語言康復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由於動亂,統編教材停印,只能使用語錄本和省編教材。學制改為八年。同全國一樣,學校的“學工學軍學農”活動搞得轟轟烈烈,校辦工廠也辦得較為成功。
1975年,新建學校辦公教學樓(北樓),一共二層, 1976年交付使用。建築面積1410.65平米,磚混結構。
恢復與發展時期
1976年10月,粉碎“
四人幫”後,太原市聾啞學校出現了生機勃勃的景象,教師們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之中。自編教材,自製教具,開始嘗試運用“漢語拼音指語音節”教授學生。
1979年2月,學校領導班子完全配齊,教學上有了極大發展,教學質量穩步提高。1987年9月,原23班學生張翔以優異成績考取長春大學高等職業美術專業,成為我省第一名聾啞大學生。這期間,學校職業技術教育(美術、裱畫、玻璃畫、工藝陶瓷)也搞得非常活躍,中央新聞製片廠、
山西電視台及報刊部都分別予以了報導。
改革開放時期
1989年7月,學校教學樓(北樓)加層開工,當年投入使用。
1990年7月,動工新建三層學生宿舍樓(東樓),建築面積851.93平米,磚混結構。1991年4月,住校生從平房搬進新建宿舍樓。2009年1月,該樓被省建科院鑑定為D級危房,2009年5月拆建。
1999年,新建教學辦公樓(南樓和西樓),2001年交付使用,框架結構。地上建築面積5086.22平米,地下室建築面積939.63平米。原教學樓改為學生宿舍。
2000年,經原太原市教委批准增設了“太原市聾人學校職高班”,開設縫紉、美術、美容美髮、電腦打字等專業課程。學制恢復為九年,主要以全國聾校統編教材為主,部分學科使用普校教材。
2002年學校更名為“太原市聾人學校”。學校領導提出了“素質教育為主線,文化教育為基礎,職業教育為依託”的辦學理念,學校步入了健康、有序的良性發展之路。
輝煌發展時期
2004年3月,白英傑同志被任命為太原市聾人學校校長。學校領導班子開拓創新,銳意進取,以創辦人民滿意的特殊教育為目標,以創辦品牌特色學校為核心,以完善硬體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中心,在管理創新、課程改革、職稱評定、教學研究、素質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績。
管理創新 為使學校快速發展,領導班子提出了“兩零四一”的奮鬥目標和打造山西省特殊教育龍頭學校的構想。從建章立制入手,先後出台了《太原市聾人學校管理制度》、《太原市聾人學校管理制度新編》和《太原市聾人學校教學常規手冊》,開創了“依法治校、科研興校、人才強校”的新局面。
課程改革 學校試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相結合的課程體系。主要學科使用普校教材,部分學科使用全國聾校統編教材,輔以《閱讀與寫作》和中國小《美術》等校本教材。
職稱評定 2004年前,學校職稱指數緊張,教師結構僅有國小職稱設定,影響著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制約著學校的發展。從05年開始,學校重點解決教師的職稱認定、評定問題,現有高級教師4人,中級教師38人,學科帶頭人3人,骨幹教師31人。這些人已經成為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中堅力量。
教育科研以賽促教,科研興校,加快教師專業化成長。2006年4月,學校舉辦了首屆教師多媒體課件比賽,2006年11月,舉辦了首屆“校園百花獎”教師教學大賽。2011年6月,學校第一份教師刊物《育聰教研》正式刊印。學校先後承擔國家教師基金“十一五”課題《關於聾生日常行為習慣之養成教育的研究》及教育部重點課題《生態實驗下綜合實踐活動的實踐案例與理論問題研究》。《關於聾生日常行為習慣之養成教育的研究》已順利結題,並榮獲國家教師基金“十一五”課題一等獎。
設備一流 2008年
富士康科技集團總裁
郭台銘先生捐款500萬元興建學校現代教育中心,由信息技術教育、聾童語言康復和職業技能培訓三大部分組成。心理健康諮詢室、理化生實驗室、多媒體教室、微機室、律動室、雕刻室、噴繪室……現代化的設施設備為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素質教育 學校堅持以素質教育為抓手,注重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2009年3月,學校第一份學生刊物《心語心韻》出版,成了同學們抒發心聲、鍛鍊才幹的平台。2012年5月校園電視台的開播,成為引領校園文化、倡導校園德育建設的前沿陣地。以音體美等科為主的課外活動開展的轟轟烈烈,多次榮獲省市,乃至國家級大獎,成為學校一道亮麗的風景。2011年10月,在
第六屆中央電視台電視舞蹈大賽中,作為唯一一支聾啞人參賽隊,我校舞蹈節目《親圪蛋下河洗衣裳》,榮獲群文群舞組銀獎,王青湖同學榮獲演員獎冠軍。
職業教育 2006年9月18日,太原市教育局局長辦公會議研究決定並報請太原市編制委員會批准,學校在現有九年一貫制學歷教育層次的基礎上增設普通高中(後歸市教育局職教處),加掛“太原市聾人實驗高級中學的牌子”,學制三年,軌制為兩軌(後改為三規),開設美術、計算機、雕刻等專業課程,2007年秋季開始招生。先後有140名學生考上特殊教育高等職業院校,未上大學的學生的就業率達到95%以上。
