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山圍三面,河阻一方,地勢險固,有若秦蜀。古設雄關三道,以御外患侵擾。所謂“太原三關”,即天門關、石嶺關和赤塘關。這三關之中,天門關地勢最險,石嶺關、赤塘關地處最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太原三關
- 地理位置:山西太原
- 著名景點:天門關、石嶺關和赤塘關
- 作用:以御外患侵擾
天門關,天門積雪,乾燭谷,石嶺關,簡介,建築,要道,赤塘關,
天門關
簡介
天門關位於太原北郊關口村北一華里許。清道光《陽曲縣誌》載,
“二山回合如門,在縣之乾方,故曰天門。”天門關始建年代不洋。明末山西巡撫陳純德所建的“全民堡”,現已無跡,關垣版築土城,今乃斷續殘存。從現存的遺址可大概看出當時的規模。關門的礎石30年前尚在,在60年代初因修築新公路時拆除。關上的“六郎廟”於1947年被閻錫山軍隊拆毀,修了碉堡。現存遺蹟僅剩廟前門階一段,側石一對。天門關西北山峰,現存六個土石混築的基台,直徑每約二米,當地父老相傳是楊家軍插旗的旗墩,關之西南山麓,有一爿背風朝陽土凹,傳為楊家軍練武場地,現 在已闢為良田。關南二百米處原有“觀音庵”一座,而今已成一片廢墟,只留一通修庵碑石,訴說著當年修庵的緣由。天門關東南二公里處的“楊家井”又稱馬刨泉,泉眼口徑約三米,深約五米。俚傳此泉乃楊家軍戰馬馬蹄刨而成,故名“馬刨泉”,天門關北去11公里是西凌井村,歷史上叫做“凌井驛”。再北25公里為“兩嶺關”,史稱“婆娑隘”又稱“凌井口”,是為兵家駐防要隘。在這裡隘口附近,現存老爺廟,古道橋和茶房(一名寮房)等遺蹟。從乾隆五十六年(1791)和道光二十九年(1849)重修兩嶺關橋,路碑石中,可窺其演變之一斑。
天門積雪
天門關曾是太原通往靜樂,寧武等晉西北各縣的古道咽喉。陽曲縣傳統的八景之一“天門積雪”,就是描述天門關冬季的勝況。明代山西巡撫蘇惟霖的律詩《天門關》:“天門關里錦屏分,峭壁參天亂鬥文。怪石斜飛全欲墜,野花倒掛暗來熏。灣灣泉響非關雨,曲曲巒封不借雲。千里登臨游頗倦,到來忽覺跟眸瞳”,就是對當年天門關景致最生動的描繪。
乾燭谷
天門關凌井口一道相連,互為首尾,山勢險要,溝谷曲深,史稱“乾燭谷”。谷的東側崖間,舊有棧道一條,俗呼“羊腸坂”,又名“楊廣道”,是隋煬帝楊廣做晉王時所築。當年,他由此棧道北出巡遊所經之“天棧”,“好漢坡”等棧道險段,至今仍尋覓可見。相傳康熙皇帝微服私訪時,曾跨天門關,行經乾燭谷。傳統戲劇《四郎探母》中的楊四郎,便是暮出凌井驛,夜闖乾燭谷,而與母佘太君相會於天門關內的向陽店。
如今的天門關,雖已關門絕跡,垣廟廢毀,但關里關外卻面貌一新:昔日“跌死狸狸彎死牛,行人過棧膽憂憂”的乾燭谷羊腸坂,如今已成為通途。
石嶺關
簡介
石嶺關古稱“白皮關”,“石嶺鎮”,位於陽曲縣大盂鎮上原村北二里的地方,東靠小五台,西連官帽山。山勢峻險,關隘雄壯,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是太原通往代、雲、寧、朔的交通要衝。據史籍記載:唐武德八年(625)突厥騎兵曾逾石嶺寇并州。宋開寶二年(969)宋太祖征伐晉陽,遼國軍隊增援北漢,宋、遼曾為爭奪石嶺關,浴血拚戰。金天會三年(1125)冬,金軍南侵北宋,西路統帥粘罕(宗翰)曾出兵克石嶺取太原。直至抗日戰爭爆發的1937年(民國26年)秋,日本侵略軍也是先攻破石嶺關而淪陷太原的。
