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山道院,位於長沙縣安沙鎮花橋村,和唐田鄉雙沖村交界處,距離長沙市內五十公里,是湖南道教經書保存最完整的道觀之一,也是湖南道教全真道經懺發源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竺山道院
- 位置:長沙縣安沙鎮花橋村
- 創立時間:清末同治三年
- 創立者:羅永耀等人
道院歷史,相關書籍,天竺山主持,
道院歷史
天竺山(道院)始建於清末同治三年。[1864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為全真龍門弟子羅永耀,楊永覺道長,在其師馬教亮、楊教清的輔助下開創的道場。他們買田置土,廣收弟子,自力更生。1933年又擴大了殿堂,興建了住房。一時間,天竺山(道院)出現一派繁榮景象。 文革時期,天竺山(道院)也不例外地受到運動的衝擊,道場被解散,部分神像和經書被毀,道長也去坐倉房了,有的弟子被迫還俗,觀內不動產隨著人員的走失而散去了很多,廟宇也被當地農民占用。在此時期內,只留下羅正清和楊隱悟倆師兄弟堅持守在觀內。 改革開放以後,國家恢復了宗教政策,宗教廟宇得到了保障,出家道士獲得了自身地位,天竺山(道院)也隨著轉為十方叢林,道眾來往也日趨頻繁。為弘揚道學文化,羅永曦道長來到了這裡從新開啟了道場,恢復了全真道士的形象,宗教活動得到有序的發揮,在當地、以至湖南道教界有一定影響,不時有慕名而來的弟子前來求真學道。
一九九七年,當時的當家羅正清道長,在長沙市道協周敏和金明超兩位會長的支持下,在香港等地籌湊了一些資金,重建了天竺山道觀,恢復了原來清淨幽雅面貌。現有面積近42000平方米。包括周圍山林坡土,建築面積為433平方米,磚瓦結構,前坪面積為20平方米。周圍有高山峻岭,門前是馬路水塘。廟聯為‘蓮花坡上神仙府,天竺山中羽士家’。殿分前後兩棟。進入山門是道家的靈祖殿,供奉的是道教的護法鎮壇神王靈官。正殿供奉的是斗姥天尊。為北斗眾星之母,專管民間疾苦,消災延壽的神。(相傳諸葛亮七出岐山,功未成而自知壽將盡,遂搭台拜斗借壽,即是拜這斗姥天尊。)中間左邊是歷代祖師殿,右邊供奉的是南嶽聖帝。舊邊左邊是齋堂,右邊是寮房。總體來說,整個道觀潔淨、幽雅,給人一種神秘而又親切的感覺。 天竺山(道觀),雖然在道教界沒有轟轟烈烈的影響,也不是一座香火廟宇,沒有熙熙攘攘的香客,但卻是養德修身的道門淨址。近代湖南道教界兩位高壽羅永耀道長九十二歲、羅永曦道長九十歲都出自天竺山(道觀)。作為全真道道士獲得如此高壽,一是承斗姥天尊護佑,二是秉天竺山(道院)之靈氣,三是自身的積德修為。此為天竺山(道院)乃至是湖南道教界的驕傲之一。
天竺山(道院)在當家周彥明道長的主持下,秉承道教精要,繼承先師遺學,研習道教內丹修煉術,嚴謹治學,立德修身。她自已種菜生產,自食其力。‘山不在高,有仙則靈,廟不在大,有神感應。’雖隱居山中,朝拜者不多,但保持了百年來宗教遺產與傳統文化。世人幸甚,神靈幸甚。
相關書籍
《安沙 天竺山觀》
作者:民族宗教事務局 發布時間:2010-11-09
安沙·天竺山觀
天竺山位於安沙鎮花橋村蔡家屋組,距今百餘年歷史。廟聯為:“蓮花坡上神仙府,天竺山中羽士家”。殿分前後兩棟,正殿供奉“斗姥天尊”,亦稱“斗母元君”,為北斗眾星之母,掌管天文氣象,農事節令之神。左丹房,右祖堂;偏殿左有歷代祖師神位,右有南嶽聖帝神像,前殿有護法神鎮壇王靈官。殿坪有鐵鑄香爐,左住房,右廚舍,整齊劃一。
天竺山始建於清代,為全真龍門弟子羅慧元、楊性元道長創建於清同治三年(1864年)。1933年重修。“文革”中遭毀損。1985年修復擴建,恢復宗教活動。現由周順良道長管理廟務,種菜生產,自食其力。山不在高,有仙則靈,廟不在大,有神感應。雖隱居山中,朝拜者不多,但保存了百餘年來宗教遺產與傳統文化,世人幸甚,神靈幸甚!
廟占地面積近42000平方米,包括周圍山林、坡土。建築面積433平方米,磚木結構。前坪面積220平方米。廟前坪植羅漢松、天竺葵、映山紅、七葉花等,景色怡然,環境幽靜,為修行養性之佳所。
天竺山觀聯:
古觀重修留聖跡,香爐依舊吐清芬。
靈宮殿:
靈則無私扶合境,宮能正直佑斯民。
天竺山主持
羅正清(1949——1994)
周明忠(1996——1997)
周順良(19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