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天津靜園
- 地理位置:天津市
- 占地面積:3016平米
-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9:00-17:30(17:00停止售票),周一閉館
- 門票價格:20元
- 著名景點:末代皇帝 愛新覺羅·溥儀 舊居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天津市
靜園概況,景區介紹,建築風格,靜園展館,展覽館,修復展覽館,修復工程,設備設施,優惠辦法,交通信息,歷史事記,溥儀事跡,愛新覺羅·溥儀,溥儀在津大事記,
靜園概況
溥儀離津之後,靜園幾番易主,歷經變遷,至本世紀初,靜園已住有居民45戶,院內、樓內搭建違章建築600餘平方米,成了名副其實的大雜院,空間狀況十分擁擠,存在嚴重的自然損壞和人為損壞現象。2005年10月,天津市歷史風貌建築整理有限責任公司對靜園進行騰遷、整理。2007年7月,整理後的靜園作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對公眾開放,並先後獲得“中國旅遊品牌魅力景區”、天津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國青年文明號等稱號。
景區介紹
靜園占地3000餘平米的院落中,承載著近百年的榮辱與記憶,建築主體保留了大量珍貴的歷史遺存,主樓室內完全依據上世紀二十年代,溥儀居住時期的生活場景和歷史事件進行復原展示。走進靜園,仿佛時空交錯,城市中心的喧鬧被高高的院牆阻隔在外,只余陣陣鳥鳴如背景般意味悠長,無怪當年的末代皇帝居住於此時,會發出“靜以養吾浩然之氣”的慨嘆。
一座宅院,收藏著幾代主人的細枝末節,他們中有北洋政府高級官員,有晚清末代帝後,有國民黨天津警備總司令,有當代著名文學家和文藝工作者,也有很多不曾留下姓名的普通人。今天,那些原本屬於不同歷史時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因為一幢建築的承載而定格,讓今天的我們,得以閱讀那千絲萬縷的記憶和曾經塵封的故事。
建築風格
靜園主體建築帶有日本木構建築特點和西班牙建築的樣式。門的結構和材料選用具有典型的日本特色,樸素自然而簡約,然而它的緩坡屋頂、筒瓦的利用以及室內細部裝飾則有明顯的西班牙中世紀建築的風格。
靜園展館
展覽館
為了最大限度地挖掘、保護、利用靜園的歷史人文價值,整理公司復原和仿製了部分室內家具及生活用品,並與吉林省社會科學院開展了課題研究工作,對上千幅歷史圖片和120萬字的文史資料進行分析整理,完成了“末代皇帝溥儀在天津”展覽資料的編撰工作,建成了愛新覺羅.溥儀展覽館。
溥儀是中國歷代帝王中唯一留下了大量生平照片的人,愛新覺羅溥儀展覽館以“紫禁城的黃昏”、“津門寓公”、“出關以後”為主題,分三部分展出了有關溥儀的百餘張珍貴圖片。
修復展覽館
末代皇帝溥儀的舊居——靜園,作為天津市歷史風貌建築整理有限責任公司第一幢騰遷、整理的歷史風貌建築,歷經為期600天的騰遷整修,完整地展示了九十年前的風采,其整理的經驗將對天津市歷史風貌建築的保護利用產生深遠的影響。
靜園整修展覽館以新舊對比的形式,結合部分實物資料的展示,全面詳實地記錄了靜園整理前後的狀況、整理理念和整理內容,既有對歷史的回顧,也有對功能的定位和現代科技的套用,完整地詮釋了“修舊如故,安全適用”的整理原則。
修復工程
2005年8月,靜園被天津市政府確定為特殊保護級別的歷史風貌建築。同年10月,天津市唯一特設的負責歷史風貌建築騰遷、整理的國有獨資公司——天津市歷史風貌建築整理有限責任公司,按照《天津市歷史風貌建築保護條例》的要求,開始了對靜園保護性騰遷,2006年8月,浩大的修復工程開始了。
2007年7月20日,依據“修舊如故、安全適用”的原則,靜園完成了整體修復,正式對外開放。
修復後的靜園不僅維持了它舊時的風貌特徵,還在功能上有所增加。除對樓體屋架進行科學加固處理外,對建築原有的門窗、玻璃、小配件及地磚等原狀構件也進行了妥善的保護和復原。主樓原議事廳內的壁爐、壁燈都被精心保留下來,具有靜園特色的幾個拱券都完全採用舊料加工修復,原比利時進口玻璃同樣是精心清洗過,以保留原樣。同時,根據歷史文獻、圖片資料以及專家考證,在主樓一樓恢復了大餐廳、小餐廳、議事廳、會客室;也恢復了二樓溥儀、婉容的書房、寢室等。室內還依據當初的擺設,以仿造的室內家具、飾品為主,復原陳列了部分展品,並輔助陳列了與溥儀有關的器物、相關文字、照片資料等,基本展示了溥儀當時在津的生活和政治活動情況。而庭院中心的水池噴泉,西側平房圖書館及其旁邊的湖山疊石、竹林景觀,西跨院的魚形壁泉、藤蘿架、遊廊,也都還原成靜園當初頗具特色的景觀。
設備設施
如今的靜園可組織承辦各類商務會議、文化展覽、影視劇拍攝等;向社會各界提供展覽場地、展覽設備租賃;承接各種展覽、會議的總體設計、美術製作;組織展覽的新聞發布會以及相關媒體宣傳活動。
