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村村民委員會是2008年廢止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然村村民委員會
- 所屬地區:安徽省
- 羅馬字母拼寫:Tiānráncūn Cūnmínwěiyuánhuì
- 廢止年份:2008年
天然村村民委員會是2008年廢止的地名。
天然村村民委員會是2008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以居民居住在境內,自然形成的一個小圩內而故得名。歷史沿革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成立天然大隊,1984年體制改革時為天然村委會,2008年因村級區劃調整,將原萬寶村、曉灣村、...
撤銷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選舉產生村民委員會。根據其所處地理位置及組織形式而得名。 地名含義 因該村有三個天然石洞,人們在此建村安莊後,故取名洞兒上。該村委會位於洞兒上村,故稱為洞兒上村民委員會。 歷史沿革 1958年為薛家窪公社洞兒上生產大隊,1984年由生產隊演變為村委會至今。
小天池村村民委員會是重慶市地名,以境內小天池得名。地名含義 此處有一天然小水池,常年冒水不斷,冬暖夏涼,取名小天池,村沿用其名。為處理本村民眾自治事務,故設立小天池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50年為張關鄉天池村。1958年稱天池管區。1962年名天池大隊。1981年更名為小天池大隊。1983年更名為小天池村。
石下村村民委員會,1983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村東南山上有一塊四丈高的天然巨石矗立山坡而得名。歷史沿革 土改時屬料源鄉,合作化時為石下高級社,公社化時屬料源大隊,1961年為石下大隊,撤區並社時屬東風大隊,後分隊為石下大隊。1981年更名為石下大隊,1983年恢復鄉村建制,叫石下村。2004年,大瑤鎮...
農村基層組織,包括設在鎮(辦事處)和村一級的各種組織,主要是指村級組織。包括基層政權、基層黨組織和其它組織三個方面,主要有村黨組織、村民委員會、村團支部、村婦代會、村民兵連及“兩新”組織(“新的經濟組織”和“新的社會組織“)。由此可知,農村基層組織涵蓋了黨在農村的全部工作。實施創新型企業成長...
下寨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昭通市威信縣扎西鎮扎嶺村民委員會,屬於山區。距離村委會1.00公里,距離鎮14.00公里, 國土面積0.92平方公里,海拔1275.00米,年平均氣溫14.00℃,年降水量1300.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烤菸等農作物。有耕地119.10畝,其中人均耕地1.71畝;有林地500.00畝。全村轄0個村民小組,有...
鳳凰縣兩林鄉板當村村民委員會,1984 年設 立的 地名。地名含義 板當為苗語地名,“板 ”譯漢語為山間平地,“當” 譯漢語為水淹,“板當” 譯漢語為漾 水坪。該自然村地山間小盆地,有—片平坦的稻田,因天然消水溶洞太小,洪水季節,有—片平坦的稻田全部被淹沒,因而取該自然村苗語地名為板當。歷史沿革...
龍井坑村村民委員會是浙江省的地名,1983年大隊改村民委員會時,沿用原大隊名稱。地名含義 地處山坑,有一天然石門,稱龍門,旁有天然水井三口,故名。歷史沿革 解放初屬雙溪口鄉三村,1956年為龍井坑農業社,1958年為雙溪口管理區龍井坑生產隊,1961年為雙溪口公社龍井坑大隊,1967年你改為翻身坑大隊,1982年1月...
村名由來 據當代作家田茂泉介紹說:清康熙〈萊蕪縣誌〉記載:“碁山保·碁山觀”。據《朱氏譜》記載,明朝中葉朱姓由辛莊村遷此定居,因東有碁山觀廟,故名碁山觀,與碁山觀新村(1975年村民有碁山觀村分遷至東嶺建村,故名碁山觀新村。)為一行政村,村民委員會駐地。村旁有雪蓑碑和抗日烈士紀念碑縣級...
