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老遊戲

天津老遊戲

《天津老遊戲》是2017年6月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由國慶。

基本介紹

  • 書名:天津老遊戲
  • 作者:由國慶
  •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6月
  • 頁數:254 頁
  • 定價:7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201116549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天津舊店祖充事叢書:天津老遊戲》的部分內容源自我與漫畫家田恆玉先生在《中老年元符習時報》上開設的專欄。專欄的形式為一文一圖,輕鬆活潑,深受讀者歡迎。源自民間的老遊戲,有很多難以寫進正史文獻,所以在整理和挖掘過程中發現,可供查考的資料相對較少,需要在“細枝末節”中去發現。為了老遊戲這個選題,我做了相當多的功課。我生於20世紀60年代末,算得上是在“摸爬滾打、上躥下跳、嘻嘻哈哈”中玩大的,可謂“接地氣”的一代。書中所列大部分遊戲,我們都曾玩過,如此搜腸刮肚回憶出的內容,加之民間採訪、田野調查,乃至鑽研有關中外兒童教育的理論采頌虹慨等,我幾乎達到了殫精竭慮的狀態,其目的只有一個——讓筆下的文字更真實更鮮活更有滋味,離讀者近些再近些。
  在撰寫專欄與《才提精遷天津舊事叢書:天津老遊戲》的日子裡,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到底什麼是老遊戲?“陽春白雪”的教科書里沒有標準答案,“下里巴人”的民俗資料中也難尋統一說法。但這並不妨礙我的思考,慢慢的我發現,鄉土的、具有廣泛民眾基礎的老遊戲大多取材簡單、廉價,甚至無須分文,重要的是,它們成為已經消逝或正在消逝的閒情活動。此乃共同特徵。
  民間遊戲肇始於何時?一般認為,現代人玩的抽陀螺,其原型抽冰猴兒早在漢代就有流行。隨著造紙術的發明,漢代出現了以竹篾扎制骨架、用紙張糊制的風箏雛形,堪稱世界上*早的人造飛行器。唐代以來,因風箏以鳥形樣式居多,放飛時雙翼不動,好像鳶鷹展翅翱翔的樣子,故得“紙鳶”之名。到了五代,人們常把小竹笛安裝在紙鳶上,當其飛到空中,風吹笛響,聲似箏鳴,因此稱之為“風箏”。
  言及風箏,天津素來是我國著名的風箏產地之一,清末民初之際就湧現出一批能工巧匠,比如張七把、老金記、帘子李、風箏魏等。天津風箏融會南北技藝與風格,具有濃厚的地域文化特色,以結構科學、做工精細、造型生動、色調明快而著稱,放飛效果遠近俱佳,深受人們喜愛。每逢春秋兩季,老天津繁華鬧市有不少風箏攤,攤主邊放邊賣,物美價廉。清代詩人樊彬船堡判在《津門小令》中道:“津門主達芝好,薄技細搜求。煙管雕成羅漢笑,風箏放出美人游。花樣巧工留。”周寶善在《津門竹枝詞》中日:“書生結綰已殘年,手挽紅繩放紙鳶。

圖書目錄

力量與技巧的較量
掰腕子·摔跤
槓子與竿子的玩法
舞石鎖·在皮條上健身
拔河·立大頂·擠摞摞垛
跳繩·跳皮筋·跳房子
跳門檻·跳山羊·跳麻袋
下腰劈叉·踢花毽·編花籃兒
推鐵環·逮木柴
做弓箭·迴旋鏢
抓子兒·砍子兒
扇方寶·彈球·打尜
滑旱冰
男孩子的遊戲
玩打仗·馬上英豪
官兵拿賊·跑圈攻城
踢罐兒電報·地雷爆炸
甩彈殼·甩紙炮
打彈弓·砍蒺藜·紅纓槍
打鞋莊·撞拐·選冠軍
砸娃娃·砸鐵餅
沙堆陷阱·挖竿子
毛號兒
吹口哨
飛鏢·拉哨
筆芯筆桿當玩具
剟刀遊戲
一年四季玩到頭
養小雞雛·玩蟲養蠶
水中嬉戲
捕蜻蜓·養蝌蚪
鬥蟋蟀·逮螞蚱
染指甲·吹葡萄泡
風箏·風笑尋車
玩杏核
拔老根兒
篩子扣麻雀
玩冰溜子·看霜花·抽冰猴兒
冰鞋·滑冰車·堆雪人·打雪仗
……
動腦子的遊戲
心靈與手巧的創造
小小孩的遊戲
傳統玩具與遊戲
後記
飛鏢·拉哨
筆芯筆桿當玩具
剟刀遊戲
一年四季玩到頭
養小雞雛·玩蟲養蠶
水中嬉戲
捕蜻蜓·養蝌蚪
鬥蟋蟀·逮螞蚱
染指甲·吹葡萄泡
風箏·風車
玩杏核
拔老根兒
篩子扣麻雀
玩冰溜子·看霜花·抽冰猴兒
冰鞋·滑冰車·堆雪人·打雪仗
……
動腦子的遊戲
心靈與手巧的創造
小小孩的遊戲
傳統玩具與遊戲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