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地古鹿邑城之老子仙鄉漫話

天高地古鹿邑城之老子仙鄉漫話

《天高地古鹿邑城之老子仙鄉漫話》因篇幅和寫作宏旨所限,對鹿邑歷史上經濟、民賦、災害、軍事、區劃等內容並不能屬意涉獵。這些鹿邑歷史相對於中國大歷史來說,只能算作小歷史。而老子故居的興衰榮廢則更是小歷史中的小歷史,然而這小小歷史卻是鹿邑歷史中最耀眼最精彩的部分,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那就是“驚天動地”,從而也在中國大歷史中占據著重要和不可替代的席地。《天高地古鹿邑城之老子仙鄉漫話》適合大眾閱讀。

基本介紹

  • 書名:天高地古鹿邑城之老子仙鄉漫話
  • 出版社:河南大學出版社
  • 頁數:250頁
  • 開本:16
  • 作者:周西華
  • 出版日期:2013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後記,

內容簡介

《天高地古鹿邑城之老子仙鄉漫話》以歷史為脈絡介紹了老子故居的興衰榮廢。以歷史為經線介紹中國古代文化對歷史的影響,尤其是道家和道教文化對中國歷史的影響。同時介紹了古老的鹿邑縣作為老子故里的歷史發展演變過程以及鹿邑境內與老子文化相關的歷史遺存,既有可讀性,同時兼顧科學性。

圖書目錄


第一章 鹿邑的基本概況
一、地理位置
二、地質地貌
三、氣候
四、河流
1.渦河
2.惠濟河
五、地名
1.苦縣
2.鳴鹿
3.武平縣
4.真源縣
5.仙源縣
6.衛真縣
7.鹿邑縣
第二章 鹿邑上古文化
一、隱山先民部落
二、欒台先民部落
三、長子口大墓文化
四、李姓的誕生
第三章 東周時期道家的誕生及傳播
一、春秋時期道家的孕育
二、老子的基本生平
1.老子的遠祖
2.老子的父親
3.老子的母親
4.老子的生地
5.老子的出生
6.老子的名字
7.老子的青年
8.老子的年齡
9.老子的職務
10.老子的西出
11.老子的葬地
12.老子的子孫
13.老子的著作
14.《老子》的版本
15.《老子》的篇章
三、老子與孔子
四、戰國時期莊子對道家的繼承與發展
五、道家思想對諸子百家的影響
第四章 秦漢至南北朝時期老子思想的運用及對老子故居的祠拜
一、秦始皇人海求仙和自稱真人
二、漢初老子思想運用於實踐的成功
三、道教的產生
1.道教的孕育
2.道教的產生
四、漢桓帝派大臣來鹿邑祠拜老子
五、邊韶《老子銘》碑
六、老君台的興建
七、曹操、曹丕父子對老子生地的拜謁和敕修
1.魏武帝曹操——到老子生地拜謁的第一位皇帝
2.魏文帝曹丕——到老子生地拜謁的第二位皇帝
八、南北朝時期幾位皇帝對《道德經》的注釋
1.北魏太武帝受道士篆並用道教稱呼作年號
2.北魏孝文帝對《道德經》的注釋
3.梁武帝對《道德經》的注釋
4.梁簡文帝對《道德經》的注釋
5.梁元帝對《道德經》的注釋
九、兩晉南北朝時期關於老子的幾首詩
第五章 隋唐時期對老子的尊崇及對太清宮的擴建
一、隋朝薛道衡《老子碑記》
二、唐朝尊老崇道的背景
三、唐初幾位皇帝對老子的尊崇
四、介紹幾件唐朝同老子有關的事情
1.唐高祖——到老子生地拜謁的第三位皇帝
2.唐高宗、武則天——到老子生地拜謁的第四、第五位皇帝
3.武則天對老子的先尊后貶
4.玉真公主來鹿邑謁祖學道
5.太清宮現存的三通唐碑
6.鐵柱
五、唐後期的太清官
六、齊帝黃巢(到過老子生地的第六位皇帝)對太清宮的破壞
七、梁太祖朱溫(到過老子生地的第七位皇帝)對太清官名的更改
第六章 五代陳摶對道教的貢獻
一、五代亂世歸隱的背景
二、陳摶對道教的貢獻
1.陳摶的生平
2.陳摶同幾位皇帝的交往
3.陳摶的主要貢獻
4.鹿邑歷史上紀念陳摶的主要遺蹟——陳摶庵
第七章 宋金元時期對老子的尊崇及對鹿邑太清宮的拜謁
一、宋真宗——第八位來老子生地拜謁的皇帝
1.宋真宗對老子的尊崇
2.宋真宗親來鹿邑祠拜老子
3.宋真宗在祠拜期間所做的幾件事情
4.宋真宗祠拜老子生地的詩文及詔書
5.宋真宗與唐玄宗尊老崇道之比較
二、宋徽宗——歷史上第六位注釋《道德經》和第九位親來老子生地拜謁的皇帝
1.宋徽宗崇道的背景
2.宋徽宗崇道的措施
3.宋徽宗親來太清宮行恭謝禮
三、宋朝關於鹿邑太清官的詩文
1.陳摶關於老子的詩
2.范仲淹關於太清宮的詩
3.歐陽修關於太清宮的詩
4.蘇東坡對太清宮的記述
5.陸游對太清宮的記載
四、金朝的“普天大醮”及對太清宮的保護
1.金代新道教(全真教)的應運而生
2.金章 宗在鹿邑太清官舉行“普天大醮”
3.金代對太清官的保護
4.金代關於老子及鹿邑太清宮的詩
五、元朝對鹿邑太清宮的保護
1.元代道教的衰落
2.太清宮現存的三通元碑
3.太清宮已亡佚的兩通元碑
4.元世祖御製老子贊文
5.兩通關於明道宮的碑刻
6.元初鹿邑、衛真二縣的合併和渦河改道
7.元末戰亂對鹿邑太清宮的破壞——韓林兒成為到過老子生地的第十位皇帝
第八章 明清時期的鹿邑與老子
一、明朝時期的鹿邑與老子
1.明代道教的繼續衰落
2.明朝關於老子生地的幾首詩
3.張三豐在鹿邑太清宮學道
4.山西洪洞大槐樹移民鹿邑
5.鹿邑城牆的大規模興建
二、清朝時期的鹿邑與老子
1.順治注釋《道德經》——成為第八位也是最後一位注釋《道德經》的皇帝
2.唐宋明清四位皇帝御注《道德經》之比較
3.清代民間對太清宮的修繕
4.清代關於太清宮的碑刻
5.清代關於鹿邑老子遺蹟的贊文及詩賦
6.鹿邑八景詩
7.明清兩代七部古《鹿邑縣誌》的編纂
8.太平天國北伐軍未攻打鹿邑縣城的傳說
第九章 民國時期的鹿邑老子遺蹟
一、鹿邑知事王光第立“老子誕生處”碑
二、日本侵略者在老君台上留下的13處彈痕
第十章 新中國成立以來老子生地遺蹟事記
後記