建築
石嶺關始建年代不詳。清道光《陽曲縣誌》記載,“明築土城戍守,萬曆年間改築石城”。據實地考查,城方圍1.25公里,原有內、中、外門三道,每門相距約150米。內門洞頂築有“觀音閣”,外門洞頂建有“三義廟”(敬仰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石城於1920年(民國九年)修建平遙至忻州公路時拆毀,三義廟尚存部分遺蹟。時下古關內、外兩門均毀,僅存中門,名曰“耀德”,系萬曆二十四年(1596)所建。門洞長10.3米,寬3.9米,高7.4米,石砌門台,磚券拱門,十分堅固。城牆底寬3至4米,頂寬1米,高5至6米,依山曲折築砌。折北向又有殘牆150餘米。原由太原前衛鎮撫千戶朱龍,澤州柳樹店巡檢司巡檢楊萌寅任委官,組織山西各州縣匠夫共885名建成。石嶺關不僅雄偉,且有風趣。在中門北口西側土台上,有罕見的高8米,圍1.4米的木瓜果。它早在清代就有記載,在民國二十五年(1936)被狂風所折,1937年日寇將樹幹砍了當柴燒。然而,古樹有靈,於次年春天根部發芽,始成今之大樹,連年結果,為太原一奇。
要道
石嶺關,嶺橫東西,路縱南北,歷為太原通往忻代雲朔之要道。往昔關洞門細窄陰暗,引道坡陡彎疾,加之官兵把守,戒備森嚴,給行旅交通造成困難。金元好問《石嶺關書所見》詩云:“軋軋舟車轉石槽,故關猶復戎弓刀。連營突騎紅塵暗,微服行人細路高”即為當時情景之寫照。1920年(民國九年),創建公路時,將石嶺關洞門鑿通。新中國成立後,為發展公路交通事業,根治古關險道坡陡彎疾,交通故障多發的蔽端,將石嶺關道路裁彎取直,降坡拓寬,腰斬石嶺關城,結束了古關石嶺交通難的歷史。
赤塘關
赤塘關,位於陽曲縣高村鄉河莊村,又名“河莊關”。“赤塘關”得名於唐代劉赤塘曾在此隱居之由。東去16公里為石嶺關,中有官帽山連線,使兩關呈“犄角之勢”,軍事地位至關重要,無論南攻北,北攻南,勝可速進,敗可互應,堪稱攻守兼得之重關要隘。宋開寶二年(969)太祖趙匡胤攻晉陽不下,遂移兵石嶺,欲斷北漢援兵,使晉陽城孤立。然而,石嶺關堅難破,遂又分兵先克赤塘關,後破石嶺關。
赤塘關始建年代不確。故址殘垣斷壁清代尚存,關西南200米處尚有全民堡壘遺蹟,內有井道上下連通。
1932年,修建同蒲鐵路時,將亦塘關殘跡掘平,1938年八路軍120師首先切斷赤塘關內外高村至豆羅間的20餘公里鐵路線,連克石嶺關,豆羅等地口軍據點,炸毀軍車3列。1948年7月,國民黨閻軍三十九師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逼迫下,棄忻縣城南逃。師長劉鵬翔唯恐在石嶺關被殲,令主力向赤塘關突圍,結果在小豆羅一帶陷入人民解放軍的埋伏圈,被全部殲滅。
赤塘關東壁山頭名曰“虎頭山”,山上有“羊馱寺”。傳因山高路險,述寺磚瓦皆由群羊馱運而得名。關南即是陽曲縣的高村,大盂鎮。據道光《陽曲縣誌》記載,大盂、高村之間,因地勢低洼,春末夏初於晨光薄霧之中曾有幻景(海市蜃樓)出現,這是太原七千平方公里疆域內唯一有記載能觀賞到“蜃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