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開岩一線天

天開岩,俗名“污西凹”,一名“唐公岩”,位於棲霞山西峰之側,峭壁如截,勢若天開。《同治上江兩縣誌》載:“峰之迤西,矗石凌空,為天開岩。兩岩削立,其直如截。闊可三尺,為磴數十,磴盡為台,所謂唐公岩也。”一線天,位於虎山南麓,去天開岩西南200米,山石嶙峋,參差夾立。蔣維喬《棲霞山紀游》載:“一線天者,有一大石如圓錐形,中空若龕,頂通天光,故名。”洞裡窺天,細如一線,堪稱奇觀。明代,秣陵名士盛時泰與摯友沈君聘,同偕山僧法通、同能,捫蘿攀山,上西嶺,探奇覓古。於亂石縱橫的峭壁中,尋得一壁,上鐫“天開岩”三字。復見另一壁鐫“醒石”二字。皆不知何人所題。繼而奮力尋覓,則南唐徐鉉、徐鍇,北宋張稚圭、王ND256?等題識,一一顯露。四人大喜過望,逐字摹拓,滿載而歸。後棲霞寺僧大覺在岩旁結茅以居,曰“石壁軒”。遂有人來此遊覽。明人王隨有《天開岩》詩記之:“棲霞山後峰,天開一岩秀。中有坐禪人,形容竹柏瘦。飢餐岩下松,渴飲岩下溜。爰步岩石前,白雲起孤岫。”大覺圓寂後,草軒不存,唯余石壁上漫漶不可識之題款,啟示後人。天開岩上下留有唐宋以來名人詩句題刻20餘處。保存較好者有:南宋治平二年(1065)四月、清乾隆十九年(1754)八月、光緒十五年(1889)十月、民國19年(1930)12月題刻等10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