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西路街道

天目西路街道

天目西路街道位於靜安區中南部,東起南北高架、大統路、普善路;西、南沿蘇州河,與普陀區接壤;北接中山北路,轄區總面積1.94平方公里。轄區以鐵路為界,劃成南北兩塊。南塊是以新建商務、商貿樓宇為主的新型城區,北塊以老式居民區為主。轄區內有12個居委會,街道實有人口36473人,實際居住的戶籍人口22510,外來人口12895人。

轄區內有鐵路上海站、上海長途客運總站2個市級交通樞紐,天目路、恆豐路2條市級景觀道路,8座水陸橋樑,1/3/4/12/13號線5條捷運線,公交40多條起始線、30餘條過境線等。轄區內有50餘幢商務樓宇,有洲際這樣的高級樓宇,也有不夜城手機市場這樣的集聚個體經營戶的老樓宇。居民小區有高檔、中檔、老公房等三類,還有像蕃瓜弄小區這樣60年代建造的非成套老公房。天目西路街道榮膺市級文明社區,轄區內有8個市級文明小區和13個區級文明小區。

基本介紹

街道概況,地理位置,街道資源,轄區容貌,街道特色,服務居民,學習型社區,街道經濟,綜合治理,社區教育,安全工作,文明建設,街道榮譽,地圖信息,

街道概況

天目西路街道轄區內有19個居委會,居民19137戶,人口56905人,人口自然增長率-3.5‰,還有納入管理的外來人口8413人。街道辦事處地址:滬太路150號。2002年,街道被市里授予“文明社區”、上海市“雙擁”模範街道、上海市“社區教育”先進街道等榮譽稱號。

地理位置

境內交通發達,鐵路上海站坐落其中。長途汽車站有4個,市區公交路線有40多條起始線,30條過境線,並有軌道交通一號線和軌道交通三號線。是市區重要交通樞紐中心。轄區內有天目路、恆豐路2條市級景觀道路,8座水陸橋樑。自1999年起,轄區內建成不夜城商業區,有50餘幢高級商務商住樓,並有市屬、區屬、外資、民營企業、外省市駐滬辦事機構等約2400家單位,是靜安重要的經濟中心。

街道資源

天目西路街道獨特的地域優勢,為街道經濟發展造就了十分寶貴的外部環境。中華名牌“全聚德”烤鴨店、地平線手機市場等一批品牌企業加盟天目西經濟,構建了街道餐飲服務、商貿流通、市政工程、出租運輸、都市工業園區新業態的新格局。街道招商引資工作本著服務第一、互利互惠的精神,構築招商引資服務高地,為企業提供完善的招商服務和跟蹤服務,扶持企業做大做強。街道轄區內三個工業園區已初具規模,72家企業入駐園區。這些企業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轉,均進入良性運行軌道。

轄區容貌

城市管理積極探索嘗試長效管理,充分發揮區城管監察二分隊,環衛所等有關部門的作用,對轄區開展規範的城市管理執法工作,使轄區市容市貌有了明顯改觀。2002年,不夜城4萬平方大型綠地竣工,為地區增添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不夜城地區的城市管理已成為靜安區的品牌標誌。

街道特色

服務居民

街道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從實際出發,解決居民民眾各類困難。先後投資300多萬元,在南北兩塊各建造一所社區服務中心,為居民提供保健、閱讀、娛樂等20餘項服務項目,使居民足不出轄區,便可得到各類服務。街道社會保障部門嚴格按照有關政策,對貧困對象和無業人員開展社會救助和再就業工作,保障了貧困人員的基本生活。

學習型社區

街道以“五手”工程為抓手,大力推進創建“學習型社區”活動,得到市、區有關部門領導的高度肯定,街道制定《天目西路街道建設學習化社區三年規劃》,已通過市級專家評審。街道整合社區資源,廣泛發動社區單位參與創建“學習型社區”活動,鐵路上海站、上海隧道交通研究設計院、上海青年文化活動中心等單位積極支持創建活動,利用自身優勢,建立社區教育基地,免費為地區青少年學生提供科普教育場地,有力地推動了創建“學習型社區”活動。

街道經濟

1958年,街道動員組織家庭婦女參加勞動。1960年,有街道直屬生產廠(組)9家,里弄生產組83個,服務站(組)、幼稚園、託兒所、食堂等151所(個)。生產和生活服務人員6442人,其中婦女5897人,占91.5%。1963年和1984年,兩次撤併,29家工廠、4家生活服務單位歸口於市、區工業等部門。
1978年,大批下鄉知青返滬,1979年起,街道陸續興辦生產生活服務合作社、勞動服務公司、社會勞動服務公司等經濟實體。1987年,有經濟單位76個,年收入1981.77萬元,利潤151.17萬元。
1987年,興建鐵路上海站之際,原天目西路街道利用空閒房屋、牆邊空地、借房買房等辦法,開辦飲食店、打包託運站、小件行李暫存處及百貨商店等商業網點50餘家。1988年,營業收入1574.5萬元,比1987年增長212.6%;利潤349.7萬元,比上年增長311.9%;稅收83.2萬元,比上年增長85.3%。原漢中路街道1988年營業收入和利潤比1987年增長19%和34.4%。地處鐵路上海站的天樂飲食店開張於1987年底,在飲食店成群地段,針對旅客來去匆匆特點,供應快餐,1988年收入230.6萬元,利潤40.1萬元;1993年收入470.4萬元,利潤105.7萬元,年人均創利2萬元。彭浦家具店在彭浦地區7家家具店競爭中,堅持優質服務,經濟效益逐年上升,1993年,人均創利1.73萬元。

