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41年10月,偽縣公署在漁陽書院舊址建立薊縣初級中學,抗日戰爭勝利後被抗日民主政府接收。
1945年9月,校址設在縣城內東北隅廣福寺,名薊縣初級中學。
1946年,國民黨軍占領縣城時,學校撤離,先後與
玉田縣、
平谷縣中學合併,進行游擊教學。
1946年9月至1947年6月,分成冀東五、六聯中和冀東四中。
1947年,玉田冀東第六中學與薊縣的冀東第五中學並為冀東五六聯中。
1948年11月,與冀東第四中學合併,改名冀東第二中學。
1949年1月,定址在薊縣中學原址。9月,改稱河北省立薊縣中學,只招國中班。
1950年,稱河北省第二中學。
1952年,稱河北省薊縣第一中學。
1953年10月,改稱河北薊縣第一中學。
1955年,薊縣一中開始招高中班。
1956年,薊縣一中改名為薊縣中學。
1958年,稱河北省立薊縣城關中學。
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稱薊縣工農兵中學。
1968年,薊縣工農兵中學(原薊縣城關中學)與師範合併,改辦五七大學。
1973年,始稱薊縣城關中學。
1986年,稱薊縣第一中學。
辦學條件
薊州一中占地面積88172平方米,建築面積40082平方米。有48個教學班,在校生3255人,教職工272人。教職工260人(含非事業編2人,不含借用人員),其中特級教師3人、副高職稱112人、中級職稱105人、初級職稱17人,其它系列26人,具有研究生學歷4人、本科學歷237人、大專及以下學歷19人。
校園文化
辦學宗旨:為學生一生髮展做準備
辦學目標: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讓更多的學生衝擊985工程大學和211工程大學
校訓:勤奮求實、報國效民
校風:團結、奮進、求實、創新
教風:秉德、愛生、縝思、勤耕
學風:刻苦、會學、廣識、尊師
榮譽稱號
1978年,薊州一中被定為天津市首批重點中學。先後獲得全國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全國中國小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全國體育衛生工作先進學校、新課程改革先進學校、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全國創建綠色學校活動先進學校、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北京奧林匹克教育示範學校、中國紅十字會先進集體、全國學校體育衛生工作先進單位、中國西部地區教育顧問單位、全國中國小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實驗學校、全國第四屆和諧校園先進學校等 12 個國家級榮譽稱號和百餘個市、縣級各類榮譽稱號。中央教育電視台、《人民教育》、《中國教育報》《天津日報》、《每日新報》、《天津工人報》、《天津教育》等十幾家新聞媒體都曾予以報導。2001年8月,中央電視台《當代教育》欄目播放了薊縣一中《要做"野鴨子"》的校長訪談。教育部基教司高中處多次在一些省級教育會議上推薦薊縣一中的經驗。