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情旅

天涯情旅

在《剪掉散文的辮子》一文中,我強調現代散文應該注意語言的密度、彈性與質料。後來我又對五四以來流行的小品文提出質疑,認為散文的格局不必自囿於小品。

基本介紹

  • 書名:天涯情旅
  • 作者:余光中
  • ISBN:7500837801
  • 頁數:278
  • 定價:25.80
  • 出版社:中國工人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6.12
基本信息,內容提要,作者簡介,編輯推薦,本書目錄,親情篇,鄉情篇,人生篇,作品賞析,

基本信息

天涯情旅:余光中至情至愛散文集作者:余光中
出版社:中國工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2-1
ISBN:7500837800
字數:160000
印次:1
版次:1
紙張:膠版紙
定價:25.8 元
頁碼:278 頁
條形碼:9787500837800
版本:2006年12月第1版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內容提要

我寫散文,比寫詩幾乎晚了十年。當初動筆,不過當做“寫詩之餘的休閒”,原來無心插柳,後來竟自成陰,似乎贏得更多讀者,以致近年在大陸出書,文集還多於詩集。但是另一方面,評者論我的作品,卻是詩集多於文集。只能怪自己一心二用,變成練功走火,左手與右手竟有不同的掌紋。
我寫散文雖然起步較晚,但是文路比詩路走得較穩,較快,也較早進入成熟之境。文路起步不久,少年氣盛,我就奢言當代的散文需要革命了。
小品文如果喜歡議論,容易變成雜文,如果一味抒情,就會變成所謂散文詩。一位散文家如果不能兼擅敘事與寫景,只能憑空地、無端地主觀抒情,作品就注定只會“躡虛”,不能“落實”,更談不上出虛入實、虛實相生。

作者簡介

余光中,(1928-),男,祖籍福建永春,生於江蘇南京。著名詩人、散文家、教授。曾就讀於金陵大學、廈門大學外文系,赴台後於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後獲美國愛奧華大學碩士學位。出版有散文集《高速的聯想》、《左手的繆斯》、《記憶像鐵軌一樣長》、《憑一張地圖》、《隔水呼渡》和《左手的掌紋》等數十種。其中,《聽聽那冷雨》和《我的四個假敵》是其散文代表作。

編輯推薦

我的四個假想敵,不論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是學醫還是學文,遲早會從我疑懼的迷霧裡顯出原形,一一走上前來,或迂迴曲折,囁嚅其詞,或開門見山,大言不慚,總之要把他的情人,也就是我的女兒,對不起,從此領去。無形的敵人最可怕,何況我在亮處,他在暗裡,又有我家的“內奸”接應,真是防不勝防。
——《我的四個假想敵》
“大陸是母親,台灣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歐洲是外遇。”我對朋友這么說過。
——《從母親到外遇》
驚蟄以來,幾場天轟地動的大雷雨當頂砸下,沙田一帶,嫩綠稚青養眼的草木,到處都是水汪汪的,真有江湖滿地的意思。就在這一片淋漓酣飽之中,蛙聲遍地喧起,來勢可驚。雨下聽新蛙,阡陌呼應著阡陌,好像四野的水田,一夜之間蠢蠢都活了過來。
——《牛蛙記》

本書目錄

親情篇

我的四個假想敵
山盟
鬼雨
日不落家
螢火山莊
兩張地圖,一本相簿
友情篇
尺素寸心
金陵子弟江湖客
朋友四型
送思果
思蜀
文章與前額並高

鄉情篇

聽聽那冷雨
從母親到外遇
石城之行
登樓賦
地圖
蒲公英的歲月
黃河一掬
羈旅篇
南半球的冬天
咦呵西部
憑一張地圖
駛過西歐
德國之聲
紅與黑
山色滿城
吐露港上
海緣
黑靈魂
重訪西敏寺

人生篇

花鳥
牛哇記
假如我有九條命
娓娓與喋喋
開你的大頭會
九張床
催魂鈴
逍遙遊
記憶像鐵軌一樣長
九九重九,究竟多久?