後記


2006年底,當我的第一本介紹老子的著作《老子故里風景名勝解說》面世時,我就決計要對它進行修改了。當時想的只是修改,未曾想到後來真的動筆時卻完全撇開了那本書的寫作脈絡而另起爐灶了。老子故里自古流傳下來的“地古永傳曲仁里,天高近接太清宮”的詩句,既表明了曲仁里悠久的歷史和太清宮在道教中的崇高地位,又表明了老子在中國歷史上和中國人心目中“頂天立地”的巨大影響,又因為北宋大文學家歐陽修在幾首詩中都把老子故里稱作“仙鄉”。所以,本書便被定名為“天高地古鹿邑城”之《老子仙鄉漫話》。

儘管我對本書的寫作已做了充分的心理準備,但到了真正動筆時,才發現困難重重。這個困難首先是資料的貧乏。在一個縣城,手頭上只有幾本說來令人汗顏的相關書籍,而這幾本書所記載的關於老子故居的文字就好像是許多棵參天而且枝葉茂盛的大樹,經過幾百上千年的風霜雨露,許許多多的枝葉脫落了,只剩下了一些根乾。也就是說,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歷史上老子故居的史料,不僅許多的細節不具備,即便作為簡略的梗概,也是非常不完整的。要想從中梳理出歷朝歷代老子故居的興衰榮頹,無疑是非常困難的。其次是古今時間的換算。我在大學裡讀的雖然是歷史學專業,但對我國古代的皇帝紀年和天干地支紀年月日時多是藉助工具書才能換算出相應的公曆時間。還有古今地名的對照、古碑文字的辨認、標點及譯註(尤其是元代碑文)等都是令人困擾而且繁瑣的問題。三是歷史上太清宮的許多文物(如碑刻等)尚未出土,即便一些已出土的文物也尚需作最基本的認知或作進一步深入的考證與研究。寫作這本書,對於筆者來說,最大的問題是心有餘而力實絀,研究的水平低,寫作的水平又差,等等。這樣的一本書是需要研究老子文化的專家來寫的。這些都決定了本書存在著許多的局限和不足,我期待著讀者朋友的指正。