優惠辦法
70歲以上老年人,憑本人老年證或身份證免票,須有成人陪同;
1.2米以下兒童,享受免票,須有成人陪同;
現役中國軍人、傷殘軍人憑士兵證、軍官證、傷殘軍人證可免票參觀;
殘疾人持《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可免票參觀,須成人家屬陪同;
60周歲(含)-69周歲(含)中國遊客,憑身份證享半價優惠;
中國小在校生,憑本人在校學生證,享受半票優惠,須有成人陪同。
交通信息
乘坐下列交通工具,步行5分鐘即可到達:
捷運——鞍山道站:捷運一號線
公交——甘肅路站:8、908路
公交——鞍山道站:3、35、50、600、606、631、632、641、643、650、657、669、678、800、840、
842、847、851、865路
歷史事記
1921年,曾任北洋政府駐日公使的陸宗輿斥巨資修建此園,取名為“乾園”。陸宗輿早年留學日本,1913年底至1916年任駐日全權公使,這期間受袁世凱委派,同日本秘密談判並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陸宗輿與曹汝霖、章宗祥一起被民眾斥為賣國賊,北洋政府迫於壓力將其免職。此後,陸宗輿到天津作起了寓公。
1929年,寓居天津張園的末代皇帝溥儀攜皇后婉容、淑妃文繡遷居於此,將“乾園”改名“靜園”。
1931年11月10日,溥儀在“天津事變”的煙幕下,悄悄離開靜園,偷渡白河,秘密離津。
1932年,靜園成為日本駐華北特務機關總部,與在其斜對面200米的張園遙相呼應,成為了日本在華北的兩大特務機關,為日軍侵華作戰提供情報。
1945年,靜園被國民黨天津黨部機關徵用。
1948年,靜園成為國民黨天津警備總司令陳長捷私宅。
1949年,天津解放,靜園被人民政府接收,主樓由市總工會辦公使用,平房則成為了職工宿舍。曾任天津市各界協商會主席的黃火青、曾任天津市總工會主席、中國駐蘇丹大使的谷小波等,都在這裡居住過。
1966年,市總工會遷至大沽路後,靜園先後成為市總工會職工宿舍和天津日報社職工工作和生活用房。當時在天津日報社工作的當代著名文學家孫犁,就在靜園度過了他在天津的大多數時光。
2005年,依據《天津市歷史風貌建築保護條例》,天津市歷史風貌建築整理有限責任公司對已經成為居民伙住大雜院的靜園開展騰遷整修。
2007年,靜園修復完工,作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正式對遊客開放。
溥儀事跡
愛新覺羅·溥儀
溥儀(1906—1967),清末代皇帝、偽“滿洲國”皇帝。姓愛新覺羅,是醇親王載灃之子。 1908年11月14日,3歲的溥儀被立為皇帝,年號“宣統”。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登基不滿3年的溥儀由隆裕太后代行頒布《退位詔書》,不廢帝號,仍居宮中。1917年7月1日,溥儀在張勛的奏請下復辟帝制,恢復宣統年號,12天后,隨著張勛的失敗而被迫退位。1924年馮玉祥等發動“北京政變”後,將其驅逐出宮。溥儀於1924年11月被迫退位逐出紫禁城之後,1925年2月先住天津日本租界內的張園,1929年又遷居靜園。靜園即“靜觀其變、靜待時機”之意。九一八事變爆發,溥儀更幻想藉助日本勢力,妄圖實現復辟清王朝的宿願。時任日本天津駐軍特務頭目的土肥原賢二大校,於10月3日,夜訪靜園進行密談。會說一口流利中國話的土肥原,要求溥儀“無論如何在16日以前到達滿洲”。翌日,中國報紙上登出了溥儀和土肥原會談的新聞。並且,為了掩護溥儀出走的行動,日本軍製造了“天津事件”。1925年2月,溥儀由日本便衣警察護送到天津日租界。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溥儀前往東北,次年3月,當上偽“滿洲國”執政,1934年3月又改稱偽“滿洲帝國”皇帝,改元“康德”。1945年8月14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後,溥儀於8月17日逃往日本途中被蘇軍俘獲,押到西伯利亞,在集中營里關押了5年。1950年8月被蘇聯政府移交給中國政府,先後在哈爾濱和撫順兩個戰犯管理所關押10年。1959年12月4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根據特赦令予以釋放。後任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專員,1964年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四屆全國委員會委員。1967年10月17日在北京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