穿溪村村民委員會是重慶市的地名,根據境內地理實體及職責得名。地名含義 原名川矸(音千),但現代漢語詞典無矸字,只有矸(音甘)。由於此地有一天然洞穴,溶溪河水從洞內穿流而過,故名穿溪村。因需處理本村民眾自治事務,進行自我管理、自我提升、自我服務、自我監督,故設立穿溪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早年...
楓樹橋村村民委員會,1958年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樹名故名,樹根當橋,天然景物,美不勝收。歷史沿革 現轄地域,解放初屬板橋鄉,1958年為楓樹橋生產隊,1961年建為楓樹橋大隊,1984年改稱楓樹橋村民委員會,1992年5月“撤、擴、並”後仍沿用此名。2013年行政村規模調整,撤銷楓樹橋村建制,現屬韋羌村...
截止2017年5月,全村多數居民均已安裝天然氣,部分村民已安裝農村寬頻;農村經濟概況 主要以農村田地作業為主;種植季節性蔬菜售賣及少量水稻、小麥、菜籽的種植等;2006年被區政府規劃為蔬菜農業標準化示範園區,無公害蔬菜基地:白蘿蔔、蒜苗各1000畝種植基地;農村經濟產業 公共集體產業1處,位於新華村6組;集體產業...
童河村村民委員會是湖北省的地名,以姓氏聚居、地理實體形態及民眾自治組織名稱綜合命名。一條從岑河通往三湖的大河經過,沿河兩岸都居住“童”姓居民。地名含義 “童”指姓氏,“河”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村民委員會”指民眾自治組織名稱。歷史沿革 1950年,屬江陵縣第三區。1952年,屬於岑河區。1954年,試辦...
三角坡村村民委員會是重慶市的地名,根據境內地理實體及職責得名。地名含義 自古以來,天然形成的三個坡,矗立於村之中,形成三角形,故名“三角坡”。因需處理本村民眾自治事務,進行自我管理、自我提升、自我服務、自我監督,故設立三角坡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早年名為新民大隊,1981年更名為三角坡大隊,三家坡...
柴家峪村村民委員會,2002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村內明崇禎元年《重修土地祠石碑》記載:“……兗州府鄒縣城北夏侯社峪里村”即此村。清順治年間,西魏莊柴姓兄弟分家,一支遷此定居,後成為村中大戶。又因為村南有四基山、首陽山之間形成的天然峽谷,村址居其峽谷口,故改村名柴家峪。歷史沿革 1949年10月...
引資建起了“小崗村葡萄基地”,大力發展以養豬為主的養殖業,通過“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現代農業;發展紅色旅遊,帶動小崗經濟;著力辦好工業園”等“三部曲”,扎紮實實推動著小崗經濟的全面發展。背景介紹 自1987年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試行)》頒布以來,在中國廣大鄉村全面鋪開的村民自治就面臨著...
天開村位於北京市房山區南部,唐代已有天開寺之名,為燕、易間巨剎,因寺前山谷天然開朗,故名天開寺。後成村落,因寺得名,歷代不廢。東南1.5公里為皇后台,東北1.5公里是西周各莊,西南3公里即羅家峪,西北有天開水庫。交通線路 F52(南觀—天開)村子概括 天開村1983年設村民委員會。村民均為漢族,...
1995年撤銷村公所,改設村民委員會。原以自然村為單位或幾個自然村聯合成立的村民委員會全部取消。2019年4月24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田東縣等14個貧困縣脫貧摘帽。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50年5月,田東縣人民政府把接管舊政權的21鄉(鎮)編為7個區,撤銷鄉(鎮),保留村(街)。1956年10月以後,田東...
保和鎮、塔城鎮、葉枝鎮、永春鄉、攀天閣鄉、維登鄉、中路鄉、白濟汛鄉、康普鄉、巴迪鄉;共有79個村民委員會、3個居民委員會、1069個村(居)民小組,其中:村民小組1046個、居民小組(四個社區)23個。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維西傈僳族自治縣,位於雲南省西北部,迪慶藏族自治州西南部,北緯26°53′~28°02...
