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都山道觀

天都山道觀(寧夏海原縣),天 都 山 位 於 寧 夏 回 族 自 治 區 海 原 縣 西 安 鄉 ( 古 西 安 州 ) 以 西 7 . 5 公 里 處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都山道觀
  •  歷史文獻:《 續 資 治 通 監 長 編 》
  • 時 期:北 宋 時 期
  • 時間: 1 0 9 9 年
歷史記載,主要景點,石台,石窟,

歷史記載

北 魏 至 隋 唐 時 期 , 天 都 山 上 已 開 鑿 了 不 少 佛 道 教 石 窟 。 北 宋 時 期 , 天 都 山 上 已 建 有 廟 宇 。 據 《 續 資 治 通 監 長 編 》 卷 5 1 0 載 : 宋 哲 宗 元 符 二 年 ( 1 0 9 9 年 ) 五 月 丙 午 , 熙 河 蘭 會 路 鈐 轄 折 可 適 知 西 安 州 , 當 地 少 數 民 族 首 領 章 粢 乞 修 天 都 山 廟 , 詔 封 廟 神 為 順 應 侯 , 並 賜 「 順 應 」 廟 額 。 元 代 以 來 廟 宇 頹 廢 , 明 萬 歷 二 十 六 年 ( 1 5 9 8 年 ) 重 修 。 清 同 治 年 間 ( 1 8 6 2 - 1 8 7 4 年 ) 毀 於 戰 亂 。 清 光 緒 癸 未 ( 1 8 8 3 年 ) 至 戊 子 ( 1 8 8 8 年 ) 歷 時 六 年 予 以 重 建 。 民 國 9 年 ( 1 9 2 0 年 ) 又 毀 於 大 地 震 。 民 國 2 7 年 ( 1 9 3 8 年 ) 開 始 重 建 , 至 民 國 3 3 年 ( 1 9 4 4 年 ) 大 體 建 成 。 1 9 5 8 年 全 國 大 煉 鋼 鐵 , 天 都 山 乃 產 銅 之 地 , 遂 將 廟 宇 全 部 拆 毀 。 1 9 8 0 年 張 理 窮 道 長 上 山 重 建 , 稱 為 天 都 山 道 觀 。
天都山道觀天都山道觀
天都山位於寧夏海原西安鄉之西十五華里,為火成岩的石山,據有史可查,在北宋和西夏時,即有天都山。
天都山一名,始見於《續資治通鑑長編》,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五月,西涼府潘羅支(吐蕃政權)遣使入奏,願與王師共擊李繼遷(西夏創始人),帝乃詔涇源路部署陳興等,俟羅支報至,即勒所部過天都山策應,勿復奏俟朝命(卷五十六),又見於《宋史陳興傳》等書,從以上資料看,天都山之名,始於宋夏之前。
自唐末至北宋,隴山左右地區主要有吐蕃、党項等族,天都地區有妙娥、延家、熟嵬、章埋蕃族,宋初與之和好。鹹平五年(1002年)三月,李繼遷攻占戰略要地靈州,形勢驟變,各蕃族先後歸夏。仁宗景?三年(1036年),夏元昊分左右廂,立監軍司、右廂神武軍駐天都山。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西夏野利遇乞領兵駐守天都山稱天都大王。仁宗康定二年(1041年)夏元昊納妃沒口移氏,於天都山下營造宮殿,內建七殿,極壯麗,府庫館舍皆備,日與沒口移氏宴樂其中。相傳在天都山避暑。神宗元豐四年(1081年)十一月,宋李憲領兵由蘭州經女遮谷(榆中)弩扎川(定西)屈吳山至天都山下,焚南牟內殿七殿,並其館舍,南牟會由此衰落。
天都山建廟記載,最早見於《資治通鑑長編》卷五百十稱:元符二年五月,熙可折可適知西安州,章粢乞修天都山廟,封順應侯,乃以"順應"為廟額。
天都山現存石碑7座,最早者為明代萬曆二十六年重修碑,其餘為清康熙八年以降。石窟六孔,有三孔為長方形平頂,為古代所開,其餘三孔為民國二十七年至三十二年開鑿,固原地區一些石窟,都是北魏至隋唐開鑿,故天都山之開創,最遲當在唐代。
據現在碑文所載,元代以來廟宇頹廢,明萬曆二十六年重修一次,清同治年為戰亂付之一炬,全部焚毀,清光緒癸未至戊子前後六年,全部重建,民國九年大地震,全部震毀,僅餘幾孔石洞,民國二十七年開始重建、三十三年大體建成。1958年大煉鋼鐵,天都山乃產銅之地,又全部拆毀。1980年我上山開始重建,一切按原來廟址,原來神位建造。
全山自然形成三台,一台比一台高,故成為三個院落,上院幾至山頂,依山約二十米高下的石壁,為人工由山頂直劈下來,闊約二十餘米,最高處為太上樓,在懸壁之上,地形所限,小巧玲瓏;下面石壁下連開三座石洞,上為玉皇洞,清康熙八年開,深5米,寬4米,平頂;稍下為觀音洞,1980年重修;再下為祖師洞,乃天都山最大最早洞窟,長9米,寬5米,高5米,平頂方形。向左沿石峰而下,上有鐘樓,下有雷祖殿,下接第二院。
二院由三面石壁(岩)環包而成,有三座石洞,右為子孫宮,左為忠義祠,中間為佛洞,深3米寬6米,平頂長方,亦為前代文物;右前為大成殿(新增),岩邊建兩層樓閣,上為魁星,下為文昌。左沿石峰而下,上為眼光菩薩,前為王母宮,下至路邊為白衣大士廟。第三院尚未建。三院以下有法王閣、靈官殿、藥王殿,山下為蟲蝗、龍王、山神土地等廟。十餘年來,費了千辛萬苦,建成了這二十處,經濟來源都是民間集資,較之名山則遜色良多,然山岩巍峨,錯落有致。廟則或三間大殿,或斗室危樓,或在絕岩之邊,或在幽谷之下,疏密得宜,高下相顧,加之年來植有雲杉松柏等樹,掩映其間,使人有古樸典雅,清靜絕塵之感。
另外在大成殿下地基時,發現古代建築遺址,方磚鋪地,四周牆基猶存,而與我設計的殿基,完全一致,牆根柱腳,分耗不差,真乃巧合。而在院子四周發現三四處殿基遺址,均為方磚鋪地,本地人從未提及,究屬李元昊時建築,還是早年殿堂,不得而知。
在民國建三官殿時,曾出土十餘尊銅像,道教佛教都有,大小不等,可惜現存只一尊如來像和一尊文殊像。