綜合治理

1987年,鐵路上海站通車後,客流猛增,天目西路沿線非法經營違法犯罪現象增多,交通受阻,市容差亂,有損上海文明視窗形象。1990年,區政府根據區十屆人大關於對新客站外圍加強管理”的議案,於8月21日籌建天目西路一條街綜合治理領導小組,區長兼任組長,下設辦公室,街道辦事處主任兼任主任,公安、交通、工商、稅務、物價、衛生、防疫、市容監察等部門派出18人組成執法組,另有一支63人的保潔隊伍。
一條街綜合治理辦公室建立後,執法管理人員在天目西路周圍,邊宣傳、邊執法,日常執法管理與突擊檢查整治相結合。1990~1991年,配合迎東亞運動會、迎國慶、迎全國衛生城市檢查,全面整治,側重查處非法拉客、斬客現象和整頓攤販。1992年,主要打擊取締假冒偽劣商品。3年間查處違法經營個體旅社、飲食店400餘家(次),取締地下旅社、無證飲食店56家;對84個單位,125名非法拉客者予以處理,取締無證攤位3.8萬隻,查處與銷毀走私外煙和假煙共6萬餘包;對機車、黃魚車無證駕駛非法載客,殘疾車亂停亂放,阻礙交通,加強教育管理,給予疏導。1990~1993年,對非法經營屢教不改者,給予處罰。處理案件近1.8萬件,罰款236萬元。每年春節前後,在鐵路上海站廣場設立宣傳諮詢站,勸返盲流人員,疏解“民工潮”。
境內保潔以天目西路為中心地段,與沿街100餘家企業簽訂門前環境衛生責任制,1990~1993年,簽約率98%。1991年,街道撥款6萬元,購買花卉樹木780棵,龍缸800餘只,置於馬路兩側和快車道隔欄處,美觀市容。環衛部門增員保潔路面,保潔隊伍晨6時至晚6時,實行定人、定崗、定時、定責管理,清掃人行道,勸阻亂扔雜物與亂貼廣告者。1990~1993年,教育、勸阻9874人次,參加突擊整治1587人次。

社區教育

1988年12月,街道成立社區教育委員會,建立10人德育講師團,6個教育基地,堅持基地教育與學校德育教育同步,對學生進行國情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協助學校教育管理與改革,建立青少年技能培訓中心,開展動手、動腦多種興趣活動。發動社會力量,由上海揚子木材總廠每年投資7000元,建立“楓葉少年女子足球隊”。組織中小學生按活動內容每周上街一次,定時、定點、定人數,身佩標帶,設點宣傳文明衛生和清掃、諮詢等服務,堅持三年之久。1992年,共和中學師生與公交104路車隊共建“小扁擔”服務隊,在鐵路上海站設點服務,周五為活動日,有5個為旅客排憂解難項目,參加服務者達2500多人次。結合中國小語文教育,組建“啄木鳥”小分隊,整改鐵路上海站地區工廠、商店招牌廣告等文字錯誤,使語言文字更規範。1991年,建立1.5萬元的教育獎勵基金會,用於每年一次的優秀作文演講、青少年書畫表演和“好苗苗”講故事等比賽活動及一年一度教師節慶祝活動。每隔一年評選“優秀園丁”,1989~1993年,有112人獲優秀園丁稱號;18個單位和30個人,被街道表彰為尊師重教先進集體與個人;30名學生被評為“十佳兒童”。形成學校、家庭、社會共育人才、共建文明一體化管理。市有關部門和中宣部、國家教委、國家廣播電影電視部、文化部、團中央等5個部委領導,親臨德育基地觀摩。1993年,街道社區教育委員會獲上海市社區教育先進集體稱號。

安全工作

街道在加強安全防範硬體設施的基礎上,廣泛發動居民參加治安聯防工作,有一支4673人的群防群治隊伍,每晚堅持值班巡邏,為居民民眾築起一道安全防線。已創建4個市級安全小區,10個區級安全小區。

文明建設

近年來,街道大力開展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更多居民和單位積極參與精神文明建設,劉玉瑛等代表的一大批社區志願者熱心參加社區管理和助困、助殘、助業的“四助”活動,形成了良好的社會風氣和社區氛圍,社區志願者活動已成為天目西地區的一大亮點。
天目西路街道上下團結一致,認真學習,貫徹領會“十六大”精神,以“不夜城新一輪開發”為契機,認真做好各項工作,把天目西路街道建成經濟繁榮、環境優美、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與國際大都市中心城區相適應的現代化社區。

街道榮譽

1988年以來,天目西路連續被評為市市容交通衛生文明街。1991年,獲得市最佳文明街提名獎。1992年,被評為市“十佳路段”,成為市文明衛生視窗路段。
2002年,街道被市里授予“文明社區”、上海市“雙擁”模範街道、上海市“社區教育”先進街道等榮譽稱號。

地圖信息

地址:上海市靜安區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