作品賞析

展讀春昌同志的散文集《天涯情旅》,首先的一個感覺是:作者真是有幸!中國版圖中的天南地北,海角天涯,凡是有名有典的地方,他幾乎沒有沒去過的;而所到之處又考察得那么詳盡,並透識和思考那裡的文化背景,一切人傑地靈,物華天寶,盡皆籠於形內,挫入筆端,並以含蘊情思的文字鋪就文章,顯露才華,蔚成洋洋大觀,不僅充分欣賞了山光水色之美,考察了風物品類之盛,體驗了優遊暢適之樂,還有一本充實的散文紀情出版,真是讓人欽羨不已。莊子說:“人能有游,且得不游乎?人而不能游,且得游乎?”莊子認為人可以在多種游向中實現自由的追求。
《天涯情旅》作為紀游散文,從總體到具體都很突出地體現了文化內蘊,這是紀游散文的一種文體意義的存在,也是作者一種價值的存在。因為作為遊覽的景觀對象是一種客觀存在世界,它們的形式是對所有人開放的,但是對象的存在卻是通過作為存在者的旅遊者的存在才得到由表及里的顯現,尤其是景觀的文化內涵。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不同的人在同一景觀面前所見之深淺廣狹才那么不同,寫出之後意義才又那么不同。所以在旅遊者面前,景觀也是一個文本對象,而觀賞者的遊記就是一種解讀,解讀者的本質力量正是在對象中見出什麼的主體條件。正如劉勰所言:人們對《楚辭》是“才高者菀其鴻裁,中巧者獵其艷辭,吟諷者銜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那在景觀文本面前自然也不能例外。以書中的《渴慕蘭亭》一文寫作為例,即可見作者的文化闡發之能。紹興西南的蘭亭景區,到過的遊人何止千萬?但是在這古樸的山川風物中,真正能陳述往昔歷史盛事,復現流觴曲水情景,考索羲之蘭亭真跡,品評運勢之美者,究竟能有幾人?而《渴慕蘭亭》所顯示的作者文化解讀能力,也正是此文價值生成的基礎。
紀游文章作為散文體類的作品,它是作者在山川風物中遊目騁懷的審美感興之作,並不是像一般旅遊說明書那樣,只要向人們介紹出此地此景是什麼,就算實現了文字目的。紀游散文與之不同的是要在景觀存在中顯現主體的情思,這種顯現含量之多少,興致之濃淡直接標誌著文字審美的實現程度,甚至是能否創製成文字的一個分界。綜觀《天涯情旅》,可以說春昌不論走到哪裡,他的為文側重都是在於情思的攄寫,因而讀他的紀游散文,首要的意義不在於告訴你一個什麼可去的地方,而是告訴你一個使他多生感慨的地方。因此,即使你到過這個地方,你也要重新與他一起回味那裡的體驗,叩擊靈府,以能生髮出更多的情思。書中的《走近秦淮》,是一篇文字較長的散文,作者不僅寫出了秦淮河的文化歷史,風情趣事,他也思考了這裡的世事滄桑、興衰更迭,並寄託著自己的深沉感慨之情。
在《天涯情旅》中,許多篇章都是寫訪古題材,其中的人或事在歷史過程中都是幾層重疊,行文中怎樣把相關材料連綴起來,達到主題的廣泛展開,這是此書作為文化散文集必須解決的構思難點。現在看來已經較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以《郁孤台屬於辛棄疾》一文為例,此文是作者尋訪江西,登臨郁孤台,考察辛棄疾書寫《菩薩蠻》(“郁孤台下清江水”)的“江西造口壁”的經過,在那裡掀動思古幽情,寄語青山綠水,不僅品味了辛詞,也聯類追溯了貶往嶺南途中的蘇軾在郁孤台上寫下的《郁孤台》詩,並把蘇、辛二公的經歷與詩詞加以比較,因枝振葉地寫下了很多引人愛讀的文字,捲動起文章的波瀾。這種聯類屬文,雜而不越的結構方法,在書中的《蠡園故事》、《岳王廟遐想》、《幸哉,天一閣》、《卻步華山》等篇,都運用得非常得體,不僅使文章增大了人文的重量,也助長了章法的妙處。這種結構方法差不多是散文體式本身的一種方法,它造成了散文之散,也使散文散而不散。
讀罷《天涯情旅》之後,更激發了我的游心之動,不禁成詩一首,書贈春昌同志:
滔滔人世慮難休,何處能泊不繫舟;
歷盡天涯誰謂遠,余情且寄白雲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