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地一體化能源資源立體勘查技術、平台研發與套用》是由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資源調查中心、中國國土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陝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研究院、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長慶油田分公司擔任主要完成單位,汪大明、李志忠、何凱濤、肖晨超、劉佳、劉銀年、趙慧潔、黨福星、高振記、劉德長、王文磊、王香增、付金華、隋正偉、溫靜擔任主要完成人的一項科技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空地一體化能源資源立體勘查技術、平台研發與套用
- 主要完成人:汪大明、李志忠、何凱濤、肖晨超、劉佳、劉銀年、趙慧潔、黨福星、高振記、劉德長、王文磊、王香增、付金華、隋正偉、溫靜
- 等級 :二等
-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資源調查中心、中國國土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
- 獲獎序號:20160002
- 獲獎證書編號:KJ2016-1-02
- 獎種: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
項目摘要
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資源生產國和消費國,能源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是社會經濟發展和國家能源資源安全的重要保障。在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下,雖然我國能源資源需求增速減緩,但是總量仍處在高位。十三五規劃綱要指出,未來將重點推進大型煤炭基地綠色開採、加強陸上和海上油氣勘探開發,積極開發天然氣、煤層氣、頁岩油(氣),推動能源結構最佳化升級,保證大宗礦產資源安全。為全力構建現代能源資源體系,中國地質調查局全面加大能源資源地質調查和方法研究力度,在取得一系列重大發現和進展的同時,也總結形成了一系列技術方法和體系,其中空天地一體化能源資源立體勘查技術緊密結合能源資源調查的實際需求,體現我民用國航天技術發展的最新進展,近年來在行業內的關注和認可不斷提升。
天空地一體化能源資源立體勘查技術、平台研發與套用團隊自2008年起在國土資源部、地質調查局頂層設計指導下,聯合國內多家優勢單位,以國產衛星(遙感、北斗)技術在能源資源調查領域的套用為切入點,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基於我國國產衛星的空天地一體化地質調查套用與服務技術方法體系,為提升現有業務能力與水平,增強野外作業安全保障能力等提供了重要的支撐。項目相關成果具體包括:
(1)自主星載寬幅高光譜載荷關鍵技術攻關及原型樣機研製
研發的寬幅高光譜成像儀原型樣機,具有突出的地物探測和識別能力,綜合性能指標處於國際先進水平,可為我國天-空-地一體化勘查體系中天基系統的建立、能源資源探測領域提供先進的技術手段。
(2)形成了天空地一體化全鏈路數據套用技術體系
從資源能源遙感調查與監測的業務需求出發,在天空地一體化立體勘查的技術體系下,將天基衛星數據、空基航空數據、地基採集數據深度整合,形成從數據模擬到業務套用的完整的天空地一體化、標準化的數據處理與套用的技術體系,突破了高精度數據仿真,成像數據標準化、定量化處理與業務套用的一系列關鍵技術,為天空地一體化資源能源勘查提供技術支撐。
(3)形成完整的基於北斗衛星的地面數據採集、定標及安全保障技術體系
首次將遙感衛星和北斗衛星聯合使用在能源資源調查領域,實現以遙感影像異常信息、北斗野外定位信息融合支撐下的內外業工作流程的深度整合,有效提高現有作業水平和效率,並且建立了基於北斗衛星的無常規信號地區通訊鏈路的唯一通道,為局安全保障平台建設提供技術支持。
(4)研發了天空地一體化的國產衛星能源資源調查套用與服務軟體平台
項目建成了一套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天空地一體化全鏈路能源資源調查套用與服務平台。為遙感數據尤其是高光譜數據的業務化套用提出了系統的解決方案。
本項目2010年起面向油氣探測、礦產勘查等典型套用,在準噶爾盆地東南部、鄂爾多斯盆地西南部、伊犁盆地東部地區開展了套用示範,取得了良好的套用效果,為國家高分專項中某型號高光譜衛星的研發提供了可行的技術方案,具有重大套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