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津瑞生產力促進中心成立於2012年11月,註冊資金200萬元,是一家具有國際背景的,旨在建立中國和北歐(重點是瑞典)的信息互動共享平台的,推動和促進雙方科技創新深度交流與合作的國際公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津津瑞生產力促進中心
- 成立時間:2012年11月
- 註冊資金:200萬元
- 使用對象:信息互動共享平台
服務對象,優勢資源,北歐項目,設計中心,創業體系,培訓項目,北歐活動,企業文化,
服務對象
天津津瑞生產力促進中心是在天津市科委的領導下,聯手中國(天津)職業技能公共實訓中心,依託於天津濱海高科技領域的新型服務性企業。津瑞以中國和瑞典的中小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通過與瑞典創新署、科技園和大學的合作,搭建政府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之間的橋樑、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致力於為政府、大學和企業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服務。
優勢資源
津瑞通過整合北歐各國政府、院校、企業、科研院所和培訓機構等優勢資源,組織瑞典及其他北歐國家的技術、成果、人才、信息等科技力量面向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先進技術引進、科技成果轉化、高端人才培養、高新項目推介、創業融資服務等綜合配套服務,搭建政府與企業、企業與高校、企業與企業之間的橋樑和扭帶,從而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促進經濟發展保持旺盛活力。
在津瑞的努力下,先後邀請瑞典馬爾莫大學,瑞典林雪平大學,瑞典JB教育集團來津,參觀訪問了河北工業大學,天津職業大學,天津輕工學院等高校,並與河北工業大學,天津輕工學院,天津技術師範大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定。
北歐項目
津瑞與北歐各國合作,通過精心篩選,已經在清潔能源、生命科技、信息技術和
功能食品四個領域創建了精品項目池。在幾百個北歐的新項目中,經過排查,我們把科技最前沿的、最符合中國市場的、最有發展潛力的項目放入津瑞的項目池,高新項目超過300個。我們擬將此項目池落戶天津高新區,建立300-500平方米的北歐項目展廳,並計畫於6月底舉行項目池揭牌儀式。
設計中心
北歐工業設計中心的主要設立目標是讓中國設計企業與國際高端的設計機構進行接軌,讓製造企業與設計機構進行有效的產業對接。其中包括:加強設計推廣及提升設計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提供工業設計的交流平台,推動工業設計的多方合作;落實雙方在設計交流、設計推廣、研究發展、人才培育及設計輔導、智慧財產權保護等項目的交流合作;最終建立以津瑞為中心,聯合北歐和中國的多所大學,創建工業設計的平台。
津瑞可以為中外學生提供實習實訓場所,為北歐創業團隊提供小批量試產服務,以拉動北歐工業設計企業到天津發展並幫助他們尋找客戶,進一步開拓市場,為天津工業企業提供設計服務。中心計畫2013年引入4-5小型北歐設計公司落戶中心,聯合4-5所北歐大學和中國大學,北歐工業設計中心擬設立在天津高新區。
創業體系
中心計畫2013年推介瑞典的創新創業體系,聘請瑞典資深創新體系專家Sven Thore Holm來津,推廣瑞典的創新體系。Sven Thore Holm是瑞典資深的創新體系專家,建立了北歐的著名IDEON科技園,曾幫助世界7個國家(俄羅斯,印度及巴西等)成功建立了國際科技園,有著豐富的國際創新理念及經驗。中心同時與瑞典JB教育集團簽約,今年下半年導入瑞典青年人創業課程,在天津開設培訓老師和學生的課程。
中心將聯合北歐大學和中國大學,在天津高新區建立合作管理的高科技孵化器。以大學科技園為平台,吸收和改進國際先進的創業輔導工具方法、孵化器管理工具方法,推動中外孵化器企業之間的技術交流和業務發展,研發符合高科技企業後續發展的項目管理需求、科技產業發展生態研究、成熟經驗在中國的推廣等項目。
培訓項目
津瑞與中國(天津)職業技能公共實訓中心聯手,共同開展北歐軟體合作項目。
項目坐落於天津海河教育園區,是由天津津瑞生產力促進中心發起,與中國(天津)職業技能公共實訓中心合作成立北歐軟體合作項目聯合辦公室,旨在進行軟體高端人才定向培養的項目。項目主要任務包括:引入國際知名職業資格認證體系;開展企業職工技能提升培訓;開展國際實訓交流項目;開展軟體服務外包項目;搭建知名外資企業技能人才輸送平台。後續津瑞擬在天津軟體大學開闢培訓基地,力爭為高新區的軟體人才做出一份力量。
北歐活動
津瑞經過精心策劃,聯絡了北歐4國的多家大學、科技園、創新署,特別推出的具有濃郁北歐特色的商務之旅。兩周的旅程,與10餘家北歐不同行業的公司和科技園深入交流,參觀大學,與政府座談,國外專業機構的培訓,這些活動將合理安排在我們的旅程中。
吸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研髮型企業已有成熟科研成果、專利技術,建立資源庫,調研、統計、分析行業技術、產業鏈需求,結合區域企業信息庫,實現專利轉讓、技術轉移、技術轉化。同時為合作雙方提供全程交易服務。
企業文化
天津津瑞生產力促進中心位於天津市津南區海河教育園區內,主要提供國際交流,中歐項目合作,人才引進及培訓等業務。
目前中心的文化是:承擔,奉獻,寬容,讓合作夥伴受益。從中完全能體現出團隊的社會包容性,對服務與工作質量的高標準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