1957年1月,村與小協村、陳家莊共同成立高級社,郭信志任副社長,負責郭家泉村工作。 1965年12月,成立孫村人民公社郭家泉大隊,郭安倫任大隊長,下設8個生產隊。1968年成立大隊革命委員會,葛慎行任主任。1981年小協公社郭家泉大隊管理委員會成立, 郭安波任大隊長。1984年8月,建立郭家泉村民委員會,郭玉苓、郭...
210711071007111臨海社區居民委員會 210711071008111臨港社區居民委員會 210711071009111上朱口社區居民委員會 210711071010112白馬石社區居民委員會 210711071011111天西社區居民委員會 210711071012111崔莊子社區居民委員會 210711071013111海韻社區居民委員會 210711071205111孫家灣村民委員會 210711071206220...
2011年末,冶陶鎮轄冶陶、趙峪、安子嶺、紅門、新莊、琅礦、苑府、楊莊、偏亮、牛莊、大峨峪、嶺底、七水嶺、固義、牛頭、馬村、固鎮、後山、王二莊、新安莊、東安莊21個村民委員會。截至2020年6月,冶陶鎮轄21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冶陶村。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冶陶鎮地處武安市西部偏南,東與徘徊鎮接壤,南...
2011年末,先源鄉轄黑魚泡、三岔河、青龍河、八里崗、紅旗、紅星、友誼、富強、二龍山9個村民委員會;下設26個村民小組。2019年10月,先源鄉轄9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安達市敬牛路西51號。地理位置 位置境域 先源鄉地處安達市中部,東與太平莊鎮、任民鎮、中本鎮、老虎崗鎮和青岡縣相鄰,南與火石山鎮、...
2012年4月,清遠市政府對區划進行調整,龍塘鎮正式劃歸清城區管轄。區劃調整後,清城區轄4個街道、4個鎮,有77個居委會,71個村委會。2011年,清城區轄鳳城街道、東城街道、洲心街道、橫荷街道等4個街道辦事處以及源潭鎮、石角鎮、飛來峽鎮等3個鎮,有68個居民委員會,65個村民委員會。由2008年9月劃歸清遠高新...
全村基礎設施完善,交通方便,組組通公路、人行便道通到戶,家家通電話、閉路,已有300多農戶已安裝天然氣。同時,以村老年學校、農家書屋、婦女之家等為平台,開展各種活動,豐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如今的天常村產業發展、環境優美,天常人勤勞樸實、精神奕奕,成為遠近聞名的“先進村”,近年來先後被命名為“重慶市...
南靳電、城寺、坂地、前黨峪、東河底、西河底、後黨峪、大新、小靳、吳家山、萬果、東歡、陶莊、焦家堡、河村、保和、靳凌、宋家小莊、秦樹、興地、南槐志、北槐志、謝峪、岳家灣、東內封、西內封、常樂、董家莊、上城南、下城南、長壽、四家窯、馬堡、侯堡、西歡、梁家村37個村民委員會。
武定縣,隸屬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位於楚雄彝族自治州東北部,東鄰昆明市祿勸縣,南與祿豐、富民毗鄰,國家高速G5昆武高速公路穿境而過。縣域國土面積3322平方公里,轄11個鄉鎮、135個村民(社區居民)委員會、1572個村民(社區居民)小組。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3年,武定縣常住人口為23.17萬人。武定,...
1986年1月-1987年7月,墾利縣轄1鎮,11個鄉和1處漁業管理站(鄉級),320個村民委員會,394個自然村。1988年8月,成立墾東辦事處(科級),1993年10月,撤銷紅光漁業管理站,設立墾利縣人民政府紅光漁業辦事處(科級)。1991年底,墾利縣轄1個鎮、11個鄉和2個辦事處。即墾利鎮、建林鄉、新安鎮、下鎮鄉、...
4、村民會議要做好會議記村務公開錄,作好原始資料的積累保存。村規民約 密賽村村民自治章程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村黨支部是中國共產黨在農村的基層組織,發揮領導核心作用,並依據憲法和法律,支持和保障村民開展自治活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第二條 村民委員會是由村村民直接選舉產生,並行使我自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