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了,我們去哪裡》是2004年12月1日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彭揚。該書記述了在時代的浪潮下九位出生於80年代的邊緣人在生活中道路跌跌撞撞的故事。
基本介紹
- 書名:天黑了,我們去哪裡
- 作者:彭揚
- ISBN:10位[7540434481] 13位[9787540434489]
- 定價:¥16.00 元
- 出版社:湖南文藝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4年12月1日
內容提要,編輯推薦,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提要
《天黑了,我們去哪》記述了九位出生於80年代的邊緣人的故事,這裡有因失戀自殺未遂的,有陷入同性戀難以自拔的,有因學習負擔過重得了憂鬱症的,有整天沉溺於“明星夢”的,有因家裡只能供養一個上學而使兄妹變成仇敵的,有因精神緊張和身體不適而被人引誘吸毒的,有受黃色書刊和色情網站影響而染上愛滋病的,有既不上學又不工作把網路遊戲當成了日常生活的。
閱讀這些在青春中迷失,在成長中彷徨的故事,人們的心情不能不憂鬱,不能不沉重。因為他們本不該走上這樣的道路,本不該攤上如此的命運。
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在2004年2月26日頒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中指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狀況如何”,“直接關係到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關係到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高度重視對下一代的教育培養,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質,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是黨和國家事業後繼有人的重要保證”。這本《天黑了,我們去哪》從“問題少年”的角度,反證了這一問題的重要與緊迫。“未成年人”的教育需要“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中的“問題少年”的問題,需要引起關注與重視。從某種意義上說,對這一部分人的理解、關愛和幫助,既是對己出“問題”的他們的療救,也是對更多未成年人少出“問題”和不出“問題”的預防。在這樣一個重大問題和重要工程上,當然也是“一個都不能少”。
在這本記述同齡人中的不幸者的作品裡,我們能感覺到作者視野的下沉,目光的深邃,更能感覺到浸透在這視野與目光里的那種深深的關切,幽幽的焦慮,殷殷的責任。這可能是這本書最為獨特也最為可貴的地方。我還感興味的是,在選點取材的典型性,文字描述的可讀性,以及對一些敏感話題把握得當和注重心態與情態的揭示,以給人預留更多和更大的想像與思索的空間等方面,作者表現出了相當成熟的文學素養和藝術才情。可以說,把這本作品放到當下的紀實文學領域來看,它也是題材比較重大而文學含量又較高的一部不能忽視的力作。
這本書對於彭揚的個人寫作來說,無疑具有一種突破性的意義,但更大的意義可能還在於它以一種介入現實和憂思社會的努力,使當下的“80後”的寫作在上更豐富了,厚重了,並讓人看到了作為文學的“80後”正在增長的活力和正在生長的希望。
編輯推薦
我看了以後有哭了好多次,覺得裡面有很多自己的影子,突然感覺很想傾訴一下,這些事情就像真的發生在我的身邊。——林蕭(高中一年級)
作者真的很了解我們,雖然他採訪的是一些邊緣的學生,但是有很多青春期的感受我們也一樣體驗過。我喜歡他的文字和一種真誠敘述的方式,好像昨天寫在日記上的話,今天就出版成書了。這本書和小說不一樣,它直接抵達到了我們情感的核心。——畢華(大學中文系二年級)
我看完這本書以後把其中喜歡的章節複印下來,當作一種能夠支持我的文字聖經。我的心理也很消極,甚至有點“問題”,但是看到他的文字時,內心就特別的安靜平和。我是學藝術設計的,我設計了一件襯衫,把彭揚的頭像繪製在上面,像切·格瓦拉一樣有段時間天天穿在身上,他成了我的精神偶像。——魏餘波(大學藝術設計系一年級)
以前我也看過很多青少年心理調查之類的圖書,那些書雖然是一些社會工作者認真採訪的結果,可總覺得是在說數,感覺很假。而彭揚的這本書寫的很真實,很多感觸我都親身經歷過,沒有真實的還原,我很感動,希望有這位在這個急功近利的浮華世界思想和生存的獨行者。——陳安棟(高中三年級)
作者簡介
彭揚,光影生。北京電影學院學生。主演電影《小提琴》入圍法國里昂電影節和韓國短片電影節。主演廣告英特爾奔騰四處理器,喜之郎果凍和大白兔奶糖。 文字客。高中時在《當代》、《人民文學》、《青年文學》、《芙蓉》雜誌發表文章。曾獲日本第九屆“少年村上春樹”文學獎,第一屆全球華人少年寫作大賽“少年文學大獎”,《青年文學》2002年年度小說一等獎等20個文學獎項。作品被譯成英、法、日等文字。已出版獨立攝影採訪《天黑了,我們去哪》,小說集《洞》。現在多家雜誌開設電影和文化專欄。 樂行者。首張個人創作音樂專輯《stay in your arms》囊括網路格萊美三項大獎。成為《滾石》雜誌看好的亞洲音樂新星。 色彩族。舉辦個人畫展“飛吧,威力斯特。”即將出版畫集《漫遊少年和小豬的劍》。
目錄
我的薦言
紫
關於年年的一些
[沉與圍]
幻想曲
殺
白日灼身
在黑里
洶湧濕地
鐵的后座日誌
彭揚的高度——關於彭揚,關於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