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清康熙年間,
倉央嘉措路經此地,曾任該寺法台。寺記憶體有倉央嘉措用過的法器等文物。二世嘉木樣大師也到過該寺講經傳法。
清
道光八年(1828年),重建天祝東大寺,修建了魯迦堪布囊欠,先後建有哲學院、續部上院、續部下院、醫學院四大學院,經堂3座、佛堂99間、僧宅545間,僧侶逾千人,成為天祝當時僅次於天堂寺的第二大寺院。
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增建天祝東大寺。
清同治年間,東大寺遭到戰火毀壞,寺內所藏珍貴文物大部分毀於戰火,少量散失於民間。自此之後,東大寺逐漸走向衰落。
根據《天祝藏傳佛教寺院概況》記載,20世紀40年代末,寺院尚藏有北京版大藏經《甘珠爾》《丹珠爾》以及金粉書寫的《陀羅尼集》等多種經卷。清雍正皇帝還曾賜予東大寺一套漢文《甘珠爾》和《丹珠爾》。寺內藏有金、銀、銅各種佛像,以及法器、燈器、水壺、供器,還藏有用金線、銀線、絲線製作的各種唐卡以及玉印、文書等貴重文物。由《甘珠爾》和《丹珠爾》兩部分組成的藏文大藏經,是藏傳佛教經律論總集,為世界知名的藏文佛教叢書。藏文大藏經的編訂從
松贊乾布時期開始,至
宗喀巴時代,歷經800多年方告完成。
20世紀80年代初,東大寺重新開放。
建築格局
天祝東大寺北靠莽格勒大山、南朝普貫照山,四面環山、坐北朝南,建築總體布局為左、中、右三路,又分前、中、後院,現存魯家堪布囊欠等15座單體建築,集漢、藏建築特色於一身,融儒、釋、道文化為一體,體現了漢藏民族融合、多元文化共存的特徵。中路建築沿中軸線依次為山門、左右耳房、前院左右廂房、過廳樓、後院左右廂房及大經堂等9座建築;右路沿中軸線主要建築有望河樓、囊欠及前後院左右廂房等5座建築。
東大寺前院有兩層樓,面闊五間。中院為一座完整的四合院,正房為大經堂,大經堂是東大寺的主體建築,依山而建,與過亭相對,其東西兩側為廂房。二層閣樓樣式,內部上下貫通,面寬5間,進深3架,硬山頂。上下樓左右邊間包砌外廊,留側門,內設樓梯。殿內中央現供奉新塑三世佛,西面為四臂觀音,東面為大威德金剛和吉祥度母。東西兩壁繪“西遊記”壁畫。壁畫依《李卓吾先生批評“西遊記”》插圖繪製,東壁繪73個情節,西壁繪121個情節,總計194個情節。脊檁有“道光二十年”墨書題記,壁畫應為道光二十年或之後幾年內的作品。後院為活佛寢室。
文物遺存
壁畫
東大寺正殿大經堂兩側牆壁上繪有《西遊記》全本壁畫。壁畫以明代《李卓吾先生批評西遊記》插圖為藍本,採用傳統國畫技法,描繪了唐三藏、孫悟空、豬八戒和沙悟淨師徒四人的西天取經歷程。水簾洞、大鬧天宮、高老莊、流沙河、三打白骨精、火焰山、真假美猴王等眾多大眾耳熟能詳的故事情節通過繪畫展現。通過雲、水、山、石等自然景物分隔,不同情節整體上呈散點式分布,自由、協調地構成整幅畫面。一般認為,東大寺《西遊記》壁畫繪製於清道光年間,已有170多年歷史。也有一種說法是壁畫繪製時間比吳承恩的小說《西遊記》成書還要早。《西遊記》壁畫分為東壁和西壁兩個部分,共繪有194幅單幅畫面,是中國西北地區已發現最完整的《西遊記》壁畫,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文物價值
東大寺是天祝縣境內保存最為完整的清代藏傳佛教建築群,建築採用漢式建築風格,並與藏傳佛教壇城整體布局相結合,建築布局及結構獨特,兼具民居建築特色,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藝術研究價值。
保護措施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天祝東大寺位於甘肅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
賽什斯鎮東大寺村。
交通信息
自駕:自甘肅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
賽什斯鎮人民政府開車前往天祝東大寺,路程約14千米,用時約3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