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臭蛙

天目臭蛙

天目臭蛙,無尾目蛙科臭蛙屬,雄蛙體長39.4-45.9mm,雌蛙體長68.1~81.9 mm,雌雄體長之比1.75:1。頭長大於頭寬,吻端鈍尖,頭頂扁平,瞳孔橫橢圓形;鼓膜大,約為眼徑32/3;犁骨齒兩短列, 齒列長小於兩內緣間距。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天目臭蛙
  • 拉丁學名:Odorrana tianmuii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兩棲綱 
  • :無尾目 
  • :蛙科 
  • :臭蛙屬 
形態特徵,生物學資料,鑑別特徵,種群狀態,地區分布,

形態特徵

皮膚光滑,背部和四肢背麵皮膚有小痣粒, 體側有大小不一的扁平疣粒, 疣粒在背部沿背側褶部位排成兩縱列,無背側褶; 脛部無膚棱; 體腹面光滑。前臂粗壯, 前臂及手長小於體長的1/2; 指、趾具吸盤,縱徑大於橫徑,均有腹側溝,第三指吸盤寬度不大於吸盤基部指節的兩倍;後肢較長,前伸貼體時脛跗關節達眼鼻之間,脛長超過體長之半,左右跟部重疊較多;無外跖突,無跗褶;趾問全蹼,第四趾兩側蹼在末節以緣膜達趾吸盤基部, 第一、五趾外側緣膜達吸盤基部;外側跖問蹼達跖基部。生活時背面黃綠色, 背部褐色斑稀疏,形狀、大小、排列均不規則,斑點周圍無淺色邊緣;背側褶位置有深褐色小斑;頜腺2枚,黃色;兩眼間有一個小白點;四肢有寬窄不一的淺褐色橫紋,股、脛部各有4~5條,股後方褐色斑小而稀疏;腹面白色無斑。雄性前臂粗壯,在繁殖季節胸部有細小白刺群,第一指婚墊乳白色;有一對咽側下外聲囊;僅背側有肉粉色雄性線。卵徑2.2mm左右,動物極棕褐色,植物極米黃色。

生物學資料

該蛙生活于海拔200~800m丘陵山區的流溪中。其生態環境植被茂盛、陰濕,溪水平緩、水面開闊。成蛙棲息於溪邊的石塊或岩壁上、岩縫或溪邊的灌叢中。與該蛙同域分布的有武夷湍蛙、華南湍蛙、大綠臭蛙和淡肩角蟾。2007年7月17日晚上發現雄、雌蛙在布袋內抱對,雄蛙前肢抱握在雌蛙的腋部。

鑑別特徵

1)雌性成體體長約為雄性的1.75倍;
2)頭長大於頭寬,吻端鈍尖;
3)後肢前伸脛跗關節達眼鼻間;
4)趾間全蹼,第4趾兩側及第2、3趾內側蹼以緣膜達趾吸盤基部;
5)背部褐色斑稀疏,形狀、大小、排列不規則;
6)四肢背面淺褐色橫紋寬窄不一,脛部橫紋4或5條;
7)雄性具1對咽側下外聲囊,背面有肉粉色雄性線,第1指具乳白色婚墊
8)雌性成熟卵動物極棕褐色、植物極米黃色,卵徑2.17mm左右。

種群狀態

目前,僅發現該蛙生活在浙江天目山地區,所見種群數量較少。受脅等級:本書建議列為易危VU。

地區分布

浙江(天目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