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環八肽Burkholdines及其類似物合成》是依託蘭州大學,由羅永春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然環八肽Burkholdines及其類似物合成
- 依託單位:蘭州大學
- 項目負責人:羅永春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在自然科學眾多領域中,從傳統藥物設計到前沿納米材料均有相關研究涉及肽類化合物。在先導化合物設計與藥物開發中環肽類化合物重要性顯得尤為突出。自然界發現的許多環肽類化合物均表現出良好的廣譜生物活性,2010年發現的兩種環八肽Burkholdines(Bk-1229和Bk-1097)經生物活性測試表明,對S. cereVisiae,A. niger的抑制活性為兩性黴素的16-60倍和2-16倍。本項目擬通過對Burkholdines中多羥基脂肪長鏈非蛋白源胺基酸合成為起點,結合多肽合成及肽環化方法,探索Burkholdines的全合成研究。並且通過非蛋白源胺基酸結構修飾,改善環肽親水、親脂性,以及通過肽鍵氮甲基化改變環肽二級結構期望獲得更加高效的類似物。
結題摘要
在自然科學眾多領域中,從傳統藥物設計到前沿納米材料均有相關研究涉及肽類化合物。在先導化合物設計與藥物開發中環肽類化合物重要性顯得尤為突出。自然界發現的許多環肽類化合物均表現出良好的廣譜生物活性,2010 年發現的兩種環八肽Burkholdines(Bk-1229 和Bk-1097)經生物活性測試表明,對S. cereVisiae,A. niger 的抑制活性為兩性黴素的16-60 倍和2-16 倍。本項目以對Burkholdines中多羥基脂肪長鏈非蛋白源胺基酸合成為核心,探索了Burkholdines 的全合成研究。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下本項目通過開展研究,分別建立了基於木糖與核糖的兩種合成方法。為Burkholdines的全合成奠定了基礎。 基於雜環化合物在藥物化學以及有機合成中的重要性,依託該項目我們同時開展了基於D-A環丙烷的雜環化合物研究,以及有機小分子催化反應研究。通過Lewis酸催化的D-A環丙烷的串聯反應研究,我們建立了1,2,3-三嗪、四氫咔唑、四氫噻喃以及氮雜環丁烷的合成方法。利用有機小分子催化我們建立了兩種多取代手性吡喃和環丁烷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方法學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為一些有機合成子、先導化合物的製備提供了新方法。 總之,本項目開展期間在Burkholdines的合成方面取得階段性成果,同時在方法學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項目總計發表學術論文7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項,培養碩士研究生2名,達到了項目預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