喜遷新校 經市教育局批准,市政府及市發改委批覆,2010年3月9日,山西潤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與學校簽署《關於進行土地置換、資產補償事宜》的契約。學校所在地方歸山西潤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所有,由山西潤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在校址往南幾十米的地方,為學校新建一座校園。
2010年11月初,新校區建設工程基本完工, 2010年11月8日,師生正式遷入新校區辦公。原校區建築面積9820.7平米,新校區建築面積18858平米,幾近擴大了一倍。新校舍落成和使用對改善學校教學、辦公條件,最佳化育人環境,提升外部形象,創建全國特殊教育示範學校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在太原市聾人學校發展歷程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校園文化
學校以“和諧、博愛、務實、創新”的校風;“厚德、勤樸、勵志、自強”的校訓;“嚴謹、求精、愛生、樂業”的教風;“勤思、善學、誠信、友愛”的學風,“謙遜、寬鬆、文明、厚重”的校園人文環境馳名三晉大地。
校園風采
舞蹈《妞妞吃麵》:2014年1月獲第八屆全國殘疾人文藝匯演一等獎。此舞蹈用上下兩個章節,借姥姥給孫女講故事的形式和真實生活化的情境,反映出山西人對麵食的傳承;以聾孩子生動形象的肢體語言,反映出山西人對麵食的深深依戀。同時表達了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珍惜糧食的傳統美德。
舞蹈《大山支教》:2013年5月獲太原市校園文化藝術節比賽一等獎。舞蹈講述的是一個在山村支教的老師和山村裡的孩子們在一起讀書、生活的情景,他們雖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在老師即將離別時孩子們依依不捨催人淚下,感人至深。
舞蹈《親圪蛋下河洗衣裳》:2009年8月獲得了全國第七屆殘疾人文藝匯演獲金獎。該舞蹈取材於一首左權民歌,小山村,河灘里,清清的水中露出一塊塊石頭,一群光著腳丫,戴著銀鎖,扎著牛角小辮的純樸天真的山妞妞,時而跪在石頭上搓洗衣裳,時而在水中盡情戲耍,遠處不時傳來有趣的山歌聲……小河邊充溢著山野的情趣和歡樂。2010年5月參加了在廣州舉行的第十五屆全國“群星獎”匯演,並獲得“群星獎”,同時還參加了在廣州大劇院舉辦的精品節目展演,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2010年5月28日參加了在天津舉辦的中國首屆殘疾少兒藝術匯演獲金獎。2011年10月參加中央電視台第六屆CCTV電視舞蹈大賽獲得銀獎,小演員王青湖獲得了個人金獎。2012年5月份帶領舞蹈隊員受邀參加了中央電視台《
星光大道》助殘日專場晚會的演出,並和
王二妮一起完成了節目表演,在節目中學生以其優美的舞姿及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贏得了在場觀眾的陣陣掌聲。2013年4月應邀參加湖南台的《
奇舞飛揚》節目並一舉奪冠。
舞蹈《看秧歌》:2007年8月獲第五屆全國盲、聾、培智學校學生文藝匯演二等獎。舞蹈展現了一群活潑可愛的妞妞準備去看秧歌和看到秧歌時歡天喜地的情景,大家或擁擠,或學樣,展現了一片熱鬧歡快的氣氛。
舞蹈《乒桌球乓》:2006年1月獲全國第六屆殘疾人文藝匯演金獎。舞蹈表現了一種精神,一種永不服輸的精神,同學們在一起打球,一起拼搏,互相鼓勵,互相幫助,在不懈的努力下最終取得了勝利。2006年8月26日舞蹈《乒桌球乓》參加了山西省第四屆殘運會開幕式,同年9月應邀參加了中央電視台在長城舉辦的2008北京殘奧會的吉祥物發布儀式演出,受到一致好評。
所獲榮譽
學校堅持“以人為本、依法治校、科研興校”的辦學理念,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和指導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牢固樹立育人意識、質量意識、創新意識、服務意識和拼搏意識,改革創新,銳意進取,先後獲得“山西省特殊教育示範學校”、“三晉特殊教育文化藝術品牌學校”、“太原市德育工作模範學校”、“全國特藝人才培養基地”、“國家十一五教師科研基金先進實驗校”、“山西省特殊教育特色學校”、“山西省消防安全示範學校”等榮譽稱號。我校舞蹈屢次獲全國特殊教育學校文藝匯演大獎,籃球、桌球項目在全國殘運會比賽中也均獲得優異成績。近5年,高考升學率達100%,有159名學生考入高等院校,數以千計的畢業生走向社會,成為自強不息的有用人才。
現任領導
付晉蔚,太原市聾人學校校長
李冬梅,太原市聾人學校黨支部書記
范光雲,太原市聾人學校黨支書部副書記
郭建平,太原市聾人學校後勤副校長
胡麗瓊,太原市聾人學校教學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