從2008年6月到2013年2月整整四年零八個月的光陰,在幾乎所有能擠出來利用的業餘時間裡,在那間冬天凍得要死夏天熱得要命的狹小書房中,我埋頭整理這本書。當然我並不是說這四年零八個月里的每一天都要動筆去寫它,因為工作性質的特殊,我常常的三天、四天,甚或是十天半月不曾動它。但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在這四年零八個月的日晝月夜以及暑夏寒冬的交替中,我沒有一天不曾想到它。所以,這本書的寫作也就成了一次漫長的人生苦旅,我的身心一直處於這漫長苦役的煎熬之中。我許多次地問自己為什麼要自討苦吃,許多次地有過想放棄的念頭,但我還是咬著牙堅持了下來。當我為本書畫上句號,回過頭來看那浸潤著太多汗水的紙張已發黃、字跡已模糊的六大本初稿時,心中無限感慨,我竟然完成了!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大笑。再想想自己這幾年的辛勞,競咨嗟欲泣,繼而長號而不能自禁……
這本書的寫作帶給我許多苦痛,我不得不放棄本來就不多的一些生活的樂趣。但也正是這本書的寫作充實了我的生活,點亮了我的生命,給了我活著的快樂,鼓起了我直面醜惡的勇氣,使我能夠在許多個漫漫長夜中微笑著去等待白天的來臨。

當本書出版之際,我要鄭重地寫下要感謝的人們的名字。感謝我的父親周自敏,在“文化大革命”結束後,他認識到了知識的重要,毅然將我從農村帶到縣城讀中學,我的命運自那一刻而改變。他和母親供我一直讀完大學。十多年的求學生涯使我熱愛上了讀書,而書中的世界又是那樣地迷人。父親是那樣的寬厚、慈祥與善良,而這正是我在這個充滿著欲望的世界裡沒有迷失自我和對這個社會永存感恩的基礎。張景志先生引導我走上了關注老子的道路,使我增加了一個以研究老子為切入點的了解中華悠久歷史和博大精深文化的視窗,從而比別人又多了一個世界。
感謝我的老師,全國著名歷史學家朱紹侯先生。我在河南大學歷史系讀書時他是歷史系的系主任。他拿著巴掌大的小紙片給我們娓娓講課的大師風範已定格為我對先生以及20世紀80年代河南大學深厚學術積澱以及獨特教風的最重要記憶。當我將書稿呈送給他,他不顧年屆米壽,仔細審閱書稿,並欣然作序,給予了最熱情的鼓勵和肯定。
我還要鄭重地寫下為本書的寫作和出版做了大量具體工作的幾位朋友,他們是王勇、欒少群、寧高明。他們幫助我一遍一遍地列印、校對、訂正文稿,這本書的字裡行間有許多他們的心血。王勇同志還曾多次陪同我參與了對一些古碑刻文字的抄錄工作,並同我一同發現並感受了認定“太清官齋醮記碑”為唐碑的巨大驚喜。
河南大學蘇文魁教授、宋立華教授對本書的出版給予了許多的關心,李雲先生、張珊女士作為責任編輯為本書在我的母校河南大學出版社出版做了很多具體工作,付出了很多辛勞。我的好朋友魏風山、郭永生、薛斌等對本書的出版給予了幫助,他們的幫助已轉化為對老子故里文化事業的支持。
我的妻子張馨對我的寫作給予了默默的全力支持,她在繁忙工作和瑣碎家務的間隙,兩遍通讀初稿,分享著我寫作的快樂,分擔著我生活的風雨。我的孩子給了我許多快樂,我常常陶醉在女兒那優美的琴聲里,我感受到了人生的美好和音樂的巨大魅力。
我還要感謝在我生命里程的每一個階段給了我關心、幫助和愛護的人,雖然我不能一一寫下他們的名字,但我心裡對他們存有無限的感激。

“我為什麼眼中常含著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我常常地自吟自誦著艾青詩中的這段名句,當寫這本書的時候,我覺得我讀懂了詩句的含義。當這本書出版之時,我覺得對我的家鄉、我的親人和所有愛護過我的人,已盡了自己最大的責任。
周西華
2013年7月7日國難之日於老子故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