主要景點

石台

天 都 山 自 然 形 成 三 台 , 一 台 比 一 台 高 。 道 觀 建 築 順 應 地 勢 而 成 為 三 個 院 落 。 上 院 幾 至 山 頂 , 最 高 處 為 太 上 樓 , 在 懸 壁 之 上 , 地 形 所 限 , 小 巧 玲 瓏 。 下 面 石 壁 上 連 開 三 座 石 洞 , 上 為 玉 皇 洞 , 清 康 熙 八 年 ( 1 6 6 9 年 ) 開 鑿 ; 稍 下 為 觀 音 洞 , 1 9 8 0 年 重 修 ; 再 下 為 祖 師 洞 , 乃 天 都 山 最 早 最 大 的 洞 窟 , 長 9 米 , 寬 5 米 , 高 5 米 , 平 頂 方 形 。 向 左 沿 石 峰 而 下 , 有 鐘 樓 和 雷 祖 殿 。 二 院 有 三 座 石 洞 , 右 為 子 孫 宮 , 左 為 忠 義 祠 , 中 間 為 佛 洞 。 右 前 為 大 成 殿 , 岩 邊 建 兩 層 樓 閣 , 上 為 魁 星 閣 , 下 為 文 昌 殿 。 第 三 院 尚 未 建 好 。 三 院 以 下 有 法 王 閣 、 靈 官 殿 、 藥 王 殿 , 山 下 有 蟲 蝗 、 龍 王 、 山 神 土 地 等 小 廟 。
香火不絕——寧夏天都山道觀香火不絕——寧夏天都山道觀

