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僕寺
- 注音:tài pú
- 釋義:官名,始置於春秋
- 出處:《周禮·夏官·太僕》
太僕寺,中國古代朝廷的中央機構之一,秦、漢九卿中有太僕,為掌車馬之官。明掌牧馬之政令,屬兵部,並於滁州設立南京太僕寺。清代因之,皇帝出巡,扈從車馬雜物皆為...
官署名。明太祖洪武六年(1373)置太僕寺於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掌牧養馬匹,以備軍需。成祖永樂十八年(1420)定都北京,遂改北京行太僕寺為太僕寺,而以在滁州...
洪武六年兵部在滁州設立統一管理放牧繁殖軍馬的機構——太僕寺,令滁軍民養殖馬牛。戶養馬一匹,一年上交馬駒一匹;或養牛,一年上交牛犢一頭。永樂初年另設北京太僕...
太僕寺旗是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轄下的一個旗。“太僕寺”一名由來已久,早在春秋時,就有掌管皇室御馬和馬政的“太僕”官、秦、漢時為九卿之一。太僕寺旗地處...
太僕寺街位於西城區東南部,東西走向,東起府右街,西至東槐里胡同。因其地有明代衙署太僕寺遺址而得名。...
判太僕寺事,官名。北宋前期置,為太僕寺長官,以朝官以上充任。神宗元豐(1078—1085)改制,復以太僕卿為太僕寺長官,遂罷。 ...
太僕寺則例 法規集。纂者下詳。1卷。此書系纂述清初太僕寺的組織、官員數額及所司職掌、賞罰而成,未分細目。有清內府朱絲欄抄本。 ...
太僕寺33號院分為兩個部分,外圍是回遷房,內部是央產房和一部分商品房!內部小區管理完善,適宜居住。...
太僕寺主簿廳,機構名。太僕寺內部機構之一,掌章奏文移事宜。...... 太僕寺主簿廳,機構名。太僕寺內部機構之一,掌章奏文移事宜。乾隆六年(1741) 置, 設主簿...
太僕寺左司是機構名。乾隆六年(1741) 置,設員外郎、主事各二人(俱滿洲、蒙古各一人),筆帖式五人,掌理司屬事務。...
清代太僕寺之牧馬場地。清制,太僕寺在邊外設左翼與右翼二牧廠。...... 太僕寺在邊外設左翼與右翼二牧廠 左翼廠在獨石口外都石山之北, 凡騾馬、騸馬均放牧於此...
機構名。太僕寺下屬二司之一,掌右翼牧廠及馬群均齊賞罰等事。乾隆六年(1741)置,額設員外郎滿洲、蒙古各一人,主事滿洲、蒙古各一人,筆帖式五人,管理司屬事務...
太僕寺御馬苑旅遊區,位於錫林郭勒盟南部貢寶拉格草原,是清朝太僕寺左翼牧群所在地,是錫林郭勒草原上距京、津、冀最近的蒙古風情和御馬文化旅遊景區。...
太僕寺右翼牧廠,清政府直屬牧場之一。位於張家口西北。東至察哈爾正黃旗界,西鄰察哈爾鑲紅旗,南接大同邊界,北抵察哈爾正紅旗。東西距150里,南北距65里。廠官吏駐...
太僕,是一個漢語辭彙,拼音是tài pú,官名,始置於春秋。秦、漢沿襲,為九卿之一,掌皇帝的輿馬和馬政。班《表》:太僕,秦官,掌輿馬。周穆王所置,蓋大御眾...
太僕寺左翼牧廠,清政府直屬牧場之一。位於張家口東北。東至宣化府邊界,西鄰鑲黃旗牧廠,南接鑲藍旗牧廠,北抵察哈爾鑲黃旗。東西距130里,南北距50里。其地約在今...
《太僕寺逸草》是2008年11月1日由內蒙古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象醜牛。本書主要收錄了隱居世外的作者創作的一些文章,包含他對於人生的思考、歷史人物的評論...
太僕寺紅旗牧場位於錫林浩特的太僕寺旗紅旗鄉,該牧場原是國營牧場享有國家補貼,占地一萬餘畝,年產牧草80餘萬斤。太僕寺紅旗牧場基礎設施健全,有較多的房舍,及水澆地...
乾隆帝頒旨按知府禮葬,追封為太僕寺正卿,入昭忠祠,國史館立傳,並飭令有關省縣列入“鄉賢”,一同被殺害的還有次子思沆、侄師沆均予旌表,嘉封長子宗沆承襲...
官署名。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由尚牧監改名。掌系官馬匹出納,馬具製作。後改名衛尉院,太僕寺。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復舊,武宗至大四年(1311)改稱太僕寺。...
太僕寺卿掌車輅、廄牧之令,總乘黃、典廄、典牧、車府四署及諸監牧。少卿為之貳,丞參領之。國有大禮,供其輦輅、屬車,前期戒有司教閱象馬。凡儀仗既陳...
內蒙古太僕寺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於1994年03月26日在錫林郭勒盟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格日勒圖,公司經營範圍包括許可經營項目:吸收公眾存款;發放短期...
太僕寺街小區編輯 鎖定 小區坐北朝南,環境整潔幽雅,花草眾多,道路空間寬敞。通過小區道路的合理組織,休閒設施的精心安排,提供自然、舒適的居住環境。建築設計線條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