石窟

天都山(亦稱西華山),位於海原縣西安州古城西十五公里,從山口循溝進約五里,便可望見一座古剎,這就是天都山石窟。另外,古代還有“榮光寺”之稱。
在溝南朝北的山坡上,依山勢築台建寺,削壁鑿窟。自溝底而上,有盤山曲徑可以登臨,即沿"之"字形路盤山而上,登入上山坡,有土地殿和龍王殿,龍王殿下的一泓泉水古稱"觀音湫",今叫龍王池,水從龍頭中湧出,甘冽爽口,朝山之人至此忙必飲。
天都山石窟開鑿於宋夏時期,全山共有石窟六座,大小殿宇十三座。當時國內佛教盛行,凡名山所在皆興建寺宇。據舊志載:1046年西夏王元昊在此曾避暑行宮。昔日的天都山寺廟群,挑檐飛脊,雕樑畫棟,高貌輝煌,山岩峻秀,群山環抱,樹木蒼濃,奇峰翠壁,清泉流注,殿宇參差,古洞幽深。
天都山石窟在千年的滄桑中,屢遭劫難,曾數次毀於戰亂於地震,幾次重修。所有的銅佛已毀壞殆盡。最嚴重的要屬1958年大躍進煉銅時,寺廟周圍樹木被砍伐一空,廟宇變成瓦礫。
近年來,石窟內重塑神佛像,該窟群溶佛、道、儒三家於一體。為了紀念無量祖師的聖誕,每年農曆四月八日舉行盛大廟會,會期限三天,屆時善男信女紛紛朝山。1989年被縣宗教局定名為“天都山道觀”,為縣級名勝古蹟保護單位。道長張理窮。
寧夏海原天都山張理窮道長印象
西華山位於寧夏海原西部,與甘肅境內的屈吳山對峙。山之東麓,人煙輻輳,阡陌縱橫,古西安州城池危聳,宛然如故。山之主峰天都山,其形峻峭有插天之勢。古時樹木蓊鬱、雲清氣爽,西夏王元昊構夏宮於此,亭台樓閣,隱現雲巔,如仙境一般。這大概是山名之由來。元昊的仙山瓊閣後來湮沒於成吉思汗的戰火之中,再後來當地善信懷愛道之心,於瓦礫中建起道觀一座,與山同名,叫天都山道觀。從此數起數落,在“文革”期間又受到衝擊,道士被迫還俗,天都山又歸寂靜。
天都山道觀的最近復興,與一位仙長的辛勤努力斷不可分,這就是為人敬仰的道觀住持張理窮。改革開放伊始,天都山萬象凋敝,破敗不堪,山下百姓在連年的天災人禍之後,家徒四壁,兩手空空,無力顧及修廟之事。張理窮好不容易遇上了政策寬鬆,早就有志修復道觀的他,便義無反顧地上了山,開始了艱苦漫長直至終其一生的事業。天都山香火重續,活愚公的誠心和勞苦感動了山下的神仙,四方信眾紛紛前來義務幫工,他們劈山鑿石,燒窯制磚,依照過去的樣式和布局,逐洞修復。道眾們成功地修復了斷流的泉眼,為這乾旱的道觀解決了生活和建築用水的難題。或許是天人感應的緣故,當重修殿堂時,找不到舊時的資料,無法準確定位,張道長胸有成竹,指揮眾人放線開挖,竟挖到古老的地基,與張道長指點的位置恰好吻合。
十年之後,天都山煥然一新,數十座洞殿樓閣恢復昔時容顏,又依山造景,增修了一些新的建築。修山辦道同時,張道長深嘆山林荒疏,遂率道眾種植樹木,綠化天都,受到政府的表揚。道觀興旺,他不忘報國,去年長江大水,張道長主動號召徒眾發揚濟世救人精神,捐款1200元給災區,而正當此時,天都山也遭了旱災。隨著道觀香火日盛,天都山名聲越來越大,張道長也成了知名人士。1998年,中國道教協會召開第六屆代表大會,他榮幸地當選為理事。
張道長為人耿直而寬厚,處事機敏而果斷,與當地政府、管委會及信眾相處融洽。他辦事得力,更兼認真負責的態度、持之以恆的精神,故而把一座仙山修整得屋宇嚴整,庭院清雅。 1996年為送達中國道教協會下撥的宮觀維修款,我曾遊歷天都山。從山腳沿幽谷上行,10里小道僅容人畜通過,建廟之艱辛由此可以推測。路旁張道長栽的樹木亭亭玉立。上得山來,但見孤峰獨立,數十間洞殿在山頭一側錯落展開,飛檐斗拱,呼應山勢;嚴亭危樓,欲接九天。風歌深澗,鳥舞疏林。香菸繚繞,清風吹拂,令人心曠神怡。殿堂院落一塵不染,樹木花壇應景點綴。好個修仙求道的淨地,遊覽避暑的勝境。不愧千年天都盛名,寧夏南部黃土高原地區的絕佳去處。各處門首都貼著紅紙對聯,文字頗有生趣,當是張道長的手筆。這個季節,廟裡的人大都經受不住寒冷,紛紛下山去了,偌大道觀幾乎只剩張道長一人。我終於見到這位老者,他面容深黑如炭,線條筆直刀刻一般,身板挺拔,步履堅實,不像年近九旬之人。老人不苟言談,但精神矍鑠,發語中的。我問起觀中冷清,為何不考慮培養接班人,道長淡淡地答道:“現在的年輕人耐不得寂寞,山上住不久,就走了。”我很嘆服建山工程浩大,便追索這段掌故,道長不肯多說,取出一個筆記本,原來建山的苦辛都詳細記載於此。一筆秀氣的鋼筆字型呈現出作者的修養和氣質,這正是從一生的奮鬥和磨難中提煉出來的。道長的住處是一間窄小的磚石小屋,光線很暗,吃住全都在此,自己照顧自己,清苦自不必說。我在屋中看到一架木質手搖紡車,形狀很是質樸,張道長用它來紡毛線,再用紡出的毛線編毛衣。這老“古董”引起我的興趣,便詳究它的工作原理。老道長沒有推辭,便搬出紡車,端坐在小屋的台階前,動手紡線,演示給我看。此時門旁一簇形似寒梅的花叢,枝條上串滿小小的,深紫色的花苞,在這萬木蕭條的冬季,等待綻放的時機。張道長神態安然,腰肢挺直,自如地操作。我取出相機,拍下這一場景。
去年冬,突然傳來張理窮道長羽化的訊息。我將底片印出來,時隔2年,影像變得有些模糊,而且黑白照片上也顯現不出色彩動人的花苞,但老道長的形象躍然而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